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从改变方式开始

时间:2022-07-14 02:00:06

评价从改变方式开始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多边活动,课堂评价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关注学生课堂学习,以使学生课堂学习热情高涨,兴致勃勃,课堂气氛活跃,精彩不断,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以及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近一年实践和探索,改变方式上来评价:老师评价,学生评价,生生评价。下面谈一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不同方式的体会:

一、教师的评价重在激励和关爱学生

第斯多惠曾经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评价要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因此,我们应该在强烈的评价意识和明确的评价目的的基础上突出激励性评价。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也有人曾说过:“教育不应只是一种技巧和方法,否则它可能将丢掉教育的灵魂。教育应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生、体会成功……”因而,教师进行课堂评价的基础就是要真心诚意地对待学生、评价并激励学生。用真诚和智慧去评价,才会感动学生,才会起到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激励性评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自信心、荣誉感和自豪感。

1.平等的交流是一种激励性评价。上公开课,是师生经常遇到的事。在一次公开课课前,我是这样开场的:“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大礼堂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还真有点特殊。我们的公开课真成了在演戏。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们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老师讲课,而应该是在姚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

这样平等的沟通,打破了师生间固有的屏障,使学生不再置身于被动的、次要的、服从的位置上,而是使其以一种跃跃欲试的、充分表现自我的心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会在这种激励性的评价中找到自己思维的平台,增强自己学习的信心,形成自己头脑的兴奋。这种平等的交流,既体现了教师的民主,更表达了他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2.贴切的赏识是一种激励性评价。赏识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和个性的关键,它可以给人以价值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着渴望别人欣赏的需要。一位成功的教师应该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在倾听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真诚的赞赏。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恰当地进行肯定和赏识或许是每个教师都拥有的基本素养。但问题的关键是这种肯定和赏识是否是教师发自肺腑的由衷之言,是否是教师真诚赞美的自然流露,是否以一种贴切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如:作文评讲课上,一位同学念完自己的作文,我是这样说:“我在想,王荣标同学呀,此刻远在几百里之外的母亲一定听得见你面对全班同学向她表达着你的感情,一定能够听见的!同学们,这篇作文是我批改的最后一篇作文,我实在没料到,最后看到的一篇作文是这样地令我感动――当时,读完之后我鼻子发酸!我为你的母亲而感动,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让你的母亲失望的!王荣标同学的生活环境不是很好,但是今天你能站这里,就足以令你母亲自豪。”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学生所受到的激励不只是学习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和人格上的;也不只是王荣标一个同学,更使全班同学都沉浸在一种向上的积极的情感濡染之中。

3.真诚的宽容也是一种激励性评价。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既要引导方向,又要鼓励其保持积极的状态继续学习。所以,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不足、问题,教师要给予理解和宽容。一次,我在公开课上教《荷花》一文的过程中,让一位学生拿着自制的小鱼卡片贴到黑板荷花挂图中相应的位置。鱼儿本应在水中游,可出人意料的是学生将鱼儿贴在了荷花的上方。课堂上发出一阵哄笑,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大声嚷嚷说:“错了,错了!”学生满脸胀得通红,站在黑板前不知所措。此时老师面带笑容,欣喜地对说:“瞧!多美的荷花啊!连河里的小鱼都忍不住跳出水面来欣赏它的美丽!”学生的尴尬在教师机智而巧妙的话语中解除了,老师的评价宽容了学生所犯的错误,而且是发生在公开课上,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激励着学生保持积极的状态继续学习。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精彩不断。

激励性的言语似一滴滴露珠,能滋润学生渴望赏识的心田;如一座桥梁,可通向学生盼望启迪的心灵;更像一盏明灯,指引学生循着光明不断奋进;激励性的言语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激励性评价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鼓励学生自我、自我发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实施教学评价,需要学生的自我评价。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自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最深、体验最丰富,想说的话自然也最多。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进行自我评价是学生根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开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监控、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提升自我,鼓励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有针对性地做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从而完成自我激励与超越。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展自我评价时,将不断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例如,我教语文综合《与诗同行》一课时,让学生将搜集古诗词带到班级,以小组的形式给诗词分类,并要求列行排列。在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小组活动开展得特别顺利,观察记录很快就完成了。教师就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他想了一想,说:“我们小组,有的负责说,有的负责写,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任务。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方法特别好。”另一个组员补充道:“你看我们组的同学,现在都在欣赏我们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很高兴!可是其他小组的同学都自己顾自己,谁也不听谁的,这样根本就不好合作。”听了他们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师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并号召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三、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正是学生在精神上特别强烈需求的。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正是为他们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这也正是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开展互评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表现,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教师就是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充分开展互评。在互评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评价,同时还养成了聚精会神倾听的习惯,促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如,一次我教学同样一课,学生分别展示自己朗读的成果时,我指导学生也像他刚才那样评一评同学读书的情况。经过一番指导,学生也不再用模糊性的语言“很好”、“不太好,声音有点低”等对同学进行概括性评价了,学生的评价变得具体、贴切起来,有的学生说:“朱楠同学,你读得不错,真像和老树在说悄悄话呀!冯浩盈,你就差一点,你和老树感情不够深,声音有点哑。”……慢慢地,学生由拿着放大镜给同学找缺点逐步地向客观的评价甚至是欣赏同学方面努力了。

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频繁,学生的评价语言要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而不要过于系统。在这一点上,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而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还应该注意的是,学生评价时不是面对着老师,而是应对着被评价的同学,用第二人称“你”而不是用“他(她)”,因为学生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互动的主体,而不只是对着教师谈自己的感受。被评的学生在评价之后也要有所表示(道谢或坚持自己的看法),教师再从孩子的参与度给孩子一个评价。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评价理念。

课堂教学评价的艺术精彩纷呈,如果被有效地运用各种课堂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在评价中全面发展、享受成长,而且也将会使小学语文课堂百花齐放,绚烂夺目,充满生命的涌动!

上一篇:谈知经济时代中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下一篇:如何重建中小学教育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