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民集中居住

时间:2022-07-15 07:29:30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民集中居住

[摘要]促进农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适度集中居住,是实现城乡统筹、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与市民化的必然选择。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条件各不相同,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也有差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地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出了若干促进农民适度集中居住的具体模式。促进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设计一系列的政策导向与制度安排。

关键词:适度集中居住;规划制度安排;适度集中居住必要性;

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中.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战略,对集约用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产业集聚、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农民消费水平.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城市能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促进农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适度集中居住,是实现城乡统筹、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与市民化的必然选择,是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催生下的产物,是改革开放中的农村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表现与内在要求。

一、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众所周知,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主要矛盾在于,广大农村存在的“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的化解与协同,仅靠要素自身的积聚,无疑是力不从心和鞭长莫及的,必须通过包括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在内的各种要素的重新捆绑,即通过要素的适度集中,提升要素力的社会化程度,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需要。事实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的生产力单元主体对单个要素的最低规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要素平均规模的提高必须要求通过加速积累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从而产生适合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然而,单个要素的积聚速度受到自身条件的种种限制,无法突破其固有的极限,而众多要素的集中却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绝对界限的限制。通过这种要素间的分工与协作,要素会逐步向优势方集中,以达到适应城乡统筹的社会生产力进步与升级的要求。诚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那样:“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通过集中而在一夜之间集合起来的资本量,同其他资本量一样,不断再生产和增大,只是速度更快,从而成为社会积累的新的强有力的杠杆。”在“各类产业向业态功能区集中、生产要素向规模业主集中、农村居民向聚居新区集中”的进程中,传统的小生产也因此而被催化为社会化的大生产中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关环节,社会化大生产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相交织,喷发出解构“二元体制”的生产力能量,促进了城乡统筹和三次产业的交融。

(一)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需要

显然,工业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各类生产要素的适度集聚与集中,包括从事各类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劳动者的适度集中。也就是说,工业化程度的提升为推进农民的适度集中居住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利条件.而农民的适度集中居住也会促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升级。

(二)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选择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和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农村城市化与农民集中居住已成为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区域逐渐向农村扩张,城市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对农村的渗透也为农民集中居住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机制。一方面,城镇郊区或近城镇乡村会逐渐变成城镇建成区,实现农民转变成城镇居民:另一方面,随着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集聚功能的增强,将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居住。因此,借力于农民的适度集中居住,大力发展各类中心城镇,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避免大城市核心区的过度膨胀具有积极效应。

(三)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劳动力及其人口的适度集聚与集中来支撑。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促进民族地区农民适度集中居住的方式,来满足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从而推进民族地区尽快完成二元结构转型、实现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无疑是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有助于保护耕地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民的适度集中居住,是宅基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体现。通过“拆院并院”、宅基地整理,将可以农户适度集中起来居住,将多余的宅基地复耕,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农民的适度集中居住可以减少户均公共设施用地的面积,提高宅基地的容积率,从而有助于遏制农村宅基地的过度扩张。另外,通过宅基地整理与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可以将一部分农村建设用地用于开发,或通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的增减挂钩,可以使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增值,使农民享受到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发展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五)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可以推进农民职业化与市民化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形成的居住方式变革,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农民向职业化与市民转化的素质提升过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经济社会资源,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的素质与职业化程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时,借助于农民的适度集中居住,进而推动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农民逐步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改变不良生活和卫生习惯:促进农户集中进行学习、培训,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与职业化水平: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传统农民向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转变提高,促进农民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由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

(六)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是实现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太快.新的村庄建设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为基础的传统村落布局和结构却很快被打破了,农村建设进入混乱时期。固执维持旧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是不实际的,除少数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村落需要特别保护外,农村环境应当得到有效的改造以适应新的生产和生活需求,重要的是,这种改造必须符合生态发展的原则。农民的适度集中居住为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新的和谐提供了契机。通过科学的建设规划,在自然生态环境、社区居住环境和房屋建设三个层面上,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生活垃圾可以进行沼气化与无害化的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可以通过有效处理而作为灌溉用水等。

二、推进农民适度集中居住的相关制度安排

(一)规划制度安排

促进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应该规划先行。要根据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不同进程、地形地貌差异、农民人口的集中程度、地区社会经济特色等,选择不同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大都市周边、一般城市周边、丘陵地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应该有所区别,切忌盲目照搬照套大城市近郊和卫星城镇周边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的建设模式,其布局和户型的设计要结合本地的文化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既做到功能合理,整体协调,又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和乡村气息.对一些极具乡村特色并且具有保护价值的农村住宅要予以保护。

上一篇:探讨初中生物“问题—探究”教学法 下一篇:关于我县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