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病毒灭活与输血安全研究进展

时间:2022-07-12 02:54:08

血液中病毒灭活与输血安全研究进展

【关键词】 血液;病毒灭活;输血安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45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071-01

输血安全是广大医患关注问题之一,由于无菌采血技术的及血液病原体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 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FNHTR)以及TA- GVHD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是,由细菌和病毒污染血液制品所造成的输血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输血后感染,后果极为严重,所以输血安全与相关病毒的研究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

1 SEN病毒与输血安全

Martina[1]的研究小组1999年发现了一种新型病毒,他们认为这种病毒极有可能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并可能是8 0%的输血相关的N ANE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初步研究表明SENV为一单链环DNA病毒,无包膜。目前已发现SENV有8个不同的基因型。病毒基因组全长依不同的病毒株而异,约3.2~ 3.8 k b。P r i mi的研究表明[2] SENV的感染率在献血者中为13%,在接受过输血的人群中超过7 0%。 SENV-D和SENV-H在供血者中感染率,而在与输血相关NANE肝炎患者中感染率超过50%,这表明SENV-D和SENV-H可能与输血相关的NANE肝炎的发生有关。 SENV通过非肠道途径传播,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的输注进行传播。

2 辐照技术在输血安全中的应用

辐照血既能有效杀灭血液制品中的细菌、病毒和细胞因子,又能保留红细胞、蛋白等有效成分,不破坏蛋白成分的活性,为临床输血提供安全保障的关键。大量实验证实γ射线可干扰细菌的 DNA复制,导致细菌死亡。同时,γ射线辐照对病毒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因引γ射线辐照是灭活血液制品中细菌和病毒污染的快捷的方法之一。有研究者[3]观察了不同辐照剂量对冻干血浆中包膜和无包膜指示病毒的灭活作用。结果显示,Coy射线灭活冻干血浆中病毒的效果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增强。照射后的血浆清蛋白等成分含量略有下降,凝血因子活性减少了3 0%~4 0%。各指示病毒对γ射线敏感性不同。辐照在细胞因子灭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TA-GVHD与NHFTR等输血相关性反应或疾病的发生与输注血液制品中白细胞所分泌的某些细胞因子含量有关。在血浆和血液细胞成分的上清液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L -6和 TNF -α等。国内前期研究表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经一定剂量60Coy射线照射血液制品中白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增加。李志强等[4]的研究表明,经30 Gy 60Coy射线辐照经去白细胞过滤血血浆 I L -2、 I L - 6、I NF-γ与TNF -α含量变化不是很显著,而未经 C o y射线照射或去白细胞过滤血 (对照组 )血浆 I L - 2、I L- 6、INF -γ与 TNF-α含量明显升高。因此,他们认为经 3 0 Gy60Coy射线辐照血液制品输注具有预防TA- GVHD的作用。适当剂量γ射线能有效灭活产生上述细胞因子的细胞,同时又不损伤血细胞功能,血液也不因此获得放射性。也就是说,应用适当剂量的γ射线照射红细胞制品具有杀菌和灭活淋巴细胞的双重作用,为临床输血提供了安全保障。

3 血浆中病毒的灭活

目前,对人血浆中病毒的灭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S/D法( solve n t/detergen t )和 MB法。S /D法即血浆用有机溶剂/去污剂灭活、血浆中病毒的方法。以后研究证明,不同的SD配方灭活不同种类制品中的不同种类脂包膜病毒。我国自1995年开展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工作以来有数十个企业应用S/D法灭活血浆制品中的病毒。 MB法处理血浆的优点可避免血浆大混合有增加传播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不利影响外,另一个优点是 Aznar等,进行了凝血因子的测定表明, MB法可避免 SD法处理的缺失。此外 MB法处理工艺相对简单,且残留亚甲蓝不必去除。MB法不足之处为:一是只能灭活脂包膜病毒等,而对非脂包膜病毒无效:二是单一袋中的各种凝血因子含量不同,各种凝血因子含量和总蛋白含量非标准化,所以临床使用无准确参考剂量,不方便。

4 血细胞的灭活

血液中的血细胞病毒灭活一直处于探索之中。目前此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光化学方面。M B法用于红细胞制品灭活时对红细胞有损伤,可导致红细胞溶血率、离子通透性和免疫球蛋白结合的增加等。为了克服M B法的不足,Wagner[5]等筛选了一系列吩噻嗪类复合物后,发现1,9 -二甲基亚甲基蓝( DMMB )比美兰多了两个环形的甲基基团,从而疏水性增强更易于插入细胞膜内。可穿透病毒衣壳尤其是与鸟嘌呤结合,在光照下可激发产生单线态氧,将鸟嘌呤氧化成8-羟基鸟嘌呤,从而导致病毒基因的破坏。

参考文献

[1] Martina H. New hepatitis virus discovere d [ J ].Molecula r Medicine Today ,1 9 9 9,5 ( 1 1 ) : 4 6 2 .

[2] 黎儒青,蒋天伦,肖瑞卿,等.不同剂量γ射线对红细胞制品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 24):24 -59.

[4] 李志强,乐嘉宜,瞿益华,等.60Coy射线照射与去白细胞血血浆部分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研究 [ 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 6,26 ( 4 ):349.

[5] A znar J A, Molina R, Montero J M, Transfusion,1999,39:748.

上一篇:硝苯地平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下一篇: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48例老年腹腔镜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