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审美、价值

时间:2022-07-13 07:40:46

现实、审美、价值

传统议论文对于主体论述部分,一般要求切分论点,各个论点之间最好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有论者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八字三层切分法,收到不错的效果,一直到今天,不少同学还在运用这种方法。笔者在教学中,觉得这些固然合理,但显老套,有意识地摸索了一套新的做法,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有一个新思路、新境界。

一、现实――议论文的根基所在

作文一定要植根于现实,离开了现实,文章便成了空谈。文章有现实感,一是观点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不脱离现实生活,针对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发现的问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所举的事例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不是人云亦云的老材料,比如“感动中国”的人物给自己带来的心灵震撼,自己身边有意义的故事对自己心灵成长、人格生成的巨大意义。三是具有文化味,用文化的眼光来观察,用文化的标准来评判,最后指向文化的发展。文章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要对生活有指导作用。

201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行礼,为了远方的美》中有这样一段:

然而很多人是不懂得美的,甚至出于爱美之心摧残了它。不必说蝴蝶被制成标本而枯萎,鸟鸣在笼中喑哑,就是一些心怀善念的人,也会在无意中酿成悲剧。林清玄的《放生鸟》里,鸟与龟被一捕再捕,一只龟的甲壳上刻满了放生者的名字。仿佛一个悖论,爱造成的伤害触目惊心。

作者一手描绘现象,一手引用佐证,将现实中人们因为爱美之心、向善之心而反过来摧残美的事例呈现出来,随手摭拾自己生活与阅读中的实例,却从“美”的角度审出了其行为的丑恶,既抓住了“现实”,又对现实进行综括、提取,起到醒人耳目、震撼人心的效果。

写“现实”,可以举一例并进行详细的解剖,也可以用排比的方式举几个例子,来显示现象的普遍性。但要注意,在写现实时,可以写一些不足、缺陷,但是这个世界的人们依然没有丧失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前途依然有光明,只是需要我们努力去找寻。

二、审美――议论文的美感所在

传统的议论文更多的是辨析“对不对”,现在的议论文更多地倾向于辨析“好不好”。在写法上,传统议论文强调雄辩有力,现在的议论文则更强调语言的美感和所用材料的审美价值。

201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蝶失》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

缪尔曾言:走向外界,我发现,其实是走向内心。梭罗扛把斧头,在树林间自给自足地诗意栖居。他修剪门前花树,正如他刈除日常生活中的繁文缛节,如同大自然般自由呼吸与生活。而我们呢?走向支离破碎的外界,确实发现它是我们浮躁内心的外化与映照。当自然之光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

这个文段有四美:1.美在引用。所引用的话提纲挈领,点亮全段,富于文化气息和思辨味。2.美在意象。“梭罗扛把斧头”,言简意赅,画出一幅剪影,就像陶渊明扛着锄头一样。3.美在遣词造句。“修剪门前花树”同时也是在“刈除日常生活中的繁文缛节”,使梭罗的行动具有了更广大深远的象征意义。4.美在联系现实。将我们浮躁的内心与梭罗的世界进行对比,突出珍视“美”的重大意义。

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更易倾向于“成功”,受 “成功学”“心灵鸡汤”的影响很大,很多人将“成功”等同于商业财富上的成功,更显示出一种鄙俗的倾向。而将文章的立意确立在“人文”方面,更能够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因而更具有审美价值。

在提升文章的美感品质方面,还要引用古诗词,用古人的某个典型的意象,阐发其精神品质对现实的救赎和对现实人生的提升。在对立意的审美价值进行阐说的时候,可以集中笔墨描写一个对象,文字可以适当散文化;也可以写群像,用群像的冲击力提醒人们现实中的自己背离美感太远、太久,从而产生一种追慕贤者的意愿。这样的文章,不仅能够以理服人,也能够以美化人,以情动人。

三、价值――议论文的意义所在

写作议论文的价值,无非是作者想通过对论题的分析、思考、探究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类似问题的正确方法,并借以弘扬正义,抨击邪恶,消除心灵的迷雾,达到建立和谐社会的目的。

江苏高考作文《一叶知秋》里有这样一段:

细节,总是腐朽事物的报丧者、新鲜事物的召唤人。当宗法制度在第一个诸侯国被破坏时,当文字狱兴起、抓起第一个书生时,当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第一个民众时,当中国国门第一次被外国列强打开缝隙时,这些细小的迹象都预示着某种地覆天翻的变化,而有智慧的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见微知著,迎接变化,抓住机遇,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者。

作者用四个排比句,以宏阔的视野展示了巨大的社会历史变革,而这些变革往往是从“富有意味”的细节开始的,接着就呼吁中国人迎接变化,抓住机遇,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者。这就是本文段所阐释的“以小及大”的重大意义。

无疑,议论文要“解决”问题,但正如赫尔曼・黑塞所说:“无法达成的目标才是我的目标,迂回曲折的路才是我想走的路,而每次的歇息,总是带来新的向往。”这样充满对人类的思考、关怀,永不停息地向目标前行,似乎也是人类存在的价值。

对于“价值”的书写不在于喊口号,而在于建立在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价值”的意义,而这样的意义,也是议论文存在的意义。

现实、审美、价值对议论中心从三个完全不同的侧面进行审视、阐发,角度不同,带来的思考也不同,它们之间又可以互补,使得论证的中心(即主体)突出,又角度独特。当然,可以就这三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的阐发,比如对于“现实”部分,材料丰富且笔力劲健的同学可以使自己的议论文“杂文化”;对于“审美”部分,情感丰富善用词汇的同学可以使自己的议论文“散文化”;而善于思考,能够把问题引向纵深的同学,完全可以就论题的价值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使自己的议论文更像是一篇思辨哲理性的随笔。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农村代课教师生存状况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