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现状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2-07-07 03:50:09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现状调查与研究

作者简介:曹京,女,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摘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而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是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更。新课改核心的转变,由以前的灌输式转变为当今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因此,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师生互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总体效果不好、互动形式化、缺乏主动性等现象,本文针对此现状,提出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交流和提供多种互动途径等手段促使其课堂师生互动趋于完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教师;学生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要求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简单接受知识的积累过程,更是学生情感交流、精神构建和人格健全的过程,其旨在指导高中生形成关注事物、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国有句谚语叫“按着牛头喝水――勉强不得”,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使学生拥有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

一、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的概述

(一)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涵义

单向传播式学习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其教学要素包括教室、黑板、粉笔、教材等。教师将其所学知识毫无保留地集中地传播给学生,学生再将这些知识理解、记忆、吸收,形成自身的知识结构。多向互动学习是与单向传播式学习相对应教育模式,沃勒对互动进行了最早社会学探讨的。他是以制度支配和服从关系为线索,论述了师生之间的种种碰撞。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是学校正规课程的代言人,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期望,而学生成为其期望的原材料。最早论述课堂互动的著作是《教室中的互动》,德拉梅特所著。此书认为人的社会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人们对课堂互动含义的理解各不相同,综合各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课堂互动,就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以相同的教材为链接,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教与学的课堂过程。互动,是人际交往的概念,属于社会学研究领域,而课堂师生互动又属于教育学研究的范畴。从而推导出思想政治课课堂互动的涵义,即通过思想政治教师的指导,学生围绕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在与教师互动中自主探索学习,形成思想政治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操作过程和运行机制。

(二)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的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生一起面对现阶段生活的中遇到各种困惑、矛盾与冲突。课程包含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的知识的传授,还要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是有这样的学科特点,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需要互动。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首先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积极地参与自然地升华情感,主动接受各种信息。学生将接受的知识内化并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内在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三,有利于思想交锋。“对话”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平等地位,师生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思想交锋。这使“一言堂”变成“众言堂”,由教师“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性,实现了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此,笔者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笔者毕业的高中学校为实证,对在校高中生随机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有效回收率为89%,为本文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的现状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互动式已愈来愈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调查显示,互动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仍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互动总体效果不好,学生收获不甚显著

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次调查中,在问及“你认为大部分老师组织的课堂互动,总体效果”时,有30.0%和36.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和“不太好”,有高达8.4%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不好”;在问及“从互动教学中的收获”这一问题时,有40.4%和24.2%的学生选择了收获“一般”和收获“很小”,有14.6%的高中学生选择了“没有”收获。(见图1,2)

这表明,在新课改几年后的今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效果并不是很乐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种双边的活动构成教学活动,而以情感沟通为起始点,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预设目标和学生需求目标相统一,构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图1:关于“大部分老师组织的课堂互动,总体效果”问题的回答统计图2:关于“你从互动教学中的收获”问题的回答统计

(二)互动教学活动次数少、形式单一

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应答、要求与反应、评价与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眼神交流、直接接触等过程中”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中。在调查中,在问及“在政治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的频率”时,有6.7%和25.3%的学生选择“总是”和“通常”,选择“一般”或“很少”的占17.4%、46.1%,还有4.5%认为是“从不”。56.8%的学生表示“思想政治课老师通常组织的教学形式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其他形式少之又少。

从课堂师生信息传递方式角度出发,有效的教学互动有以下几种形式,他们分别:双向型、多向型和网状型。就教学效果来说,网状互动最优,多向互动次之,双向互动效果较差。在现实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的比较少,只有极少数的教师使用,并且互动形式单一。新课改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互动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学生只是作为教师教授和影响的对象存在着。

(三)课堂提问中师生互动形式化

提问是课堂常用的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诱导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教师可以恰当的调节教学进程。在问及“认为老师问题设置如何”时,选择“一般”占30.3%,“较差”占32.1%,还有“非常差”占12.9%。学生表示,“通常老师提问的是”是“概念原理内容”的有42.1%,只有14.7%的学生选择“情感态度”。

这表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然而,现有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往往华而不实,出现了师生互动形式化的现象。据调查,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多提问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提问流于形式。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分寸”,不是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就是问题过易,学生脱口而出,也觉得索然无味,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主体缺乏主动性

有部分同学认为,思想政治课堂单调、呆板、没有生机,在问及“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频率”时,有高达27.5%的学生“很少”主动参与,更有3.9%的高中生“从不”主动参与。而在问及“在课堂大部分同学与老师主动互动的情况”,只有9.6%和19.1%选择了“非常主动”和“比较主动”。(见图3,4)

上述数据表明,学生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而很多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缺乏兴趣,感到索然无味,把学习活动当成苦差事,这极大地削弱了师生互动过程的效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对学习内容不甚了解,他们只关心考点,还有少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不重要。图3:关于“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频率”问题的回答统计图4:关于“你认为课堂上,大部分同学与老师主动互动的情况”问题的回答统计

(五)师生互动主体不平等

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是由政治教师发起的,所有同学都有机会参加活动。然而在问到“你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个问题时,只有7.3%、15.7%的学生选择有“非常多”、“较多”,31.5%的学生选择只有“一般”机会,还有41.0%和4.5%的学生认为“较少”“从未”有机会回答问题。(见图5)

数据表明,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师生互动存在不平等现象。据调查,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非常多或较多的这部分学生中,优等生占大多数。在与学生交谈中,他们反映成绩好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大多进行的小组讨论也是由成绩靠前的同学任组长,并进行最后总结。学生说,只要上课不捣乱、不影响老师讲课并且考试及格,老师就不会“找麻烦”。通常情况下,学生只是简单地接受各种既定的思想政治知识,而这种被动、消极的学习,与我们旨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会严重制约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图5:关于“你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问题的回答统计

三、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的主要措施

众所周知,教学即交流。没有课堂的师生互动教学就不可能发生,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是课堂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行为过程。因此,政治教师要积极推进课堂互动。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我们要努力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呼吸,如果不能营造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①所以,为了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就要求政治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实现教学内容的教授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要在课堂上要用亲切的语言和面部表情与学生互动,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艺术,可以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氛围,改善师生关系,增强教学魅力。因此,思想政治课课堂师生互动的前提是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课堂教学离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难以进行下去的,而互动最常用、有效的方式是问答。这里提倡“对话式”问答行为,他是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并在学生观点基础上再提出新问题;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就某一问题共同探讨,学生对问答的进程和方向有较多的支配机会。教师适时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延伸到实际的生活领域,注意把知识和行为统一起来,把知识变为行为,改造的主观世界,使他们成为言行一致的人,这样做才符合教与学的要求。

(三)科学设计讨论小组

教师讨论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其中最为重要者当推小组活动。研究表明,每一个小组的特征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成员之间的互动行为和课堂互动的整体效果。随着小组规模的扩大,小组成员会愈加不满足,减少参与讨论,较少合作,所以小组一般以5-8人为宜。小组内聚力是成员继续留在小组的一种吸引力量。内聚力强的小组,成员之间随时准备互动交流,经常认真倾听、相互影响,更严格地遵守小组准则。小组组长是影响小组实现目标进程的重要角色,可由小组自选产生、教师指定或教师自己亲自担任。

(四)鼓励学生交流,教会学生如何表达

陶行知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是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某自由。”人的性格各异,所以在一个班级里,有的学生开朗乐观、自信敏捷,他们更容易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而有些学生内向沉静、不善言谈,他们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引导下才会逐渐参加到课堂互动中。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善于互动的学生的言辞和表现,更要注意性格内向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鼓励,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思想政治课互动之中。同时,有部分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交流过程中对自己的想法无法详细阐明,更不用说评论其他人的观点了,这也会影响学生互动的积极性。这是就需要政治教师经常组织辩论和演讲等活动,教会学生如何表达。(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亚平,柏艳:《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语文.2012-03-20。

注解:

①杨亚平,柏艳:《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语文.2012-03-20。

上一篇:清末民初新疆汉族聚居区庙会经济初探 下一篇:浅论尼采“权力意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