高职机电类专业分段式、模块化集中式教学的研究

时间:2022-07-18 12:13:08

高职机电类专业分段式、模块化集中式教学的研究

【摘 要】通过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索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通过以能力目标为主线,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目标产品的教学模式、分阶段的教学组织形式、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分析分段式、模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分段式 模块化教学 集中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57-02

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高职院校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探索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各地高职院校也在探索实施多学期、分段式教学模式,以更好的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企业生产进程的需要。探索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和创新,成为了当前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分段式、模块化教学的含义

“分段式”教学模式,从微观上可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按工作任务整合分段后,以项目为载体、安排擅长此内容的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也可以从宏观上理解为将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将课程分类并整合成为教学模块,各教学模块相对独立,采用集中教学的模式分别在某一时间段内实施模块化教学的过程,这段时间不开设其他专业课程,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集中精力学习和掌握某一专业技能,学完一个模块再学另外一个模块。可见,“分段式”教学不是对现有教学内容简单的分段、分人授课,而是对原有专业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授课计划、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全新的调整和组合,通过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改变,使教学过程适应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性特点,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模块化”教学就是将课程设置模块化,以便于分段开展教学。其核心是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以模块为单元开发教学资源,并集中组织教学和考核的一种方式。

二、分段式、模块化集中式教学的思路

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主要用在专业能力培养的阶段,将课程体系按照对应的能力目标划分为相应的能力模块,按照能力模块设计课程体系,即得到相应的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包含实现能力目标所必须的理论和实践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集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每一个教学模块结束后即进行考核和实践,实训结束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另一模块,再实训,如此往复。由于教学过程相对集中,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和心思学习、训练某一能力模块,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效果更佳。

三、分段式、模块化集中式教学的实施案例

(一)教学模块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段式、模块化教学的设计思路是根据能力目标将课程体系设计成为三个大模块,即:机械设计制造模块、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模块、自动化生产线安装维护模块,各模块与机械类、结构类、控制类课程一一对应,包含机械设备安装与检修、数控机床操作及维护、机床数控系统检修与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机械设备使用管理、机械装置与零件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分析与实践等课程及能力训练点。各模块相对独立,没有知识的交叉与重叠,不同班级可以在同一学期分选不同教学模块,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保证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地实施教学方案。

(二)目标产品的教学模式

“目标产品”的教学模式即以完成某一机电产品的设计、加工、安装、调试、控制为目标,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作业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通过完成目标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各教学模块最好选用同一个目标产品,使教学过程能够减少熟悉教学载体的时间,专业知识也得到连贯。例如,在机械设计制造模块中选择“数控机床进给机构”为目标产品,为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模块提供了载体,载体的延续不但有知识传承好、贯穿专业知识应用过程、趣味性强等优点,还为后续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及故障判断处理提供了控制对象,实现教学模块之间的载体连环。学生对熟悉的载体是感兴趣的,节省了载体的引出和解释时间;同时,学生可以从载体中发现和纠正自己在前面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养成细心工作的良好职业习惯。而且,学生自主去检验所得到的记忆会比较深刻。

(三)集中式教学组织模式

在三个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中,重点实施以目标产品为基础、以教学工厂承接的生产任务为依托,采用理实一体化的集中式教学组织模式,将每一个模块的教学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所选取的目标产品可以随着教学工厂生产的产品而改变,不局限于某一产品,目的是让学生尽早的介入实际生产,锻炼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力图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和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

(四)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采用教学技术的不同,教师教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主,各模块、各知识点均采用项目教学,使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例如,在机械设计制造模块中,所有知识点都围绕着零件加工来展开,如加工轴类零件的教学过程为:提出加工任务,下发零件图分析零件结构以及加工要求,通过“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学习与项目工作任务直接相关的知识,研究、选定工作方法制订加工轴类零件的实施计划和工作步骤,教师帮助指导学生优化加工方案、加工路线和选择加工设备、工艺参数,并填写完整的《工艺过程卡》学生实施操作教师跟踪检查、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情况评价,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加工过程,填写考核评价表,教师集中逐一点评项目实施情况。

这种教学方法目标明确,直接以项目为载体,做中学,学中做,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四、分段式、模块化集中式教学的效果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段式、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及“学科化”、“系统化”教学模式的框架与界限,凸显了以能力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改革目标。

(一)针对性强

分段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得到最准确的知识、领略最精彩的教学过程,得到最有针对性的训练。各教学模块是独立的,课程之间的衔接、教师之间的衔接顺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认知主体地位,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自主地获取知识;教师则始终充当指导角色,组织参与、帮助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教学重点突出,能力培养针对性强。

(二)循序渐进

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使课程教学的安排更具系统性和渐进性,根据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确定各门课程开课时间的先后,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系统性强;也有利于教师授课时把握好教学的节奏,使整个教学活动稳步向前推进、一气呵成,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

(三)便于实施

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课程教学的周期较短,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懂、学透一门课程,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促使其平时抓紧时间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果。由于教学时间相对集中,还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更为灵活地调整教学活动。每一模块的课程从课堂讲授到实习都是可以在相对独立的时间内进行,既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又不影响其他课程的正常授课,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五、分段式、模块化集中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较以前有较大提高。但是,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其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对教师素质、实习场地和设备设施及管理都有较高要求等,需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取得实效。

(一)教学设备配套

在校内实施分段式、模块化集中教学,首先要构建设备齐全、环境逼真的教学型工厂,引入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严格审定目标产品,确保实施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的可能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企业员工的系统训练,在校内就接触到真实的企业产品、企业设备、技术标准。

(二)自主学习为主

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以行为导向教学法为基础,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需要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手段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形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以产品为目标的教学,还需要恰当的项目引导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挖掘学生自身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教师的素质全面

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不应该是系统性的、单学科的,而且要求教师、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类知识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避免长时间的集中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影响教学改革的效果。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项目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要熟悉职业实践、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等等。

总之,分段式、模块化集中式教学模式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为一体,将原本分散在一学期每一周的教学课程集中安排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突出教学重点,突显能力培养,适合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要求。但是,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教师劳动的强度和密度加大、学生疲劳和厌学情绪增强、实验室紧张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使“分段式、模块化集中式”教学改革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东.高职院校多学期制改革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2(02)

[2]黄锦祝.高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作者简介】李晓红(1968- ),女,湖南新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水利建筑工程及机电类教学改革。

(责编 丁 梦)

上一篇:科学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探究 下一篇:珍珠球抄网手技战术运用与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