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力助“科技奥运”

时间:2022-08-22 12:38:54

高校力助“科技奥运”

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奥运会的特色之一,就是对众多先进科学技术的大量运用,也就是北京承诺奉献给世界的“科技奥运”。“科技奥运”是奥运史上首次提出的将科技与奥运结合的新理念。“科技奥运”的成功举办,将最大程度地展现我国多年来自主创新的成果,体现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实力。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北京奥组委联合教育部、中科院、原国防科工委等单位,启动实施“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并制定出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域交通实现“零排放”、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在奥运场馆供应比例达26%以上、在奥运主要场馆及设施实现节能60%~70%、实现奥运场馆(区)多年平均雨水综合利用率超过八成、实现市区道路路网群体交通诱导覆盖率达80%以上、基本实现四个“ANY”的奥运信息服务等六大工作目标。

据初步统计,七年来,“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共组织和动员了全国近200家企业、170多个科研院所和50多所高校参加科技奥运的各项工作;共有来自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5万多名科技人员直接参加各项研究和开发工作共集成社会各方面经费资源35亿多元,其中政府财政投入达10亿元,支持研究开发项目1200多项。截至目前,“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项目(课题)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超过320项,经授权的专利已逾180项。

在“科技奥运”的理念下,高校发挥自身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积极参与奥运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2007年1月25日,北京大学与中国奥委会签约“备战2008奥运会科技合作伙伴”,成为中国内地唯一获此荣誉的高校。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大学共承担科技奥运攻关项目19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和科技部科技攻关课题15项,涵盖清洁能源、环境保护、信息通信、运动科技等多个领域。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的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先后组织邀请信息技术、环保、汽车、能源、兴奋剂检测、数字医疗保健系统及其他领域专家、教授100余人组织了十余次专题研讨会,为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建言献策。

在5月20日~25日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更是随处可见高校参与科技奥运的身影。“北京大气污染及奥运空气质量保障”、“体育馆钢结构创新设计”、“高清晰电视(HDTV)芯片”、“奥运电动客车电池箱自动更换系统”、“北京08数字博物馆”、“虚拟马拉松”、“2008北京奥运会中英文智能对话福娃”、“奥运体育场馆防火系统设计技术应用”、“基因兴奋剂的检测方法研究”等参展项目,无不渗透着高校科技人员的智慧与汗水。

相信,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众多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下,以“科技奥运”为理念的2008北京奥运会“一定会成为奥运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奥运会”。

上一篇: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探讨 下一篇:科技视野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