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转型,重在育人目标的现代转型

时间:2022-07-16 06:54:01

职校转型,重在育人目标的现代转型

型,本义为铸造器物的模子,泛指事物发展的模式、样式和方式。转型即由一种模式、样式、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的要求和过程,在百度上解释为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它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转型往往是与升级紧密相连的,转型是手段,升级是目的。具体到职业教育,从宏观来说,就是政府对现代职教体系的变革,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中观来说,就是职业学校通过对办学思想、办学手段、办学方法的变革,促进专业紧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的步伐,实现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的同步;从微观来说,就是教师通过对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转型有三种理论:一是文化转型论。这种理论特别强调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教育转型的关系,特别重视教育转型对于传统文化的依存性,强调蕴含于教育传统中的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二是历史形态转型论。相对于“近代型学校”,现代型学校的内涵特质凸显为从学校的基本形态、内在性质和实践过程三个维度进行教育价值、教育重心、教育结构、教育过程、教育动力五个方面的综合性变革。三是知识转型论。强调“知识型”转换对社会变革、教育变革的影响力。综合这三种理论,教育转型落实到实践环节中,首要的是育人目标的现代转型。我们必须把尚未得到完全或较好改造的由传统计划经济所派生的大一统教育、管束型教育、工具性教育和“官本位”取向的教育转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社会的主体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个性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学校而言,一是要实行育人模式的转型。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引进西方成熟的职教模式,在育人上谋求新的突破。二是发展方式的转型。通过集团化办学,谋求学校与产业、行业、企业的同步发展。三是管理方式的转型。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引入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和工作透明度。总之,学校转型要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从增量式发展向提升式发展转型,从自主式发展向合作式发展转型。

(江苏省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马永祥)

上一篇:经历探究过程 提升科学素养 下一篇:爱在“新闻播报”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