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绿叶与DV红花

时间:2022-07-12 05:52:32

音乐绿叶与DV红花

在艺术的五大类中(诗歌、建筑、雕塑、音乐和绘画),音乐是最具流动性的,任何其它门类的艺术,只要与音乐结合起来都会产生美的享受。DV创作也是一样,当我们把适合情节的音乐融合到节目中时候,就会产生无量的音乐享受和艺术审美。

在DV创作中,音乐无疑是要作为绿叶陪衬红花的,因为在dv的创作中(不论情节剧还是纪录片),影像和画面始终是第位的。曾经有一段时间,在纪录片界提出了纪实节目可以不要音乐的看法,于是平,不少DV爱好者在创作纪录片的时候,宁肯完全使用现场同期声(有的声音录得很粗糙),也坚持不用音乐,结果使不少好作品在国际国内的展映和评奖中黯然失色。最典型的是一部用DV记录俄亚村寨的作品――《家园》,该作品在法国电视节参加评奖的时候,从故事情节到画面拍摄都是一流的,就是因为全片(60分钟节目)没有一点音乐而惨遭淘汰。事后瑞典有个公司购买了这个节目的播映权,仅仅加了几段音乐,就在欧洲几家电视台播出了。当我们再一次观看这部加了音乐的纪录片的时候,确实发现加上的音乐的确对节目中的环境、人物、风俗有一种淡雅的烘托,而这种淡雅韵味,恰恰是“同期声”所表达不了的。音乐的审美,在这里显得那么珍贵。音乐无疑是所有声音中最优美动听的审美。DV创作如果一味地坚守“原生态”、“同期声”而摒弃音乐,那将失去一方最具审美的艺术高地,将是非常可悲的!

在七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音乐曾经贯穿于传统纪录片(也叫专题片)发展的长河中。随着人们对“纪实就是真实”的认识,纪录片开始更注重生活本身内在的韵律――同期声,人们对音乐的运用变得少而又少了。“尽管如此,音乐在纪录片审美中的地位、分量和作用仍是不可忽视的。对于一部纪录片,运用恰当的音乐如同一个富有灵性的生命,又恰如一场知时节的好雨,她强化了纪录片的表现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DV创作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离不开审美,音乐既然可以创造美,我们为什么不加以利用呢?一部DV作品要想有它的艺术价值,光靠画面的剪辑是完不成的,DV作品的审美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调动其它元素来完成,如解说、动画、音响、音乐等等。实际上音乐是一种情绪艺术,具有强大的表现功能和一定的叙事功能(指在影像创作中),但由于音乐本身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所以音乐在表达主题上并不具有准确性,这是由音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但音乐“在情绪和感情上的概括力是十分惊人的,是任何其他艺术所不及的。音乐最能在人的意识层面上产生影响,不但可以直接表现人类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感情绪,而且直接触及人的心灵的最深处。电视纪录片中音乐的旋律作用于观众的情感神经,观众在接收画面传达的信息的同时,由音乐激发起的兴奋、悲哀、欢乐、凄婉等等心理情绪,使观众对画面的认识更深入,对创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得更深刻。”

不是所有的DV创作都需要音乐,也不是不需要音乐的节目就没有审美。但是需要音乐的DV节目一定会是审美的。因为音乐在DV节目的创作中是属于二度创作,画面中的场景、情节、人物和故事通过恰到好处的音乐烘托环境、抒感,渲染气氛等,使观众得到了“扩大”的审美和最大的享受。

音乐的审美并不是孤立的。在一部DV作品里,人物、故事、情节是最重要的,而这些都只有通过画面叙事来完成。所以画面是一部DV作品的主体,音乐只是辅佐画面的一部分,只有当画面与音乐融为一体,相互不可分割的时候,观众才能进入到一扇美妙的艺术审美大门,使观众更深地领悟到作品的真正意义。

我们不会要求所有的DV创作都加上音乐(有的DV创作不需要),但是在DV创作中的音乐运用,的确会对DV节目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它应是作者激情宣泄的闸门,是观众产生共鸣的突破口,是画面表达的叙事升华,更是电视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期待着音乐在DV创作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期待着音乐审美、艺术审美走入大众的殿堂!

上一篇:持权转播商小调查 下一篇: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特别报道之[五]:剧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