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德育资源 提高德育实效

时间:2022-07-08 09:48:28

挖掘德育资源 提高德育实效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教师育德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实施德育要从常规入手、典型入手、生活入手,环境入手,充分挖掘德育资源,才能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挖掘;资源;丰富;德育;渠道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43-01

著名教育家林格教授指出:教育应该赋予心灵的是通过行为养成重构人的内心秩序,使心灵丰富、幸福,乃教育的新使命。学生在校与教师朝夕相处,毫无疑问,教师必是这新使命的担当者,教师育德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因此,教师德育工作的方法需要多样化,要通过更多的渠道立德树人,从常规入手、从典型入手、从生活入手,从环境入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1.挖掘常规资源,进行品德教育

三级台阶的设计,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避免了雨天被淹的惨剧;出口的每一个转弯的设计,减轻了空调的压力,节省了电费;地面装饰线的设计,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减少一个工作人员来提醒乘客,"三级台阶""转弯""地面装饰线",对于一条浩大的地铁工程来说,是多么微乎其微,可这让上海地铁一号线比二号线的运营成本低得多。可见,细节的重要。而教育也一样要关注细节,因为细节能够成就精彩的教育。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因而,学校德育应重视学生的日常规范养成。在实施《小学生日常规范》时,教师应关注细节,精心设计活动。如细节一:低年级的数学课堂,经常要用到小棒、小圆片等,老师应规定学具操作完后,要主动收拾好并立即归位,让学生很快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避免学具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细节二:当上课的音乐响后学生仍在教室里随意走动、说话的现象屡禁不止,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的诵读古诗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强化,绝大多数学生就会做到上课音乐一放就迅速坐到各自的座位上,自觉进行诵读练习,安静地等老师上课。这样既可充分利用时间,又可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细节三:下课铃即将响了,教师要求学生把本节课的课本、练习本等叠好整整齐齐地装进书包里,然后把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摆放在桌上,再宣布下课,既可让学生的课本保持整洁、完好无缺,又能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若能在每一个细节上花心思,下功夫,通过长期反复教育、实践,学生就能养成自觉遵守的良好行为。

2.挖掘典型资源,进行品德教育

有一个雨天,学生有的打着雨伞,有的穿着雨衣来到学校,进教室后,桌子下、桌角上、窗台上横七竖八地立着或挂着雨伞、雨衣,之后不时地有雨伞被碰倒的声音分散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而且地板上又很湿,看到这种现象后,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可正在我寻找解决的办法时,无意中发现了张×同学的举动,让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我对学生说:"谁观察到张×同学到教室后先做了什么?"一位同学说:"我看见张×同学收起雨伞,把雨水抖进垃圾桶里,叠好扣住后挂在后黑板的槽里。"我说:"那么你们有何感想呢?"只听见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挂在槽里就不容易被碰倒。""水不会滴在地上"。学生认识到了张×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纷纷仿效,很快解决了混乱的局面。利用身边的榜样作示范,简单易学。只要教师善于观察、注意发现,典型的例子随处可找,俯拾皆是。

3.挖掘生活资源,进行品德教育

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要让学生的道德之花盛开在生活的沃土之中,学生的道德生命才能生动、活泼、完美。如果德育工作远离生活,即"口头德育"、"说教德育",就丧失了德育的生活性、生动性和实践性,难以真正把学生德育落到实处。挖掘生活德育资源可从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家庭生活入手。

3.1学校生活,重视德育导向。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学生获取道德情感体验的主渠道。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校生活的道德缺失,相机引导。有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我来到任课班级,一进门就看见地上纸屑不少,我说"请同学们做好保洁工作",于是,孩子们低下头,张望自己的"地盘",有的动手捡,可有的却动起脚来了——把纸屑踢给邻桌,因而就有了一来二往,我动手把这些被当球踢的纸屑捡了起来,地板干净了,教室里也恢复了安静。我提醒孩子们看一看,想一想,看看教室里的现状,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此时此刻,我针对这一事件,对孩子们进行讲卫生,爱清洁,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教育,同时又要求学生要关心别人、关心集体,发扬助人为乐,发扬集体主义精神。通过现实生活的教育和教学中引导,让学生领悟对与错,是与非,定能提高德育效果。

3.2社区生活,重视德育体验。社区是儿童在学校以外的活动空间,与学校相比较,它是儿童生活的真实的社会情景,其德育作用不允忽视。教师可组织学生帮助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上街清扫街道、清除杂草、种树、上街卖报、政治宣传等,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去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其在良好的德育氛围体验,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3.3家庭生活,重视德育实践。家庭生活是德育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家校合作,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共同教育孩子。指导家长让孩子进行家庭实践,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得到教育,激发内在情感。如:开展争当家庭"小帮手"、"小巧手"、"小管家"等系列活动;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为妈妈洗脚"等尊敬长辈的教育活动等。通过活动过程通过体验、感悟、践行,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学会生活的品质。

4.挖掘环境资源,进行品德教育

环境陶冶是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和熏陶,在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受到影响。而且,这种陶冶具有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和无意识性,育德效果好。因此,创设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对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常听老师们说:在班会课上强调应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天学生们基本能遵守,可第二天开始就会有这样那样的小错误,很头疼。针对这一现象,可组织开展"学规范、唱童谣、养习惯"的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把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通过集谣、编谣、赏谣、唱谣等一系列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把创编的童谣配以文字和绘画做成小报,张贴在学校宣传栏或班级学习园地里,并在课间游戏活动中传唱,可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室是学生在校园中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我们可在班级中悬挂"凡人凡言"和"班风"。"凡人凡言"来源于本班学生,让学生自己在创作自己的格言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凡人凡言"可让学生展示自己,贴近学生实际。良好的校园环境可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效果。

总之,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知识增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师只有挖掘德育资源,才能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效果。

上一篇:构建创新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谈幼儿优良个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