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之构建

时间:2022-07-15 06:16:18

科学精神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之构建

摘要: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科学精神作为科学文化的精髓,不仅对科学家群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能影响社会大众群体,形成大众的科学意识,其巨大的精神价值能够激励社会成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

关键词:科学;科学精神;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224-02

所谓和谐,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互动的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协调状态。而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要实现这种和谐社会需要多方面的条件,而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化,尤其是科学文化的精髓,对构建和谐社会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科学精神是人们在从事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是科学工作者应有的信念、意志、气质、品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总和[2]。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探索、求实、理性、创新、批判、协作、敬业等内容。它一方面约束着科学家的行为,被科学家内化而形成科学家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又逐渐渗入到大众的意识层面,被大众内化而形成大众的科学意识[3]。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活动中科学主体必须高扬的一种文化价值和精神品格,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推进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只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才能推动科技创新和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所发挥的全方位的基础性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精神能够推进整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政治制度保障

发扬科学精神既是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政治文明本身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要求在认知领域遵从民主制度,而民主制度正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长期以来,科学精神与民主政治就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科学的健康发展需要民主政治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和对学术失范的纠正;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确立、完善和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导和规范。如果没有民主政治的保障,科学不可能飞速健康发展;而如果没有科学精神在公民大众中的确立,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

目前,我国的政治领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政府机构的改革也好,法律制度的健全也好,都需要科学的理性精神的指导和规范。我们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办事,减少人为的因素,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及时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才能达到真正的效率和公平。当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的理性、平等、宽容、求实等品质和作风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要应用科学的理性精神的指导,既在宏观上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实现平衡、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实现平衡,又要在微观上使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彼此交融,和睦相处,使发生在这些领域中的社会各个不同成员、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得到妥善协调,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使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科学精神能够直接推动经济的繁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而科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导致了影响深远的新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问世,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毫无疑问,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精神对经济系统的作用方式:一是通过影响乃至决定科研能力和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途径,对产业结构、生产效率等发挥巨大的推动和优化作用,以提高生产力;二是通过科学社会化途径内化为广大社会主体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从而使其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能力得到高度发展。迄今为止的全球经济现代化历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都必须注意培养国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在经济建设和其他各个领域贯彻了尊重科学,按照科学的客观规律办事的精神,我们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有些领域违背科学精神,从而给我们的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例也很多。所以,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弘扬科学精神已成当务之急,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进步,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科学精神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三、科学精神能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基础

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的发展上,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样重要。弘扬科学精神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有利于变革我国“重伦理,轻自然”的历史传统。我国自古就“重视伦理,轻视自然”,与西方文化中的求真精神突出相比,我国文化中的求真精神显得非常薄弱,由此导致了我国的科学理论始终不发达,既缺乏以数学逻辑为核心的理性精神,也缺乏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实证精神,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十分微弱。因此,要发展科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重视探索、求实、理性、创新、批判为主的科学精神,用科学精神来带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其次,从现实来看,科学精神是我们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最有力的武器。龚育之先生指出:“生老病死、穷达祸福,顺利和挫折,机会和风险,在这些问题面前,如果没有科学的通达的态度,就容易被神秘主义的迷信所俘虏。”[4]曾几何时,我国的各种封建迷信抬头,形形的伪科学屡禁不止,它们到处传播着愚昧和迷信,腐蚀着人们的理性精神。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用科学精神所推崇的怀疑批判及逻辑理性态度同各种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作斗争,以扫除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种种障碍。

四、科学精神有利于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良好氛围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因素,它的社会功能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精神所蕴涵的革命力量涤荡着社会中的愚昧、迷信,有助于提高社会的理性程度,营造务实高效、开拓进取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良好的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而科学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张世英先生指出:“和科学活动与审美活动都具有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精神这一共通特点相适应的是两者都给人以愉悦之感”[5]。科学家在追求真理时,因为新的发现而在内心充满了美的感受。如果说发达的物质外观强壮了和谐社会的“筋”和“骨”,那么,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则可以提升和谐社会的“气”与“神”。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市场竞争、利益调整带来的生存压力和心理负担,一些人的不公正感、不稳定感、不安全感、不确定感增加,甚至产生精神失衡和心理偏差。要改变以上状况,就需要对人们灌输科学精神,要使科学精神这种对真对美的追求辐射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安定团结的局面。

五、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合理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力支持

人是社会的主体,任何事情最终都是通过人去完成的,因此,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主体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是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培育的。强调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对主体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要在最大范围内建立起一种人类追求知识的求真、求是态度和理性觉悟,让科学精神成为我们的自觉意志,使我们能够做到碰到任何事情都本能地、自动地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而一个人如果真正具备了科学精神,则其知识、智力和能力就将得到很大提高,其道德情操、审美境界和意志品质都必然会有显著的优化与升华,这些因素都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

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利益调整上,人与人的利益调整在所有利益调整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若发生激烈冲突,必然会损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提高每一个社会主体的素质,科学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使社会达到真正的公平正义,使社会达到和谐状态。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作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需要科学精神的指导,和谐社会的发展能从科学精神中汲取到关键营养。作为科学文化核心的科学精神,不仅对科学文化系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激励功能,而且渗入到社会大众的意识深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影响[3]。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积极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务实、高效、进取的社会氛围,大力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参考文献:

[1]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2005-02-20(1).

[2] 巨乃歧.试论科学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51.

[3] 彭炳忠.论科学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0):24,27.

[4] 龚育之.科学界应有的反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1):8.

[5] 张世英.从科学到审美[J].江海学刊,2004,(4):19.

上一篇:未成年人案件审查工作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