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费而艺术

时间:2022-07-06 06:13:00

为消费而艺术

摘 要: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艺术品的生产与消费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与关注。大芬油画以其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复制,成功的在当今消费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引起我们对复制性艺术在当今文化产业中的思考。

关键词:复制艺术;大芬油画;消费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054-0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已深深地嵌入到经济体系的运作之中。艺术发展到今天,已越来越趋向经济化或商品化了。本文以“大芬艺术品复制现象”为例,并通过艺术市场、艺术接受与传播的角度来分析与探讨艺术品复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一、大芬村与它的油画复制

2010年上海世博会,由570余名大芬村画师集体创作手工绘制的999幅油画,在深圳馆的外墙组成了巨幅“蒙娜丽莎”画像,向世界带去了深圳的微笑,这个微笑也让全世界知道了深圳有个大芬村。随着越来越多的画工进驻大芬村,“大芬油画”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被国内外的同行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大芬村是一个“画”的世界,一个财富的聚居地。聚集在这里的画家、画工把画画变成一种艺术产业,而他们已经成为艺术产业的批量生产者,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创造者而是复制者。这种复制性的艺术产业的高效运作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产生大量的财富。然而,我们究竟如何看待这种“复制油画”的艺术现象?接下来我们从艺术市场、艺术接受与传播的角度来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二、对大芬艺术现象的分析与探讨

(一)从艺术市场的角度来看大芬艺术现象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消费文化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层次的产物,已趋向于与社会生产、消费等多层面进行“互动”,已越来越趋向于经济化或商品化了。复制艺术品的出现是迎合了这一现象,复制艺术品的市场也是伴随着这一行为而发展壮大。

大芬油画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不是去参加专业画展,而是去参加另一类商展。例如“礼品展”、“装饰装潢展”、“工艺品展”,这是由其产品的市场定位决定的。相比于当今许多优秀的艺术家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中拍卖动辄就是百万、千万,撇开当今看现代及古代的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其拍卖的更是“天价”。那么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质优价廉”的复制艺术品似乎比天价的原作艺术品更有吸引力,当然这些复制艺术品的用途是用来“装饰”而不是“收藏”。大芬的油画复制以其独特的思路与市场对接的恰到好处,这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应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从艺术的接受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大芬艺术现象

正如本雅明在对技术复制艺术作分析时所说“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有着不同方面的侧重,一种侧重于艺术品的膜拜价值,另一种侧重于艺术品的展示价值。”艺术品的膜拜价值它的神秘、神圣的地位使大众不可接近。而随着社会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艺术品的可展性被大大加强,这就促使艺术和审美的大众化。复制技术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封闭空间,大众成为艺术的主体,成为艺术接受的主体。

大芬的复制性艺术作品正是在这一艺术大众化文化现象的普及之下发展壮大的。世界名画不再只是在宫廷、教堂、富豪家与博物馆里才能见到,惟妙惟肖的临摹复制品以大众化的价位使油画成为广大民众家庭中普遍可以拥有的装饰品。

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艺术愈来愈放下“身价”走进寻常百姓家,艺术品复制的主要功能不是创新而是传播。大芬的艺术品复制模式,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传播”的魅力而取胜。艺术传播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欣赏、接触到艺术作品,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审美通感。大芬艺术复制品的传播,使世界各地各阶层的人们能广泛接触到世界著名的艺术品,他们以其巨大的复制量将原作移入原作本身去不了的地方,扩大传播了原作的影响。这对于作品本身而言,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价值的实现,对于大众而言,则是对自身审美修养的提升。

艺术品消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行为,所以任何一个经济繁荣时期都伴随着大量的艺术品复制行为与巨大的复制艺术品市场。艺术消费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它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目的,它诉诸人的心理欲求和审美期待。所以不管是复制艺术品还是原作,人们消费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艺术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所以不管是“为艺术而艺术”还是“为消费而艺术”,艺术总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实现它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德]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12.

[2]何卫平.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8.

[3]杜大恺.中国当代艺术与资本[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9.8.

上一篇:丰茂繁复,苍劲浑厚 下一篇:吴伯萧散文文化心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