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探讨

时间:2022-07-17 12:38:17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探讨

大学科技园的产生及其功能定位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斯坦福研究园(Stanford Research Park),闻名世界的“硅谷”(Silicon Valley)就此诞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里,在这块长40公里、宽十几公里的狭长地带聚集了上千家从事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处理等电子技术产品开发,以及商业、服务业的小企业,其中不乏像英特尔这样日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公司,推出了像“苹果”微型电脑这样在世界上领先的电子产品,从而形成了美国的电子学和计算机中心。该地区的科技与经济在相互促进中迅猛发展,为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大学科技园区发展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50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始终走在美国和世界同类的前列。正是因为他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麻省理工学院(MIT)、哈佛大学等高校所在地、波士顿128号公路地区,东南部杜克大学,以及南部德州、中西部伊利诺伊州,西南部洛杉矶等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纷纷相继建立了类似的“研究园区”。实践证明,他们的存在同样为美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后,类似的大学科技园区在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亚洲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也陆续建立,至今全世界已有各类大学科技园1000多个,其中80%属于西方各发达国家。在这些大学科技园里,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与发展,有效实施教学、研究与生产相结合,被公认是推动科技创新、孵化新技术产品和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进而推动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中国的大学科技园,即是在此大背景下开始诞生进而得到较快发展。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的科教与经济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高等学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旗帜,坚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坚定不移地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之路。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管理办法》中,给出如下定义: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平台。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截止到2007年,已经有清华大学科技园、复旦大学科技园、四川大学科技园等62家分三批进入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行列。总体来看,这些大学科技园共同在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学科技园在中国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科技园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还缺乏系统性,大多研究只是局限于创建大学科技园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的探讨,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被公认的、能够将宏观管理和微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将着眼于对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予以研究,希望与其他研究者及其成果相互比较、探讨和补充,有助于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作为大学科技园管理者和实践者的参考,并最终推动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大学科技园现有模式及利弊分析

由于成立与开始建设的时间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不同、所依托的学校性质与实力不同等原因,我国大学科技园虽然功能定位基本一致,但发展模式却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局面。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一校一园”、“多校一园”和“区校共建”等三种,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大学科技园管理与发展上发挥的作用各有不同,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一校一园”模式及特点

“一校一园”的发展模式指某一个大学科技园只属于或依托于某一所大学,此种类型的科技园占国内大学科技园总数的69%。这种类型的大学科技园具有如下优势:

(1)由某一所高校直接创办,在土地、资金、技术、人员、硬件设施等方面具备量力而行的基础条件,初期投入小,容易启动;

(2)由于人、财、物均主要来自一个学校,涉及部门少,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比较单纯,易于协调和管理;

(3)科研成果一般出自于本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成果较为熟悉,有助于减小中间环节,缩短转化周期,也便于深度开发研究和形成系列产品,降低了投资风险;

(4)由于以高校为主导,可以充分调动本校师生的积极性,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并服务地方经济。

“多校一园”模式及特点

“多校一园”的发展模式是以多所大学为依托在某一区域内形成的大学科技园区,此种类型的科技园约占总数的18%。“多校一园”具有人才、知识、资金、信息、硬件设施等资源丰富,具有开放性和综合实力较强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整合技术资源。多个大学的联合,使园区内各方面更容易进行技术、信息交流和设备共享,这样加速了科技园的综合技术实力增强,为大学科技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有利于整合人才资源。园区内学科优势的互补,拥有大量的各种专业的人才,为大学科技园提供了人才支撑。

(3)有利于吸收社会各类资本。“多校一园”联合几个高校,本身财力、物力就很丰富,再加上技术项目的多元化,能吸引大量的社会投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孵化资金。“区校共建”模式及特点

(1)大学所在地区政府直接兴建一个园区,并直接全方位管理,只是引进一个或多个大学进来参与管理和经营。建园所需的土地、资金都由政府解决,项目和企业多数来自学校。由于学校不用承担建设等费用,包袱轻、责任小,相应的风险也会小。

(2)大学与政府共建:一般是由某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司代表当地政府与学校合作,由开发区出钱出地进行基本建设,然后或转让使用权、或有偿租赁给大学;学校带来技术、项目、企业与人员,二者共同以组建公司的形式进行经营。此种模式下,开发区的实力对于科技园的发展能起到保障作用;大学科技园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也很容易与开发区保持一致。

不管何种模式,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与当地的政治经济相关联,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实践当中,各自的弊端也不可忽视:

关于“一校一园”,虽然功能定位很准确、管理体制也容易顺畅,但“一校一园”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的综合化、系列化和社会化,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及转化远非某一院校力所能及,比如难以实现人才、知识、资金、信息、硬件设施等资源共享和信息集成;投资主体难以实现多元化;缺乏开放性,人员构成相对单一等问题。

关于“多校一园”,由于几个高校共同参与,在综合管

理、高校积极性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由于人、财、物来自多个学校。关联部门多,难于协调和管理:

(2)因为涉及部门多,园区内相关办事程序繁杂,效率低下:

(3)各部门权责利关系不明确,不能调动各参与高校的积极性,导致员工缺乏工作热情;

(4)科研成果出自多个高校,中间技术管理人员不一定非常了解,中间环节增加,转化周期增长,加大投资的风险。

而“区校共建”模式的问题主要在于:在协调不力或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参与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不强等;责权不明确、内部交易成本大、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等。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优化发展模式

一个发展良好的大学科技园,必须拥有完整的发展规划、优良的创新创业的软硬环境、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得到地方政府和依托高校的有力支持。因此,结合前面对现况的分析,笔者提出我国大学科技园可能优化的发展模式,即:定位纯粹化、主体明确化、管理高效化、经营市场化。

定位纯粹化

前文已经提到,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高校实现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平台之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支撑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通道,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育高层次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也就是说,只有从大学出发,立足于“科技”与“创新”,我们才有必要去办科技园。而从构建创新体系和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角度看,在“园”里拥有更多的大、中、小企业和相应的配套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全国来看,大学科技园的创办者其初衷也都是与这样的定位相吻合的,关键是,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可能产生了偏离。主体明确化

“大学科技园”,可以是学校一栋楼字的小概念,也可以是包括众多成分的大概念,但无论怎样,首先它应该是依托大学而建的。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宗旨,就是改善我国技术创新的环境,探索新的大学科技资源转化的途径,并成为为社会孵化有产业前景的技术项目或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有何资源、是否需要建科技园、建什么样的科技园、如何管理、怎样发展,这些问题大学本身首先应该明确。也就是说,应该体现出大学的意志。如果说和其他大学的合作必不可少,那么最好是通过技术、课题、项目等方面,而不一定非要在土地、资金等涉及建设主体的要素上寻求结合点。在此前提下,政府的作用在另外两个层面将会体现得更加充分:一是宏观政策引导;二是具体支持,这更多指的是地方政府。前面说过,地方科技与教育行政部门、大学的行业管理部门、大学所在地的区级政府、科技园所在的开发区等,都已经或多或少地介入到了大学科技园的管理和经营中来,并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重要的是,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协调,使各方的政策和优惠措施形成强大的合力并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去。这需要克服功利主义和政绩色彩,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对学校的了解、对当地经济情况和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如此,事情就会变得简单,管理也会顺畅,风险会降到很低。

管理高效化

目前有的学校的科技处、产业处和科技园公司都在参与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有的上面还设有“××大学科技园指导委员会”、“××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再加上科技园公司的董事会,机构芸芸;更有甚者,在某些地方,当地的科技、教育、财政、文卫、环保等几十个部门成立“联合指导委员会”,管理机构过于重叠和庞大,管理效率低下。大学科技园的工作不同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但它是实现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的、全新的模式,所以学校首先应该对之有科学的发展规划;然后应该有股权设置合理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公司,由其代表学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已经知道大学科技园的功能,要实现这些功能就需要有与之配套的软硬环境;要营造这样的环境,必然涉及到土地、资金、基本建设、招商与物业管理、孵化转化与人才培养的机构及人员等,而贯穿其中的,还需要有“鼓励创新、鼓励创业、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园区文化。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高效的规划与管理,是不可能实现良性发展的。

经营市场化

正如前面所言,当大学的功能从教学与科研延伸到社会服务的时候,大学科技园得以产生;正是由于其社会性,决定了大学科技园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置身于社会化的市场之中。对于所有大学科技园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来说,三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要有市场化思想和观念,因为科技园已经不能只靠学校和政府拨款来养活自己,需要在市场中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其次要充分适应市场规律,规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三,既是市场化,就应该走出封闭的校园,最大程度上去创造并利用一切可用的社会资源。从土地到资金、从股权到人员、从建设到管理、从转化的成果到孵化的对象、从绩效考核到利益分配,等等,都可以采用有效的手段,在学校之外找到更多的合作方式和恰当的结合点。如此,才能有更充足的“养料”来保证大学科技园能够“活”下去,然后再谈对学校和社会的贡献。从全国范围看,如何有效确立自身的盈利模式并确保可持续发展,是为数不少的大学科技园仍然在苦苦探索的事情。仅靠国家拨款是不能长久发展的;没有相当规模和核心竞争力,是不可能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取得利润的。有可靠的收入渠道和稳定的利润保证,才能支撑围绕功能而开展的所有工作。目前,很多大学科技园把房屋租金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没有更多收入来源的现实条件下也算是合理的选择,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

上述“四化”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良好的动机和目的,大学是可以不去建科技园的;如果不明确科技园的依托主体,不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学校与其他学校之间、学校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学科、成果、人才、管理、资金、市场等方面,合作就会产生混乱,资源就不会得到充分利用;没有有效的管理和运作、获取不到足够的经营资金和经营利润,学校以及其他参与各方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办园宗旨就会打上折扣,大学科技园也就不可能健康而可持续地发展。处理好“四化”关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将“一校一园”、“多校一园”和“区校共建”三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必将诞生出我国大学科技园最优化的发展模式来。

上一篇:高校产业母子公司管理控制体系初探 下一篇:高校力助“科技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