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研究

时间:2022-09-15 06:37:17

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研究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也不断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理所当然,随着投资量的增大,投资效率开始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而在投资的过程中,区域的正确选择则对于投资效率和确保投资收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对于发展中国家投资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和从中可以获得的有利因素,并且结合分析内容指出我国对于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可行性以及收益性。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比较优势;收益

从国际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外直接投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引进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扩大商品输出,同时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起到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因此,对外直接投资逐渐成为投资国甚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数量和规模都在持续扩大,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创造就业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选择

从我国当前的国情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国际上看,我国处在国际竞争的中间位置。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的企业无论是竞争能力还是资源和技术,都比发达国家要差。以往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发达国家所具有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技术,而不是为了利用比较优势来占领发达国家市场。然而,我国对于那些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其主要目的却应是占领其市场,我国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和人力成本较发达国家要低,利用这一比较优势,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为此,我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要深入分析投资区域、环境、竞争优势特点,确定适合我国对外投资的地区,以达到收益的最大化。

二、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原因分析

根据不均衡理论以及要素禀赋理论,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应该参照区位比较优势以及总体优势的特点,来进行投资。相比较来说,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无论在地理位置、技术资源、还是生产成本方面,都是具有比较大的优势的,从这方面说,我国更加需要加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

(一)发展中国家的可利用因素

首先,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一般比较丰富,并且存在着中国长期以来拥有的传统市场(比如东非),同时这些国家为了吸引外资,对于外来投资的优惠措施也比较多,与发达国家相比,对技术水平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对发展中国家投资,能够使我国利用其资源优势,并且能够带动我国向该国投资相关的机械设备制造,以及劳务、技术的输出。

其次,发展中国家本身是愿意吸引外国资本的流入的,但由于其所能提供的条件和投资环境不够完善,同时市场范围也比较小,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阻碍了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我国进行跨国直接投资的大型企业并不多,很大一部分是一些中小企业小规模的跨国投资,这一条件就避免了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进行激烈竞争,同时也更加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最后,我国本身也是发展中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供给、需求条件以及市场条件都与我国有很多相近之处,无论是从技术的创新、产品定位、还是消费者的消费品位等各方面,我国的投资都更加容易适应被投资国的市场环境。

(二)我国企业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比较优势

第一,我国虽然同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是比较高的,经过几十年的引进和开发,我国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经比较成熟,与其他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如果向其他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具备了足够的内部化优势。

第二,我国在纺织、食品加工、金属冶炼、化工制药、电子产品等产业上,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可以采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这样将更好的解决资源的分配问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且保持和发展我国优势产业。

第三,在几十年的长期发展中,中国已经逐渐拥有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很多我国坚持长期自主开发,并且已经取得卓越成果的专有技术和高新技术,比如中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等,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的,这些产业都比较适合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

三、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情况——以东盟为例

东盟是我国邻邦,中国和东盟无论在政治上、社会上、还是经济上等多个领域都在不断深化合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经济合作也逐渐增多,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也随之增加。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的持续快速的发展,逐渐强大的经济发展实力使我国逐渐增加了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规模。我国从20世纪年代开始向东盟进行直接投资,其主要的投资领域在木材等资源方面;到了90年代初期,中国对于东盟的投资开始扩大到与生活相关的轻工业领域。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进一步扩大,从1995年到1998年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从26.5亿美元增加到42.2亿美元,达到年投资额的最高纪录。从2000年以后,中国对于东盟的直接投资额每年的净增加额都超过一亿美元。

2002年,中国和东盟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额不断扩大,并且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都在整体上加快发展趋势。据统计,2002年中国向东盟直接投资的项目为52个,中国企业的投资额达到了6633万美元。

2007年为起点,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加速,对东盟各国的投资额增加到39.53亿美元,这一数值比2006年增加了两倍,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有2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了1亿美元,这其中东盟国家占有3位。

到了2008年,虽然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但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并没有收到过大的影响,2008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额达到21.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5%,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有22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了1亿美元,其中东盟国家所占席位上升到了5位。

从2008年至2012年,无论是在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上来看,中国对于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都是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并且投资的行业广度也逐渐加大。这充分说明我国意识到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发掘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作用。

四、结语

由全文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然要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同时也与中国当前现实相符合。我们要以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比较优势和可行性。同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有着比向发达国家投资更多的优势和收益,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以便取得更大的回报。

参考文献:

[1] 李桂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70171.

[2] 陆建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与问题[J].亚太经济,2006(3):25.

[3] 董鑫.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家关系——基于不同研究视角的比较[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

[4] 杨娜.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我国外贸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7(04).

[5] 张保才,姚大庆.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06).

上一篇: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 下一篇:试论车辆检测站如何加强财务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