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站建成后生态的恢复情况

时间:2022-07-08 08:51:54

探究电站建成后生态的恢复情况

1第二生态系统恢复方案的设计

河道减水后鱼类生境条件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水深,对生境条件的改善主要从增加断面水深上来考虑。河流减水后,除汛期泄洪外,河道绝大部分时间将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低流量状态。拱坝河所在河段河床断面多为单一的浅“U”型断面。研究发现在不加人工建筑物防护的情况下,水流自然冲刷形成的稳定断面形式为抛物线形,因此人工修筑的断面形式宜采用抛物线形。通过一系列先期人工措施,改变现有流量下的水力参数状况,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境条件,并投放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鱼类(以上游河道特有鱼类为主),使其生态系统重新建立和维持,从而让其在根本上改善爆缸河段的生境,将引水式电站对环境破坏的影响减小到最低。本方案在大年二级水电站爆缸河段(位于大年乡政府下游约300m处),设计了2级挡水堰,间距约1000m。栏水坝宽0.8m,高1m,长23m,采用水泥浆砌石建筑物,形成约1000m2的积水面积,挡水堰内测的水深0.5m。

2第二生态系统恢复的效果研究

首先考虑了在爆缸河段对水生生物影响最大的鱼类进行研究,不考虑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同时要考虑引入鱼的来源和新环境对鱼的生存影响,如水文、流速、水深等因素对鱼的影响。通过走访当地群众和环保部门了解到,生活栖息在拱坝河中的鱼类对生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为在研究过程中排除鱼类对生境改变而产生的干扰,因此本研究中鱼的来源不采用人工饲养的鱼类,而采用研究河段上游的鱼类进行第二生态系统恢复效果的研究,以期使第二生态系统恢复效果最大化。第二生态系统恢复效果的研究本研究在大年二级水电站的爆缸河段修建了两个工程示范点,在1号水潭和2号水潭分别投放了180条和120条大小不等的本河上游鱼种,以此通过实验,研究河流第二生态系统(鱼类)的恢复效果。从2011年7月至2011年11月,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观察,水潭中鱼类生存情况良好,鱼类在水潭中的生存状况如图7所示。由示范工程实验可以分析,通过在爆缸河段修建梯级水潭,可以为鱼类提供避难场所,使原本河床暴露甚至干枯的爆缸河段能够使鱼类存活下来,一方面使爆缸河段第二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另一方面修建梯级水潭,使爆缸河段水位上升,河道积水面积增大,提高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实验水潭中鱼的存活现状通过爆缸河段示范工程第二生态恢复效果研究,根据爆缸河段的长度并结合生态水径流量的实际情况,建议恢复第二生态系统的水潭的间距以1~2km为宜,高度根据河道走势、河床深度以及河流径流量大小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才能使河流第二生态恢复系统功能最大化。

3小结

在分析了喷水式电站鱼类遭破坏的原因基础上,通过在爆缸河段修建梯级水潭、投放爆缸河段上游鱼类的第二生态系统恢复示范工程研究证明,在爆缸河段修建梯级水潭、投放爆缸河段上游鱼类措施,能有效的恢复爆缸河段水生生物的生境。

作者:蒲玉芳吴琳玲王泰然高发奎单位: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上一篇:略说大坝的建造办法 下一篇:略说水利坡面的护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