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07-16 07:08:18

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估、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从总体上说,“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单一的研究方法和“飘忽”的理论思考是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需要研究者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待流动儿童,采用多样化的研究范式,通过“扎根”的实践探索,以推动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路径

【作者简介】张敏,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博士,安徽淮北235000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207-08

常识告诉我们,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开始举家“流动”,伴随的是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流动儿童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社会各方面的神经,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持续发展。这一重大的现实问题必然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并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对流动儿童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研究。作为近年来我国儿童心理研究中尤为关注的两大群体(另一个是留守儿童)之一,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纵观十年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在该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致力于通过两条线索来梳理和分析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总体情况。一是通过学术期刊网进行文献搜索,筛选出不同时期期刊论文中影响较大的文献进行重点解读,归纳总结现有研究中反映的流动儿童真实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主要结论。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他相关文献的比较分析,探究当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勾刻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路径。

一、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结论

由于对流动儿童群体知之甚少,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各种流行病学调查上。随着流动儿童人数的不断增加,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通过对第一篇探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到近年以年均双位数递增的大量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国内学术界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1.总体情况

目前国内已有丰富的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学术界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统一认识。因而研究采用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也是多种多样。为了能够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本文选取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最常用的评估工具,通过对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典型研究报告的深入分析,以揭示当前流动儿童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

从现有文献看。研究涉及到的评估工具主要有:(1)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陶红梅等人使用该量表对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公立学校学生,突出体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适应不良以及情绪不平衡四个方面。(2)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白春玉等人运用该工具调查了沈阳市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流动儿童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等4项评估指标上的问题检出率均超过10%,明显高于常住儿童。(3)症状自评量表。李怀玉采用该量表对郑州市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发现流动儿童在所有评估指标上达到中度痛苦水平的比例高达22.32%,明显高于城市儿童的13.49%,在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等项目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后者。(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胡韬等人运用该工具对贵阳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症状检出率高于一般儿童。

除了使用专门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一些研究者还针对反映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个别指标(如社会适应、孤独感等)进行了调查。曾守锤等人曾对国内有关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报告进行了分析梳理,发现相关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即相对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刘菂斐等人运用“儿童孤独量表”对合肥市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孤独感进行了测查。发现前者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后者。这些研究结果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评估结果比较一致,可以说是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补充验证。

2.基本结论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引入“比较”的视角。通过比较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揭示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而言,尽管相关研究采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不尽相同,但研究结果却比较一致,即流动儿童的心理症状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并明显差于城市儿童。显然,根据当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流动儿童心理总体上处于弱势,显现出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而言。相关研究结果在具体心理健康评估指标上的表现有所不同,这除了与不同城市针对流动儿童的政策差异、流动儿童自身的心理发展差异以及流动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原因有关外。也与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和研究工具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受到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龄、人格特质、智力水平等),这是毋庸置疑的。从统计概率上讲,无论流动儿童还是城市儿童,其自身因素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效力应当是等同的①。但从现有的研究结果看。我国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明显差于城市儿童。除了个体差异。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两类儿童所处的现实环境及其衍生的社会心理环境不同。就现有研究文献看,研究者主要从流动儿童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层面,对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探索。但正如上文所述。个体因素本质上不能揭示出流动儿童真实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伪问题”。本文只对涉及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研究报告进行重点分析。

1.家庭因素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流动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明显不同于城市儿童,这就为研究者探讨为什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城市儿童提供了合适的切入点。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研究者主要从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以及流动儿童家庭的城市际间迁移等视角,考察了各种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是流动儿童的家庭资源。相对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所拥有的家庭资源,无论是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的社会关系,还是父母的职业类型,都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的家庭资源必然会对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已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功能均显著差于城市儿童:父母的职业类型、家庭生活指数和社区环境等家庭环境变量对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的预测作用。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和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家庭资源越丰富,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越高。

其次是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流动儿童的父母普遍存在着受教育程度偏低、工作强度大、经济收入低等状况。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精力投入,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缺乏有效的情感沟通,从而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相关研究也已对此现象进行了很好的解读。周皓的研究发现。充分的亲子交流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父母的教育期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程黎等人的研究发现,城市和流动超常儿童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城市超常儿童在情感温暖理解指标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流动超常儿童,并对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在惩罚严厉等消极指标上的得分却低于流动超常儿童。陈丽等人的研究则表明,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频率、时间和主动性都低于城市儿童,亲子沟通各维度上的得分也显著低于后者;亲子沟通显著地预测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是流动儿童家庭的城市际间迁移。现实生活中,很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出于各种原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流动儿童也就随之而迁移,导致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周皓采用队列分析的方法,讨论了迁移行为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发现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好于流动儿童学校的流动儿童。结果一方面表明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的确会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表明人口迁移与流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异质性影响。主要取决于流动儿童在迁入地所处的社会情境(如公立学校还是流动儿童学校),社会情境不同,迁移的影响作用就不同。正如已有文献指出的,生活环境的时常变化会导致流动儿童很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稳定的人际交往模式,无法满足被认同、接纳和支持的人际交往需要,因而更容易敏感,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断的城市际间迁移会打断流动儿童正常的社会化进程,使得他们不得不去重新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儿童对学校适应性的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研究者主要从学习表现、学校人际质最和学校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因素进行了考察。

首先是流动儿童的学习表现。学习是儿童的主要任务之一,能否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否有着良好的学习表现,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吴继红针对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和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虽然对学校的学习环境比较满意,也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但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方面却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很多流动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也不会主动预习和复习功课,还经常不交家庭作业;高达51%的流动儿童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既不会提出问题,也不会检查并订正错误;31%的流动儿童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46%的学生上课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其次是流动儿童的学校人际质量。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之后,不可避免地要与城市儿童和老师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这种人际交往既是他们融入城市学校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标志,低质量的人际关系会使流动儿童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不安全感和学校疏离感。研究表明,流动儿童比城市儿童有着更为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更多产生于他们与城市社会各群体的互动过程之中,其中同学交往方式是引起孤独感最主要的原因㈣,知觉到的社会关系排斥则是导致安全感缺乏的主要原因;同伴组成方式是影响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同伴中大多数为流动儿童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同伴中大多是城市儿童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比较融洽,同伴关系则存在着很多问题,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是否和谐对其问题行为及躯体化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最后是流动儿童的学校行为习惯。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后,能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其学校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倘若与城市儿童的行为习惯存在差异,甚至是格格不入,必然会引起城市儿童的排斥,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有研究发现,不少流动儿童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失范现象比城市儿童更加普遍,主要表现为不遵守校规校纪,经常迟到、旷课;缺乏卫生意识,生活邋遢,乱丢垃圾;说话粗鲁,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年龄、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周上网时间和自身体验到的社会排斥感是影响流动儿童学校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年龄越大、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越长、体验到的社会排斥感越强烈,学校行为习惯的适应性就越差。

3.社会因素

与上述有关家庭和学校因素的实证研究取向不同,社会因素方面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研究者主要从现行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等角度探讨了社会因素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造成的间接影响。徐玲等人从户籍制度的角度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现象,认为我国现行的二元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强化了流动儿童的弱势地位,使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排斥于城市系统之外。由于没有城市户口。流动儿童无法拥有与户籍紧密联系的各种福利待遇与资源,失去了在流入地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既不能像城市儿童那样在正规的公立学校上学,还要饱受上学贵的困扰,不得不选择那些办学条件较差的打工子弟学校上学;这种二元城乡户籍管理制度还固化了流动儿童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只能固守农民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只能拥有较低的社会地位㈣。史秋霞等人考察了户籍制度背景下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发现在城里人一农村人连续体中,流动儿童具有了多元化、多维性的社会认同,已经意识到城乡居民间的差别,但在自我认同上除了明确的身份认同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处于“模糊”、“没考虑”状态。显现出流动儿童身份自我认同上的困境与危机:不同的身份认同又导致流动儿童的情感归属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没考虑”自我身份的流动儿童其情感归属远离城市人,明确“是农村人不是城里人”的情感归属最远离城市人,自我身份“模糊”的流动儿童的自尊心最弱,明确的“是农村人不是城里人”则有着较强的自尊心。

应当说,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导致流动儿童处于弱势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则进一步强化了流动儿童的弱势地位,加剧了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有研究指出,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办学与投资体制导致流动儿童享受不到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不合理的教育经费分配制度导致在城市上学的流动儿童要另外缴纳很高的费用,却只得到低于城市水平的教育服务;即便出台了有关流动儿童的相关教育政策,各级城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教育资源分配、学校布局、各类教育绩效评估、升学等相关政策时也没有把流动儿童纳入系统的城市教育体系中㈣。在这样一个具有强烈排斥性的教育制度体系下,流动儿童由于承受了教育上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必然会造成他们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不如城市儿童,从而会撕裂本应和谐相处的两个群体的关系,导致流动儿童更容易产生敌对、排斥等各种不良心理。此外,在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城里人”占据各种有利条件,往往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对流动儿童常常抱有偏见态度。由于城市与农村环境之间的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城里人对流动人口的偏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的心理和文化适应。决定他们能否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正确看法。从而直接影响到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4.基本结论

科学研究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区分出哪些问题是“真问题”,哪些问题又是“伪问题”。正如前文所述,当前不少研究者探讨了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但由于该问题本身是一个“伪问题”,其所应有的研究价值必然有限。若以真实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则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流动儿童离开家乡进入一个新的城市。面临的最大变化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还是生活其中的社区环境,对流动儿童来说都是崭新的,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感知、探求、理解和适应,这个过程必然会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因而从环境的视角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真问题”。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流动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利的环境中,各种环境总体上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三)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总体情况

由于流动儿童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研究者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理论研究方面,有学者提出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社会层面上,各地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使他们在城市中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进而为流动儿童的教育创造良好氛围。学校层面上,要建立流动儿童档案,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家庭层面,父母要为孩子营造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围,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有学者基于社会工作反歧视的研究视角。从干预的对象、干预的重点领域、干预的重心以及干预的技术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模式,强调要把城市的公共政策和资源分配作为干预的重点领域,从情绪情感、观念意识和行动等三个层面,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多种干预方法。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学校以及同龄城市儿童及其家长、家庭所在社区等进行系统干预。还有学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问题,提出要通过充分关注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和建设性的力量并发掘其流动经历中积极的价值,为流动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自由而充满尊重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增强自我效能并学会应对学习、生活、人际、情感的各种策略,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让流动儿童感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和主观幸福感。探索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实践探索方面。张琦等人运用整体健康促进模式对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了健康促进学校试点工作。并重点在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服务等三个方面对流动儿童的心理进行干预。通过为期两年的心理干预,发现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增强,在各种环境指标上都表现出向积极方向转变,吸烟、饮酒等失范行为较干预前有了明显改善。曾守锤运用单系统设计方法,对一个流动儿童的学业投入情况进行了个案干预。发现代币制有效地减少了该儿童过度使用电脑的行为,增加了其学习时间;但由于案主中途退出干预,致使提高学业成绩这一长期干预目标未能实现。

2.基本结论

探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当前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总体上是理论思考为主、实践探索为辅;虽然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但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对实践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具体的实践探索不过是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简单复制。

二、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路径

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经历了从表面现象的理论分析,到心理健康状况的实际评估、各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再到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实施,无论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研究者重新思考和设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路径。

(一)从“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到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待流动儿童

1.当前的问题:“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

能否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研究对象,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带有偏见的研究态度必然导致研究视域的狭隘、研究问题的偏颇和研究结果的失真。流动儿童不过是从人口学角度对某一群体的界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越来越被标签化,研究者往往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把流动儿童定位为问题儿童,喜欢戴着“有色眼镜”去研究和分析与流动儿童有关的现实问题。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研究者往往基于一个趋同的假设,即流动儿童所处的“流动”情境,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家庭教育、身心发展等方面均带来不利影响:在研究中倾向于关注流动儿童的极端心理表现。过于强调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群体的心理差异。并且把流动儿童的一些表现或差异简单归结于流动状态,忽视了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群体的心理共性研究。事实上,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流动儿童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问题,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儿童群体,是儿童不可回避的发展问题。已有少数研究显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并不存在差异,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业成就上表现良好。

“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必然导致研究视域的狭隘,使得研究者倾向于从负面角度探讨流动儿童的消极心理,忽视了他们自身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当前的研究者普遍对流动儿童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流动儿童必然遵循着“处境不利一压力一适应不良”的线性发展。但根据心理弹性的有关理论,流动儿童也可能遵循着“处境不利一心理弹性一适应良好”的轨迹发展,不利的环境反而可能塑造他们乐观、独立、包容的积极心理品质:少量的研究也表明,流动儿童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均处于理论的中等水平,具有较高的乐观主义倾向,迁徙时间并不会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产生影响。

2.未来的研究方向: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待流动儿童

要准确把脉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找出真实的问题所在。研究者的首要任务就是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待流动儿童,拓展研究视域,全面探寻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并不是同一因素的两极,心理问题的消除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的存在,心理健康还意味着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产生与增加。积极心理健康才是最好的健康状态。因此,要准确描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除了心理问题,研究者还要关注他们的一些积极心理品质。事实上。通过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流行率调查后发现。大多数儿童并未筛查出心理问题。

为什么有些流动儿童出现了心理问题,另一些儿童不但没有反而表现出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一现象引起了心理弹性领域相关研究者的注意,并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揭示流动儿童在经历逆境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现象,以避免心理学研究中长期弥漫的心理病理学思想及其所导致的偏见态度的影响。从心理弹性的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现象,既可以从逆境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评估。考察流动儿童是否因为“流动”而存在普遍的压力和困境:又可以从发展方面进行评估,考察流动儿童目前的发展状态是否符合常态。通过探索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寻找有利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和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揭示流动儿童良好适应和发展的原因机制以及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原因机制。能帮助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流动儿童克服并合理调动各种资源,积极主动地应对面临的压力与困境。当然,尽管从心理弹性的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现象,可以摈弃“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但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从流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寻找有意义的变量,揭示并有效解释其心理弹性现象及其蕴含的机制。使相关研究结果能够为制定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提供指导。

(二)从单一的研究方法到多样化的研究范式

1.当前的问题:单一的研究方法

正确的研究方法是保证研究结果科学有效的前提。即便研究者秉持了客观的研究态度。倘若研究方法不当,也无法揭示出真实的问题所在。从已有的文献资料看,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构建和高水平的理论指导,研究者倾向于用单纯的测量工具进行量化的横断面调查研究。但运用测评工具进行调查研究,只能从某个侧面反映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部分现状,以部分结果(且不论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来推论流动儿童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测评工具的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研究结论的不一致。

单纯地依赖测量工具,造成当前的研究主要是量化的横断面研究。尽管通过量化研究对流动儿童的某些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或揭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些现象或规律,但量化研究只能对事物本身那些可量化部分进行测量,无法深入了解和理解研究对象真实的主观感受和内心看法。造成研究结果只能显示某些横断的心理现象,常常夸大或缩小了一些关键因素的作用,既不能反映出研究对象随时间变化的心理发展的全部过程,也不能顾及那些特殊的研究被试。正是当前普遍流行的量化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导致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难免流于现象描述,缺乏发展的连续性研究,限制了问题研究的视角和深度,抓不住真实的问题所在,无法深度挖掘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再加上一些研究者仅凭自己的经验对流动儿童作出不恰当的推论。对他人的研究结果没有“去伪存真”,而是为了自身的研究需要互相引证,结果造成关注的问题雷同,阐述的内容相似,研究的结论趋同。

2.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鉴于当前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局限,未来研究中需要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结合,横断研究与追踪研究并举,以多样化的研究范式去全面探索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后的研究要注重用发展的、连续的视角来探索不同时期同一(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必要的质化研究来弥补量化研究的不足,灵活采用个案访谈法、追踪法等,对流动儿童心理的各个层面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从流动儿童自身的角度去了解和理解他们对自身状况的真实感受和评价;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考察流动儿童的生活史,揭示他们曾经面临、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各种生活事件,了解生活事件发展的动态过程,描绘出一条能反映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变化的动态曲线,从而挖掘出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并为不同发展阶段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依据。否则。流动儿童现实存在的真实问题就有可能成为被量化研究“主观化”了的问题。同时,由于目前的研究限于调查分析,少有实验研究,直接导致国内学者虽然针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诸多对策和措施,但大部分只是限于理论探讨,有的甚至只是一种口号或者政策方向,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后的研究还需要根据调查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研究,探索适合流动儿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从“漂浮”的理论思考到“扎根”的实践探索

1.当前的问题:“漂浮”的理论思考

尽管目前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已很丰富,但多限于理论思考,主要是一些政策性的对策建议,高水平、系统化、可操作性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这种“漂浮”的理论思考,由于缺少了坚实的现实根基,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价值,既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也造成实践探索薄弱的现实困境,呈现出“理论上不去实践下不来”的尴尬局面;少量的实践探索不过是简单复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流动儿童已有的某些心理问题进行干预。问题是,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照搬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要大打折扣的。而且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干预研究,即便是报告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由于缺少了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导致研究结果缺少了普遍意义和可借鉴性。因此,如何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提高现有研究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指导实践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2.未来的研究方向:“扎根”的实践探索

鉴于当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困境,当务之急就是对现有的各种零散的理论进行整合,“扎根”我国的现实环境,加强系统的理论研究。其中,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是将来指导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不错的理论。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人的发展是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必然要把该问题纳入大的生态系统中去全面分析。在当前我国流动儿童生活环境和相关政策难以短时间内改变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扎根”实际。立足于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合理利用现实的各种资源,构建具体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解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最迫切的任务。由于流动儿童在一个可预见的将来会持续存在,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既不能是片段式的心理干预模式,也不能是割裂式的心理预防模式,还要充分挖掘流动儿童的自身潜力,探索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发展的心理发展模式。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构建基于“干预一预防一发展”的连续的生态化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根据各种具体的研究结果探索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途径。除了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流动儿童,在可操作的范围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还要从预防的角度构建“社会一学校一家庭”三位一体的预防教育。更重要的是研究者要摈弃固守的偏见态度。把发展流动儿童自身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各种环境资源,寻找有利于儿童发展的保护因素,通过有效的实践探索来激发流动儿童身上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心理力量。

当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流动儿童心理进行干预、预防和发展,不是一两个研究者能够做到的,除了需要儿童自身、家长、同伴、学校以及生活社区的积极配合外,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证流动儿童能与城市儿童一样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这才是解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上一篇:论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权的保护 下一篇: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