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的战略问题

时间:2022-07-08 05:59:43

【前言】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的战略问题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中国农村农业劳动力众多,土地资源稀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2005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这是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村贫困的主要根源。农民外出务工,拓宽了农民就业的渠道,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工规模持续扩大,是近年来农民增...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的战略问题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中国农民解放生产力和推动自身发展的伟大创举,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是支撑工业化发展和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重要力量,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最有效实现形式,也是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为此,我们的城市政府应该转变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大力加强与改善对于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是城乡二元制度背景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过渡性现象。一方面,其户籍身份还是农民,在农村一般还有承包土地,其社会文化之“根”还在农村;另一方面,其在城市的职业身份是工人,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农民工身上兼有农民和市民的双重特征,但总体而言,其最终发展趋向是溶入城市,转变为真正的市民。但在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农民工的市民化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加快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促进农民工群体更好溶入城市社会生活并顺利完成市民化,是事关“三农”问题成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是当前及未来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农民工是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乡镇企业崛起之后。中国农民解放生产力和推动自身发展的又一伟大创举

中国有1.2亿“离土离乡”外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如果加上“离土不离乡”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全国已有2亿多农民进入了二、三产业,其中一半多进入了城市。几亿农民走出土地,进入工业,进入城市,并在这一壮丽的过程中完成他们自身的蜕变。如此庞大数量的农民自发有序地向工业和城市转移,又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改革发展进程和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农民工一头连着城市和发达地区,一头连着农村和落后地区,带动城乡之间劳动力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配置,创造性地把解决“三农”问题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突破的时代背景下,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这再一次说明,只要赋予中国农民自由和权利,他们从来不缺少改变自身生活及命运的激情和能力。

二、农民外出务工是当前及今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中国农村农业劳动力众多,土地资源稀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2005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这是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村贫困的主要根源。农民外出务工,拓宽了农民就业的渠道,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工规模持续扩大,是近年来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事实充分证明,“输出一个,脱贫一户;输出百个,脱贫一村”。近年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从1997年到2004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5%提高到了34%。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已经达到1375元,比上年增加200元,增长速度是17%。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变成了宝贵的人力资本财富,成为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三、农民工是现在及未来支撑中国工业化发展和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在传统体制之外开辟了一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新通道,为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满足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民工的大量进入,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使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整体的竞争力。这不仅为东部地区吸引外资和发展出口贸易创造了条件,也为其把握机遇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城市中,许多苦、脏、累、险的工作岗位都是农民工在干,他们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据调查,城市环卫工人、家政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工,有些城市离开农民工可能就会陷于瘫痪。在北京等大城市,一到春节农民工返乡,就会出现家政服务人员严重短缺的现象,城市运行功能和居民生活都受到较严重影响。可以说,目前的城市已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最有效实现形式

农民工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获得的收入,除用于必须的生活消费支出外,大部分带回了农村。农民工群体每年带回家的资金数千亿计,成为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资金来源,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国家各项财政支农资金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城市也是农民工的“大学堂”,他们在城市务工增长了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本领,转变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丰富了社会关系网络,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到提升。据专家估计,目前每100个外出农民工就有4人走上了回乡创业的道路,带回了资金、技术、市场经营观念和现代管理方式,带动了农村各行各业的繁荣和发展。在一些地区,农民工带回的资金总量超过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这批在发达地区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农民工返乡后,使落后地区获得了发展的外源力量和造血功能。

五、农民工问题及其对现实提出的挑战已成为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

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蕴含着深刻的体制变革因素,是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的巨大浪潮冲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域界限和部门界限,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机制成为现实,促进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促进了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冲开城门,大规模、大范围跨区域流动,增强了整个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对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中,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管理理念、行为方式也都悄然发生变化,并催动着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重大制度变革。

综上,面对农民工源源不断进入城市就业及农民工问题战略地位的日益凸现,我们的城市政府应该尽快抛弃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大力加强与改善对于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陈旧落后的管理理念,由过去主要面向和管理户籍人口,转变到同时面向和管理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由排斥、防范、管制农民工转变到公平地为其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使其在就业、劳动保护、工资待遇、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城市市民平等的权益。需要不断创新农民工管理体制,按照便利和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目标,建立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作补充的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新体制,在流入城市建立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协调新机制,使各部门在处理农民工事务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还需要城市政府进一步提高面向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大城市各类公用设施建设力度和各种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为各类公用设施公平向农民工开放、各种公共服务覆盖到所有常住人口提供保障。还需要构建农民工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发挥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同时,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和流转权益,使其进退有路,稳步解决农民工问题。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上一篇:立足扩大内需 加大投资力度 下一篇: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