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跃式跳高中助跑和起跳结合的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15 12:47:59

背跃式跳高中助跑和起跳结合的问题探讨

【摘 要】背跃式跳高技术在跳高项目中占主导地位,也是运动员们普遍采用的技术动作方法,本文通过对背越式跳高中助跑起跳和助跑起跳的衔接动作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助跑起跳在背越式跳高中的重要性,为更好地掌握背越式跳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背跃式跳高 助跑 起跳

跳高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男,女跳高分别在第一届和第九节现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1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方法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跳高史的革命,是利用助跑速度和弧线助跑的优越性,增加起跳效果。背越式跳高是田径教学的难点,多数运动员在背越式跳高中普遍存在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做的不到位的困扰。因此,进一步研究助跑和起跳的衔接技术动作,分析其技术特点,对提高运动员成绩和不断改进背越式跳高中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技术,不断提高背越式跳高教学质量与竞争水平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了解背越式跳高中助跑和起跳衔接的动作要领及要求,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其研究依据是对背越式跳高中助跑的路线,距离,节奏和起跳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中所出现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理论。

2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分析

2.1助跑的技术分析

助跑的目的是使运动员获得起跳时的最大可控速度,并顺利的踏上起跳点完成起跳,所以说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对提高跳高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背越式跳高助跑分为直线和弧线跑。在直线跑的过程中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稍向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动作自然放松,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而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J字形弧线跑,优点是便于加速,发挥其速度,弧线的曲率由小变大,身体内倾逐渐加大有利于克服离心力。第二,助跑的距离是决定速度发挥的因素,根据运动员的个人能力不同,一般在8~12步左右,但是若助跑距离太长,完成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受到影响。因此运动员可先采用较短的助跑,待经验增多和技术娴熟后,应该逐渐加长距离。第三,助跑的节奏的控制。助跑开始时,前几步决定助跑全程的节奏,所以要注意前面的稳定性。在助跑的前一段,运动员应该逐渐加速,节奏应该是逐渐加快,尤其在最后的几步应该保持高频率小步幅的动作技术。高速助跑应注意节奏,还要确保在起跳时起跳脚要准确的落到起跳点上。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随着速度的加快,身体应逐渐抬起,然后身体放松,向圆心方向倾斜,身体的重心要比跑直线跑时要降低一些。只是身体重心平稳,起伏不大后蹬角度略小,此时加快助跑速度主要以加快步频的形式来体现,在跑的过程中要求膝关节要抬高,高踮脚,前摆要快,身体放松,这样对于起跳时的摆动腿在用力性质上也有促进的作用。

2.2起跳技术

第一,起跳脚的着地缓冲和蹬伸。起跳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环节,其任务是迅速改变人体的运动方向,获得最大的垂直速度。在助跑的最后一步,当身体重心超过支撑点平面以后,起跳腿积极踏向起跳点。此时要依靠摆动腿的有利蹬伸,以身体内倾的姿势向前送髋和前移躯干,并使起跳腿一侧的髋超越摆动腿一侧的髋,同时保持肩轴几乎与横杆垂直的位置,形成肩轴与髋轴的扭紧状态。接着起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积极下压着地,着地时以起跳脚的外侧跟部接触地面,快速滚动至全脚掌,脚尖朝向弧线的切线方向。随着身体由内倾转向垂直,起跳腿迅速完成缓冲和蹬伸过程。蹬伸结束的时候,躯干和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展。在起跳过程中,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完成起跳,借助弧线跑,身体由内倾转为竖直的作用,提高起跳后身体重心向上,向前的效果。

第二,摆臂与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在起跳时的作用。摆臂的方法有两种,单臂摆和双臂摆动,前者有利于助跑起跳的相结合,后者有助于加大摆动的力量。在背越式跳高中,摆腿和摆臂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起跳时人体重心越高越有利于提高越过横杆的高度,摆腿和摆臂对提高身体重心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起跳时离地瞬间身体的重心高度、可减小着地缓冲的程度、加大支撑反作用力、摆动动作的突停可加大垂直速度。从而成为起跳腾空后身体绕纵轴旋转的主要动力来源。

第三,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是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当中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为了使助跑与起跳紧密的衔接起来,要求在助跑的最后两步,要为准确的起跳阶段做好充分的起跳准备,使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的踏上起跳点,并快速起跳,身体重心要平稳,节奏更快,动作更加放松。依靠摆动腿的牢固支撑,能使身体在保持内倾状态下进入起跳,防止身体过早的竖直和倒向横杆。依靠摆动腿积极主动的蹬伸,可使身体重心快速度,大幅度的前移,防止出现臀部下坐,和摆动腿支撑无力现象。为此,正确地完成摆动腿支撑阶段的动作,可使助跑和起跳紧密地衔接起来,为起跳创造良好的条件。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和探讨,在背越式跳高中最主要的环节,是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要做好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首先要体现出背越式跳高的高速的弧线助跑,快速的起跳技术特点,在准备起跳阶段要注意放脚位置的准确性,内倾充分,重心平稳的过渡到起跳。在助跑中要注意刚开始几步,加速准确以及弧线跑的内倾,弧线跑时双脚不能离开弧线,最后一步起跳脚应放在弧线的切线方向,同时使整个助跑要富有弹性,有节奏。起跳时,起跳腿缓冲合理,蹬伸迅速充分,并注意摆动腿与双臂的协调配合摆动。背越式跳高中从助跑-助跑与起跳的衔接-起跳,从助跑阶段到起跳,在助跑技术动作完全掌握的基础下,再向下一个动作延伸学习,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整个过程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是核心,所以要想有好的成绩,就必须高度重视助跑与起跳的接合。

【参考文献】

[1]田麦久,等. 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张天翔. 谈背跃式跳高的技术特点. 田径指南.

上一篇:《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过程性考试改革初见 下一篇:护理专业学生需要强化职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