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问题探讨

时间:2022-07-16 05:38:23

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问题探讨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永续利用,金融也是一种资源,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而言,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明显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金融资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金融资源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永续利用。现代经济学已将资源的概念拓展到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对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永续利用。金融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资金供给者的可贷资金是使其获得货币财富增值的资源,资金需求者也想通过获得资金这种资源以换取对其他资源的使用权。金融资源具有配置功能,不断开发金融资源,扩大金融资源基数,改善金融资源利用效率,能够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

关于金融资源的内涵,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所拥有的金融资源就是其金融体系,包含金融产业(包括金融机构、金融资产和金融从业人员)、金融制度、金融管理组织和管理体制、金融意识等;有人认为金融资源是货币资金以及由此衍生的金融资本、金融商品和金融机构的总和;有人认为金融资源分为基础性核心资源(即广义的货币资本和资金)、实体中间性资源(包括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可以看出,构成金融资源的最主要成分是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的开发就是将经济中的各种资源用于对金融体系的投入,而对它的利用就是指金融体系对经济活动所提供的整体服务功能。

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金融资源的供给明显不足,在农村金融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资源的存量分析

1、金融机构数量下降、功能弱化

在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中,中国农业银行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它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一起大规模撤并设在县及县以下的机构网点,目前基本只在城市开展业务。随着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些乡镇实施撤并,设在这些乡镇的农村信用社也发生相应的撤并,2002年底,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信用社数量比1990年底减少四分之一。农村合作基金会曾经是农村金融市场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管理不善,从1999年开始,全国上千家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全部关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的农业保险因亏损严重又没有政策补贴,也被迫收缩范围。有限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分散化的金融需求。

目前农业银行已经“进城”,基层机构由于银行内部信贷授权的约束,在一些可赢利的涉农信贷项目上无所作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政策的限定,不能对农户贷款,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作用也在缩小;设在农村的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而不发放贷款(北京自2006年9月13日起有六个邮政储蓄网点试行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除外);而保险、信托、租赁、担保、咨询等金融服务机构,几乎不涉足“三农”领域。农村信用社实际上成为唯一为农村服务的金融机构,挑起了支农重担。2004年末,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为19237.84亿元,占金融机构总贷款的10.8%,其中农业贷款余额8455.70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85.9%。但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期限、额度、方式上还不能根据当地“三农”资金需求实际,适时满足需要,资金投向有背离农业和农村之势。农村金融机构功能萎缩,竞争机制不完善,金融业信贷投入不足,金融服务缺位乏力,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金融产品短缺、资产质量低下

贷款是农村金融产品中的主要品种,每年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等渠道大量流向城市,导致信贷资金来源不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严重短缺。据测算,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金融渠道实现的农村资金净流出总额约为8000亿元-10000亿元。金融机构农户贷款和农村企业贷款余额仅为10000亿元左右,资金缺口在100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30%以上的个体和私营企业,只能得到信贷资金的1%。2004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8198亿元,农业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合计17912亿元,约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1%,而当年农业GDP占GDP总量的比重达15.2%,同时,占全国劳动力总量60%以上的劳动力在农村就业。作为农村信贷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其信贷投向呈小额化、短期化趋势,不能满足农村信贷需求。全国人大常委会金融支农调研组2004年的调查表明,农户简单再生产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相对较高,种养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扩大再生产贷款难,满足程度不高,农民的消费性借贷主要依靠民间借贷解决。相对于贷款业务,存款业务的供给基本能满足其需求。除了存贷款外,农村金融机构几乎没有其他金融产品可提供。

在农村资金大量流失的同时,农村金融资产质量也较低,不良资产规模大。目前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几大主体中,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的资产状况大面积恶化,不良资产比率远远高于其他国有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的支农政策性银行,在资产构成、负债来源和机构设置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导致其政策性收购资金被挤占挪用,造成信贷资金的严重流失;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2001年初,全国农村信用社接收农村合作基金会的260多亿元贷款中,不良贷款比例比接收时上升了25个百分点,达到了66.7%,全国乡镇信用社从1994年起连续9年亏损,2003年11月整体不良贷款率为29.57%。大量不良资产使金融机构缺乏资金良性循环,农村金融脆弱性表现突出。

3、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迅猛,人员不断膨胀,但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并没有明显提高。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情况更为突出,中层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信用社聘用工作人员因受环境和条件所限,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农信社代办站人员一般为不脱产的信用社编外人员,原有信用社代办站会计的选拔也大多由村干部直接推荐而非择优录用,聘用人员的素质很难保证。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严重缺乏,管理知识和能力不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面对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无所适从。农村信用社中,高中以下学历人员占54.05%,本科以学历上只有0.44%,比其他银行低10%以上。以江西省铜鼓县农村信用社为例,2004年全县107名在岗员工中拥有本科文凭的7人,大专21人,中专21人,高中44人,初中与初中以下14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受过高职以上教育的还不足10%。员工综合素质不高,造成贷款质量低,金融业务开展缓慢。

4、金融制度供给不足

农村金融制度是指服务于农村经济的融资系统,包括组织结构、产品、市场等金融形态及其相应的内部运作机制。农村金融制度与农村经济变革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中国的实践看,农村金融制度的每一次变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金融机构的调整来进行的,且属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行为,完全不同于中国农村经济制度自下而上、诱发性的变革。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的界定及机构职能的定位显得非常模糊,难以真正体现农民群众的意愿和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家为了控制金融资源,建立了庞大的国有金融体系,机构延伸至乡村,但不容许其他金融产权形式进入农村,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供给小于制度需求,表现为我国一直重视正规金融组织的建立,而压制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活动,农村金融业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严重缺乏。现在虽然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金融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其实际运作效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太远。正规金融组织难以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这给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生存空间,但现在我国的民间金融组织还处于不合法地位,多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其经营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政府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管。在市场退出机制方面,我国对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信用社一直采取保护态度,导致破产约束失灵,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论是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管理人员,还是资金借贷者,因为有不能破产的预期,其经济行为出现偏差,致使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低下。

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资源的需求

1、生产结构调整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停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过于依赖粮食生产,但通过提高粮价来提高农民收入的空间不是很大,也不是长久之计,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才是最佳途径;况且加入WTO以后,农业又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农村要发展,就必须加快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而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作物品种的改良、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等,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当前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教育、卫生、公共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的基础科研、农业开发、技术进步等需要大量投资,据国家统计局计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量约为5万亿元。

2、经济主体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活动复杂化,收入来源多渠道,对金融的需求也更复杂。农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需求也在增加,但从正规金融渠道很难得以满足,依靠民间金融进行融资,成本又太高,急需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获得资金支持。除了传统的存贷款服务需求外,还有结算、咨询、汇兑、信托、租赁、保险等金融服务需求,而现有的农村金融产品不能满足上述需求。

3、需要与其经营特点相适应的金融机构

农村经济主体是农村企业和农户,农户的特点是经营规模小,农村企业也多为中小企业,所需的资金规模不是很大,大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出于成本、风险等原因不愿与其打交道,“贷款难”的问题难以解决。实际上,农户与农村企业产权明晰,都具有良好的预算约束机制,能够按市场规则与金融机构来往,他们需要能够为之提供服务金融机构出现。

三、合理开发利用农村金融资源的几点建议

1、积极开发农村金融资源

(1)积极开发农村金融产品。除传统的个人储蓄、票据结算和发放贷款等项目外,还要逐步增加贷款种类,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同时应为社会各界积极办理各种中间业务,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发展新型的合作金融组织,让非正规的农村地下金融合法化等,注重发展农村保险、租赁、信托、投资咨询等机构,鼓励外资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使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通过竞争提高效率。加快农村保险市场、证券市场、租赁市场以及投资公司、担保基金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的发展等,促进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多样化,真正在农村地区形成开放竞争的、充满活力的金融市场,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2)努力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金融制度变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融资效率的金融体系。金融资源的永续利用离不开制度变革和创新。

①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制度。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基本由国家控制的金融机构垄断经营,由于缺乏竞争,必然会导致市场低效率运转。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帕特里克的观点,金融发展分为供给引导型和需求追随型两种模式,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供给引导型金融模式居于主导地位。但明确界定金融发展的阶段是不太可能的,这两种模式经常交织在一起并相互作用。任何一种金融工具或金融组织的出现,最初主要是遵循着“需求追随型”的发展路径,它们一旦创立后就会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时就演变为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产生了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政府应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门槛,通过制定合理的准入条件和公正的竞争规则,在允许的范围内大力发展非国有的中小金融机构。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其小范围内的信息资源,能降低监督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性;而大金融机构由于有更多新的投资机会和收益来源,而且从管理效率来看也不宜再坚持以分散客户为主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鼓励乡村地区发展新的小型金融机构或组织,弥补市场空缺,实现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供给。同时,必须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但前提是金融机构的产权要明晰,否则最后受损失的还是中央银行。有了退出机制,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就会有压力,促使其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保证资产质量。

②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完备的诚信制度是保证金融和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前提。应努力营造讲信用的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加强法制建设,树立诚信观念,增强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信用意识,建立农村企业和农户的信用信息档案并能在金融机构之间实现共享,降低金融机构信用调查成本;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信贷管理,完善风险内控制度,充实资本金,增强抗风险能力。

加快建立担保公司或担保协会,切实解决企业贷款和农民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自然灾害保险金可由国家、集体、农户三方共同承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分散农业市场风险。为了有效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实现资金最优配置,应完善金融部门政策性金融业务亏损的补偿机制,可以依据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业绩指标给予补贴,这些指标应该事先规定好,不能临时根据亏损程度提供补贴,以避免产生道德风险;对已有的不良资产,可通过组建专门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采用法律追偿、折价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方法盘活。

2、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

(1)优化配置农村金融组织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以市场为主,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企业组织资源配置机制是为了防止“市场失灵”。在农村这个特殊的经济领域,单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因为资金会受利益驱动流向发达地区或行业。若要使金融资源的配置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应明确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优化金融产业组织结构,用金融“功能观”的思路来配置金融组织资源,使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

农业银行已经按商业化原则经营,就不应该再让其承担政策性金融业务,原先的政策性业务应划归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承担的政策性较强的业务也应划归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的商业性贷款,可以划转到农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实现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彻底分离。农业发展银行支农范围应扩展到承担农业基本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贷款、粮食生产专项贷款等方面,充分发挥政策银行的优势,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支持。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充分利用金融资源,设在县域的商业金融机构应承担支农的责任;政府应通过政策来吸引银行开展支农服务业务,如通过税收政策或制定有关社区再投资的法规,要求银行按其存款来源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在明晰产权、强化约束改革的同时,完善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邮政储蓄机构可以继续在农村吸收储蓄,但必须建立储蓄资金回流机制,如购买农业发展银行债券,或者将邮政储蓄机构视为农村信用社的储蓄代办站,使农村资金留在农村,实现良性循环。

(2)优化农村金融机构人力资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风险意识的加强,可以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的出现,使金融机构健康发展。要注重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金融职业专科学校,针对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应课程,让职工脱产进修;单位也可有计划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技能培训,增加员工的业务知识;加强管理人员的学历教育及理论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同时,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法律、计算机、金融等专业人才并激励其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外,金融机构要搞好人才的宏观调配,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合理进行人员配置,对业务量大的、工作繁重的网点和岗位进行适当倾斜,发挥人才的整体优势。

【参考文献】

[1] 郑泽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与保险,2004(4)。

[2]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中国农村观察,2004(2)。

[3] 林毅夫: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J].金融与保险,2004(1)。

上一篇: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就业空间探析 下一篇: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