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啃老族”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7-13 08:28:58

我国“啃老族”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摘要】 “啃老族”现象是当今中国一种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本文把“啃老族”区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对“啃老族”的成因进行经济学分析,在寻求对策的同时,试图把经济管理理论变关怀的工具。

【关键词】 啃老族 经济学 对策

一、问题现状

目前在学术界,对我国的“啃老族”一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相关资料,本文给出的定义是:“啃老族”是指完成学业后理应进入职业生涯自食其力的年轻人由于种种原因待业在家,依靠长辈提供经济来源和生活支持的一类群体。当代中国出现了很多成年后还依赖父母生活的“啃老族”,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就业压力大;但也有一部分不一定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在经济、心理、生活等方面都缺乏独立意识,即使自己能赚钱了也要“老啃”下去。在美国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市场中出现了很多依赖家庭生活的年轻人,但这样的“啃老”本质上是一种家庭化的临时救济。而我国的“啃老族”,大多不仅在经济生活上“啃老”,而且在文化心理上也“啃老”,父母有钱要啃,父母有权也要啃,这种啃不仅是依靠,而且也是依傍。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65%以上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啃老族”的出现,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这不仅不利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而且也逐渐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危害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行为选择的动因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我国的“啃老族”现象。从不同经济学理论、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来分,本文把“啃老族”区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1、被动型“啃老族”

被动型“啃老族”是指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或无法按预期找到工作,高不成低不就,被迫无奈待业啃老,内心仍然渴望独立的一类人。

(1)供求理论和均衡理论。造成被动型“啃老族”现象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于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加剧。一方面,是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供给过剩导致。近些年,年轻人学历普遍有所提升(见图2),但市场需求量并没有随之上升,导致了供需矛盾。根据Manpower2013年的报告来看,劳动力市场总的供给与需求量差距大。

另一方面,行业结构性调整与教育改革带来的专业与就业不匹配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形成了“结构型真空地带”。具体而言,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相应大幅提高,以后者为最(见图3)。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毕业生是其中典型的一部分群体。

(2)信息不对称。信息可分为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私有信息的存在,导致信息不对称,并且不可避免地带来逆向选择。所谓逆向选择,就是好的没选着,偏偏选中了次优的或者劣等的。在进行招聘时,工作单位作为卖方非常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而作为买方的毕业生却对卖方的信息掌握不全,因此只能按市场的平均情况为其做出评价,这样高于这个平均评价值的单位就会被推出这个市场,剩下的都是小于或等于平均值的单位;对于剩下的这些单位,求职者会在进行下一轮评价时再次按照平均情况对其进行衡量,这样又有部分高于平均值的求职单位被推出就业市场,如此循环反复,在就业市场中剩下的都是“劣等工作单位”,求职者自然不愿意选择这些单位。

(3)消费者选择。消费者选择理论讲的是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消费者进行选择的前提是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条件,如收入水平、偏好、商品的效用等。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且市场上只有两种商品,那么消费者在相同的收入水平下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交点,在这个交点上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预算约束线反映了求职者自身的条件。同样,在就业市场中效用最大化的点是求职者的预算约束线和效用曲线的交叉点。在这一点上,求职者既找到了最理想的工作,又没有委屈自己,这样显然是稳定的。

根据数据处理(见表1),大学生的预期回报随着教育成本的提高而呈现增长趋势,且二者之间相关系数达到3.20e,但是线性拟合程度不高,这说明正相关性并不是很显著。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求职者过高地估计了自身的条件,或者在自身条件明确的情况下对求职单位提出不合理的更高的要求,他们不愿降低自己的身价,因此无法就业,最后无奈地成为“啃老族”。

2、主动型“啃老族”

所谓主动型“啃老族”,不少是以混入“啃老”的“革命队伍”而骄傲的“好啃懒做”一族,不啃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品质”受影响、自己的“地位势力”也受损失。

(1)成本理论。根据此理论,当前很多大学毕业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昂的社会生存成本(房价、物价等)时,面临就业市场中工资水平低于其预期工资水平时,就可能选择自愿失业,成为“啃老族”。这种现象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较为典型。由图4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广东等大城市的收支比相对较低,生活压力较大。常常有人说,奋斗一辈子也赚不到买房子的钱。的确如此,若非是本地人,生活成本给毕业生造成的压力是尤为突出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指出,在毕业两个月之后,接受调查的应届毕业生失业率是17.6%,其中农村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失业率竟然高达30.5%,远远高于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何况,为此付出的还有远离父母亲人独立在大城市奋斗的心理成本,寻找合适的工作过程中的搜寻成本,放弃在二三线城市也许能获得幸福指数更高生活的机会成本等其他成本。

(2)理性预期理论。理性预期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穆思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后来经芝加哥大学的卢卡斯和明尼达大学的萨金特、华莱士等人发展完善。该理论认为经济主体能够对未来实现合理的预期,从而实现自身效应的最大化。但是,预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太高的预期往往带来内心的失望。根据统计年鉴显示,不同学历的女大学生占学生总数比例在逐年提高(见图5)。从某种角度看,教育程度越高的女生越可能有独立自主自强的心态,而当这一部分女大学生真正踏入社会后,感到现实与期望的差距时,她们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当她们在感慨好的职业太少时,殊不知是对自己定位过高。

(3)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率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与物理学中的惯性类似,一种行为一旦进入某一固定的路径,极有可能对该路径产生强烈的依赖。对“啃老族”而言,一方面他们从小习惯于获得不需要劳动投入的纯收入;另一方面这一群体日常往往会有自己固定的朋友圈和生活内容,需要其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经营,这方面的沉没成本比经济独立的人要高。由于路径依赖时间的延长,待业在家的年轻人更加享受安逸的生活,看到同龄人在职场上屡屡受挫和不顺心,就更加不愿意去经受这些了。

(4)价格刚性理论。市场价格存在刚性,指价格缺乏弹性,商品的价格不可能随意变动。但劳动者在初入职场之前,其实都有累积、投入人力资本的过程;进入职场后,在获得效益的同时其实还有一个再投资的过程。这样,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劳动者一方面可以回收前期投资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者工作经验的不断提升和更新也可以获得新的人力资本附加值。反过来,那些不进入职场的人,在该发挥初始人力资本的作用时没有投入使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也会逐渐丧失,而新的价值又没有增加。这样,这部分人以后一旦重新回到社会,其竞争力也将备受质疑。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重视职业发展,挑战价格刚性

越来越多的人在考虑职业生涯规划时,开始重视自己的发展前景而不仅仅是薪酬。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啃老族”的职业选择几乎是建立在家庭经济基础上的,“啃老族”往往都有一个能够支撑基本生活的家庭背景,因此更可以不那么担心薪酬与生活成本的冲突带来的压力。在主要考虑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很多人往往会愿意尝试那些充满了可能性的职业。在不纯粹依靠薪酬等传统评价的基础上作出选择的人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状态的工作。因此,啃老族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挑战价格刚性,以追求自我发展为目标。

2、重视经济独立,用好路径依赖

经济独立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经济独立使得你的个人能力得到了肯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报来计量,这是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与能力的认可,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在花销方面不再有心理压力,花费自己所得与家庭所得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且能够分享家庭商品增值。最后,依赖家庭是有年限的,父母不可能一辈子让你依靠,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学会独立甚至经营收入独立对个人的发展是最好的选择。

用好路径依赖一方面是指要摆脱对家庭的习惯依赖,另一方面其还包含经济独立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因为路径依赖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最终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最初选择的制约,最初的行为常常具有一种自我增强的正反馈机制,甚至会锁定最终结果。所以,只有改变持续累积的生活状态,走入社会和职场,才能让啃老族最终摆脱享受依赖的心理。

3、端正求职观念,调整理性预期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不是难在人数的绝对过剩,而是难在过度集中于某些地区和行业就业,进而造成这些地区和行业的人才过度集中。从专业选择就可以看出,现在多数人仍然希望从事金融等高薪资的行业,就职于北上广等大城市。对于什么是好工作?什么是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受到家庭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这些影响也有着歪曲与脱离实际的可能。这时,应尽可能地减轻负面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只有认识到自己真正期望的和可以选择的生活,“啃老族”才会愿意放弃安逸的,并不一定是自己发自内心渴求的状态,主动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马志国:“啃老族”牵动千家万户的忧思[J].中国青年研究,2008(2).

[2] 倪玉华:“啃老族”行为选择的动因与影响[J].中等职业教育,2008(4).

[3] 田恩舜、段敏芳:我国大学毕业生待就业问题的成因及政策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10(9).

[4] 林海平:浅谈核心家庭形式对儿童成长的负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0.

[5] 赵建:大学生“啃老”现象分析及教育对策[J].世纪桥,2008(4).

[6] 侯国泰:对“啃老族”的形成原因及预防的调研[J].青年调研,2008(6).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报关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横琴自贸试验区跨境人民币融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