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时间:2022-07-16 04:57:54

探究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摘 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很多企业都在对自身施工技术进行不断优化,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在地基基础施工中,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实际情况,规范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的整w质量,才能推动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概况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6-0131-02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地下1层,地上13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中为框架剪力墙,主楼左右、附楼为框架。±0.000与绝对标高值957.95m相等。49.9m为建筑高度,4.5m为地下室埋置深度。在结构设计中,C15为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为构造柱、填充墙水平系梁、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45为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梁筏式为主楼中、主楼左右的基础形式,则梁式条基为附楼的基础形式。该工程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主楼乙级、附楼丙级。主楼地基为500厚级配砂石,天然地基用于裙楼。施工过程中,如存有地下水问题,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地下水位降低施工,要求向施工面下方500mm位置降低地下水。基坑开挖时,应保证边坡具有良好稳定性,在基坑周围不得堆放土方,与设计标高相比,机械挖土与其之间的距离必须控制在300mm左右,垫层施工前,要求做好清理工作,基底超挖问题不得出现。完成土方开挖工作后,需及时封闭基坑,避免暴露。

2 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流程

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且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方面也是如此。地基基础施工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的重点内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规范施工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2.1 施工测量

根据规划红线、水准点及总平面布置图等进行建筑物位置定位,在施工现场周围,进行临时水准点位置的设置,要求在4处以上。通过国家标准DS―2精密水准仪等工具将临时水准点标准引测出来,以此为水准测量提供依据,根据工程建设需求,选取闭合水准线路引测,在基础施工环节,要求3次复核临时水准点标高,如出现误差需立即进行处理。

2.2 清槽

相比设计基底标高,完成开挖工作的基坑标高高出30cm,此时必须再次开挖基坑,一般选取人工挖土的方式进行施工。开挖施工中,基底标高必须通过跟踪测量的方式加以控制,相隔2到3m2进行一个标桩设置。展开工作面后,需根据标桩具体要求,进行开挖、修整基底工作,避免不平整问题出现在基地土方表面。

2.3 级配砂石、混凝土垫层施工

选取500厚级配砂石地基用于主楼地基处理,选取天然地基用于裙楼施工,按照该工程施工现状,土方与基坑之间的距离必须进行有效。为防止积水问题出现于基坑内,要求将排水沟合理设置到基坑周围,30cm×30cm为水沟截面尺寸,5%以上为其坡度。

2.4 混凝土垫层施工

为对垫层标高进行有效控制,在混凝土垫层浇筑时,要求在2.5m以内控制“标桩”纵横间距。C15素混凝土为垫层施工材料,选取插入式振动器进行垫层振捣、密实及平整施工,要求振捣、抹平作业同时进行。浇筑垫层后,需进行薄膜棉毡覆盖,做好浇水养生施工。当每平方毫米强度符合1.2N时,既可进行基础放线施工。

2.5 钢筋施工

严格遵循钢筋放样图加工钢筋,在轴中位置设置底板钢筋上部钢筋接头,跨中30%位置设置下部接头,要求在相同截面内合理控制其接头数量,通常在一半以下。通过电渣压力焊进行住纵向钢筋接头连接,且做好强度检验。底板钢筋施工中,70cm为其厚度,为保证板筋位置准确,选取直径22mm三级钢马凳筋撑脚固定筏板钢筋排距,且相隔1m进行一个设置,形状为梅花型。

选取绑扎搭接的方式用于剪力墙水平筋、纵向钢筋,选取20#铁丝绑牢其2头与中间位置,顺序为纵向筋―水平筋。绑扎墙、板钢筋时,必须稳固绑扎周围2行钢筋,可交错绑扎中间位置,以八字扣作为绑扎点的扎丝扣形式。要求柱子钢筋向底板内轴线准确插入,且做好固定工作,通过定位箍筋进行柱、板、梁交接位置点焊,根据45°设置四角柱筋。交错设置柱箍筋封闭接头,完成柱子钢筋绑扎作业后,需合理进行保护层垫块设置。因本工程具有较大基础梁尺寸,为确保断面尺寸正确,需将斜撑筋设置到梁内,选取直径22mm三级钢作为斜撑筋,每5m距离进行4根设置,30°为其角度。

2.6 模板施工

施工模板前,需将墙、暗柱边线弹出,并将标高测量出来。选取多层胶合板(18mm)作为模板,木楞尺寸为45.5×85.5mm。多层板板面、裁口位置应做好防水处理,且将脱模剂均匀涂抹到板面。混凝土墙模竖楞间距需控制在300mm以下,暗柱模竖楞间距需控制在250mm以下,板底木楞间距需控制在150mm以下。通过2跟直径为48mm的钢管箍紧墙模横楞、暗柱,剪力墙横向间距控制在450mm以下,竖向间距控制在550mm以下。

要求将6道横杆设置到外剪力墙,3000mm为其竖向间距。将5道横杆设置到内剪力墙,2800mm为竖向间距。450mm为对拉螺栓的横向间距。为避免错台、漏浆等问题出现在外剪力墙,要求不得将塑料管设置到上口板下方150mm位置的拉结栓上。支模前,应清理干净模板板面,且进行脱模剂涂刷,避免污染钢筋。完成墙、暗柱支模作业后,需将拉撑设置到模板底部、中上部位置,且连接钢管满堂脚手,确保结构截面尺寸、位置无误。

为便于拆模,应刨平刨光预留洞口模板,龙骨以木方为主,且将多层板(18mm厚)包于外侧。可直接选取多层板用于小截面尺寸洞口模板,且进行脱模剂涂刷。

拆除模板时,要求其强度必须与施工规定相符,如8m以下跨度的梁、板,其混凝土强度应控制在设计强度75%以上,如跨度在8m以上时,则要求其强度与设计强度100%相符。拆模顺序为梁侧―楼板,拆除楼板时,要求先将顶部扣件拆除,保证方木逐步向下运动,当模板和楼板不重叠时,保留养护支撑等,其他模板需放置到满堂脚手架上。

2.7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振捣施工前,需将其表面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洒水进行管道湿润,随后选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进行管道湿润,也可将一层麻袋包裹到混凝土输送管表面。浇筑混凝土时,应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准确。选取插入式振捣器由筏板底部逐步向上振捣,20到30s为振捣时间范围,防止漏振、超振问题出现,一般情况下,30到40cm为移动振动棒的间距范围。要求在300到400mm之间控制分层振动厚度,振捣时需向下层混凝土插入10cm以下,为确保两层混凝土能够结合紧密,要求振捣施工必须做到插入快,拔出慢。振捣柱时,其顺序为四角―中间,通过撬棒在梁上部钢筋密集位置将钢筋间距分开,插入振动器,当浇筑混凝土到钢筋此位置时,需把钢筋绑扎恢复的原有部位。同时进行门窗洞口2侧底部下料施工,需有效控制其高度,必须洞口模板位置发展变化,振捣时,需按照洞口下部―中间墙的顺序进行施工。

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分层离析问题。从料斗、漏斗内卸除混凝土材料,在2.5m以内控制其自由倾泻高度,分2次进行浇筑,先仓基础筏板,后浇筑基础梁,按照从东到西的顺序进行施工,且将橡胶止水条设置到外墙施工缝位置。

3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促使建筑业规模迅速扩大,且其形式、体型也愈加复杂,趋向于综合性方向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内容,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随着人们对施工技术要求的提高,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案例的实际情况,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规范施工工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为建筑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冯克兰.关于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分析[J].华章,2012(27).

[2]杨舟海.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2(22).

[3]李彩英,刘霜菊.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07).

[4]彭第,潘殿琦,李海礁,张坤.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5]余北葱.浅析力在房屋建筑上的应用及对建筑的危害与预防[J].中国科技信息,2011(01).

[6]刘建设,张卫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

上一篇: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合理性分析 下一篇:伊春市美溪区七号闸钼矿镜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