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比较研究

时间:2022-07-15 09:49:38

中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对美国和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历史发展、对教师的任职要求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我国这一制度存在的相对薄弱的问题汲取美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相关方面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差异;启示

中图分类号:G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242-01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又称为教师证书制度,是对教师实行的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2000年我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但我国目前尚处于改革摸索阶段,比较借鉴其他国家的制度建设经验就成为改革所需。而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法律上颁布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国家,其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将近200年的发展历程中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结构体系,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吸收。

一、两国对教师资格的学历要求比较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为逐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许多州都对教师资格制度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教师资格证书的学历要求。1986年,美国提出将初任教师的资格由学士学位提高到硕士学位,到80年代末,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及波多黎各共52个行政区域,要求应聘中小学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具有学士学位。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等州还要求持永久证书的中学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哥伦比亚特区则规定全体教师需具有硕士学位。

对于任职教师的学历要求在我国1994年实行的《教师法》中作了相应要求,自1998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人才的整体学历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区各学校在招考教师时也相应地提高了学历要求,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这一方面却处于静止状态,未对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做出正式规定。

二、教师职前培训和课程设置比较

美国的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是一种通用式,中小学教师都由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属于非定向师范教育。职前教育的课程分三类:普通教育课程、任教学科教育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学生的教育实习期限较长,一般可占用一个学期,约15周左右。我国的教师培养主要依靠各中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和高等师范院校培养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师,是一种分层式的定向培养模式。我国的师范教育的课程也可分为普通教育课程、任教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类。师范生实习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5―8周。

三、证书种类划分比较

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证书分类体系和比较规范的分类标准,分为普通教师资格证书和特殊教师资格证书两种类型,这两大类又可根据不同的标准细分为多种证书类型。

相比较美国来说,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分类标准和分类体系就比较单一,根据教师的教学职责范围共分为七类或七个等级。

四、证书时效比较

美国很重视对在职教师的评审与激励,教师所持的资格证书需要不断地得到更新和升级。在近几年的资格制度改革中,终身制的教师资格证类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教师在其一生的教学生涯中需要不断得到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审核和认证。

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与美国的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终身有效性。终身有效的教师资格证书虽然便于操作教师的选拔和管理,但从长远意义上来说它容易使已获得资格的教师自满自足、不求发展,这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五、对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改革启示

通过上述对于中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差异分析,不难看出相对于美国比较成熟的制度模式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还面临诸多问题,尚处于改革摸索的发展阶段。对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改革可借鉴上述美国的一些成功经验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各类教师的学历水平。在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发展趋势的今天,相应提高各级各类学校任职教师的学历水平也应成为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2、加大对教师的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实习的重视。从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出发,应将教育实习完全纳入师范教育的必修课程体系中,并严格实施。

3、细化资格证书的分类标准。我国教师资格证书的分类可借鉴美国的模式,不仅以受教育者年龄和教学科目为标准,而且还应考虑到西部贫困地区师资缺乏的现状设置灵活多样的资格证书。

4、取消资格证书的终身有效制。建议要求教师进修一定学分的课程,取得更高一级学位,教学业绩突出,证书到有效期时可重新申请资格证书,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

参考文献:

[1]杨丽娟,李东影.中美教师资格制度:比较与借鉴[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5(26).

[2]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8(10)

上一篇:“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下一篇:浅析室内空间的色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