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消费艺术还是投资艺术?

时间:2022-04-16 03:36:14

2008,消费艺术还是投资艺术?

时间:2008年1月17日

地点:《艺术财经》会议室

人物:

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于天宏/艺术财经发行人

赵力/资深艺术市场分析专家

随着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术与财经这两个先前互不搭界的领域,也发生了交集。经济学的原理、规则是否也适用于艺术市场?艺术品投资与消费市场在艺术市场中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稳健的艺术市场又该如何构建?本刊力邀财经界、艺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铿锵三人行”。

艺术品消费与投资共同搭建艺术品市场

赵力:张平,据我所知,你也收藏一些艺术品,对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很有发言权。这次你到上海的画廊区,看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与你从前出入拍卖行有什么不同?

张平: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首先我对油画的认识是从消费的层次开始的。我从2001年开始介入这个行当,当时买油画就是为了装饰新房子,并没有考虑到以后要升值。随着对油画介入的加深,我感觉北京的油画市场,越来越像高端投资市场。但是我个人觉得一个市场如果仅有投资市场的话,这个市场是没有基础的。但是,这次我到上海泰康路,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我认为泰康路上有非常好的草根性的艺术画廊,它们形成了一套由咖啡、家居、中国古典雕刻、服装设计、绘画构成的艺术消费区。这里的很多油画作品的价格恰恰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可以消费得起的东西,并且也都和生活密不可分。原来我经常去莫干山、钢厂等相对高端的艺术区,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泰康路这样的小型画廊区的氛围。所以,我对这个地方的感触特别深。游客来这里的目的是找适合居住的装饰品,这里油画大概都在他们的消费能力内,价格从四千到两万不等,我认为这是油画价格的基础。

我认为,如果价格差不多是一个月或者三个月的工资,这个属于能够消费的。如果买这个东西,需要花费超过半年或者一年的收入,应该就视为投资型了。

赵力:这个时候,价格和喜好,哪个更重要?

张平:消费型的核心一定是喜欢。投资型未必是喜欢,而是专业性、有回报。消费型艺术品肯定是以我的乐趣和我可承受的范围为基础,而投资型艺术品并非能愉悦我的审美,而是它能使我有投资回报,他们的差异性很大。

尽管说中国人的理财意识有了很大发展,但我更希望看到艺术品有一个非常好的大众消费市场。只有有了这样一个坚实的基础性市场,我觉得艺术的价格梯度和艺术家的存活梯度才能凸显出来。目前,每年中国的艺术院校都会出来很多搞艺术的人,而市场上的当红艺术家还是那么几个,其余的艺术家怎么存活?消费市场能为这些人提供存活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人存活的基础,我觉得在中国艺术发展的根就没了。当前,中国艺术受海外艺术市场的影响很大,我认为缺乏国内艺术品消费市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于天宏:现在如果市场分化成收藏市场、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这种分化对未来市场会有哪些大的影响?

张平:我现在还说不清楚这个发展趋势是什么。我认为消费市场是以一个植根于中国社会市场或者中国艺术能够成熟的一个根本。但是,如果没有投资市场的拉动,消费市场的热浪也不会来的这么快。现在人们对艺术品有两种预期,从中央电视台的《鉴宝》等节目就能看出这投资和消费市场的融合性特别强。很多人都喜欢瓶瓶罐罐,除了把它们放家里摆设,也都希望它能有收藏和投资价值。在投资市场来讲,很多大的画廊、拍卖行里面的作品,画幅越来越大,根本不适合挂在家里。这种大幅作品的趋向明显都是投资,而非消费。但也有些拍卖行如北京诚轩,他们征集的作品倾向于家庭,画幅都可以被家庭装饰接受。所以在有一个消费真实需求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真正的对市场的拉动和区分。这两种的融合确实是加速唤起消费品市场的很重要的特征。如果仅仅是一个慢速演进的消费市场,还显现不出来它增长速度。目前,中国已经隐含了对艺术的一些热爱,但同时,如果有一个投资理财的牵动的话,这个市场发展的会更快。

艺术市场真正繁荣发展,不仅仅是艺术品投资,而是艺术品消费。一定是这两类市场在起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艺术品消费市场,没有这么一个草根市场,那整个艺术市场是非常脆弱的。

赵力:你的判断跟我对近两年市场的判断差不多。只有推动你刚才提到的那个草根市场的发展,才能根本上推动一个高价市场的出现。

消费型艺术品支撑起海外艺术品市场

张平:这几年我看到了贴近生活的东西,而且它的价格也是并没有去和百万价去攀比。他们还是按照画家的工作量及老百姓可接受的价格,逐步在小型画廊或者小型工作室内发展,这使我仿佛看到了欧洲那种小型画廊,专门为了老百姓购买而开设的画廊。

于天宏:你说的这个市场属于刚才你说的消费市场。这个市场的兴起与成熟,实际上是一个金字塔基座这样的概念。我认为这个市场的兴起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是,中国近二十年来,民间财富积累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基础。二是,高端艺术品市场的兴起,尤其是频传的高价,掀起了一个收藏的浪潮。

张平:我认为你说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是,它不是唤起了消费意识,而是唤起了理财意识。我觉得基本上是走的纯粹投资的路线。

赵力:我们对于国外市场有一个偏见,因为我们是通过媒体认识国外市场的。我们很多人不是通过现场、实地的观察,而是通过媒体进入到国际艺术品市场,这样,我们就只看到了拍卖。

于天宏:但它也确实唤起了一个意识。因为如此多的拍卖机构拍出高价,媒体给予光。于是,全民就有了一个意识,我买这个东西,不管是收藏,还是装饰家居,都会有期盼它升值这么一个潮流。因为,现实中已经有一个高价的标杆。我们对国外的艺术品市场并不了解,其实国外有70%的市场是你说的消费市场,可能有几百亿美金的交易额都是平均一两千美金甚至几百美金这样一个交易水平上完成的。国外艺术品市场的最大基础,就是中产阶级作为家庭的装饰、品味等一系列的消费。这个市场支撑着国外的艺术品市场。

张平:这算是一种奢侈品类消费。当中产阶级崛起后,到处都能见到画廊,但这些画廊不是卖安迪・沃霍尔的作品,而是卖各种版画、风景油画、水彩等低价位的艺术品。这个市场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市场。如果市场全是投资型的,类似798艺术区这种,老百姓是无法消费的。而现在艺术品投资市场,完全看背后谁是庄家,这也是国内市场挂钩国际市场的根本原因。这回上海之行,让我感觉上海是真正的市场,真正的中产阶级消费艺术品的地方。而北京完全是为投资者设立的市场,所有的人都在孤注一掷,要么发横财,要么一分钱也赚不着,没有一个特别合理的消费模式。

规范的艺术品投资模式正在形成

于天宏:目前,中国金融投资领域有地产、股票、期货、外汇等产品工具。这么多年,不管是投资者还是金融产品工具,都在慢慢成熟,而且也被大众接受了。艺术品投资市场现在非常火爆,并且不亚于任何金融工具的发展速度。但是,为什么现在介入艺术品投资领域的基本上没有形成特别大的圈子,更多的还是一些游资?

张平:我觉得,从两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一方面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很少人能介入到艺术品投资领域。但是现在艺术资金已经打开了,目前也有了很多的艺术基金。这几年,有很多小型的朋友圈看到这个领域发展很快,已经发展出了艺术投资领域最原始的信托模式。比如原来画廊做艺术品投资的人,已经开始认认真真的在进行小型的艺术信托。但这是非常个人化的行为。另一方面,2007年是全民理财意识大爆发的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证券报等报纸也把艺术品投资纳入到理财的范围。但它的产品不标准,信息又不对称。但这未必不是好事,它可能发展的更市场化,先有民间信用,再有规范监管的信用。因为别的投资产品如股票都有一个国家监管性的法律文本,但艺术品投资领域却使用了民间的信托信任模式。

于天宏:目前这个阶段,这种模式是不是最为现实的?

张平:现实。现在中国还没有出现直接在信托公司注册发放艺术投资基金的主体。民生银行也不完全是这样操作的。比较民间化的操作就是类似于现在的信托私募,以后会出现更为正规的私募艺术基金。

于天宏:有点像温州的民间财团?

张平:是。第一步是信托,朋友看到我买画有很多的收益。于是,当我再买画的时候,他愿意加磅,即给我一点钱合股买,这就是最民间的信托(Trust) ,即基于信任的托付。

于天宏:第一这是基于利益的驱动。第二,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这些资金只能依赖于他们信任的少数团体、个人。这种模式基本上基于民间的个人信用和团体多年的观察信用,它没有强大的金融机构支持,也没有可依赖的金融安全体系。类似温州炒房团。

张平:类似。2007年是全民理财意识的萌起年。所有人都知道股票能赚钱、基金能赚钱、炒房能赚钱、艺术品也能赚钱,于是大家都觉得钱应该从银行取出来,进入到更广泛的理财渠道,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一个概念。第二个概念是关于理财模式。最原始的理财模式属于民间个人信用的组合,股票也是这样。我股票炒的好,先是亲戚朋友跟着炒,后来圈子就越来越大,炒股票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而后,股票开始发展成由国家办的基金公司,于是大家可以买公募型基金,去年也开始有私募型基金。私募型基金并非是一个团体,而是在一个信托公司平台上专门的基金。但是这个基金有一个门槛,比如说基金的门槛是100万起。但是,现在艺术圈还没有一个团体愿意站出来,在一个私募平台上,发放艺术基金。我估计在今年会出现一两支真正的私募型基金,这种私募基金不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种民间信托模式。那种民间信托模式属于民间的信任性合同,不属于真正的有契约的私募基金。我说的真正的私募概念是指有法律保障的,而且有标准收费及信托资产安全保护的模式。

它有收费标准,比如你任何一笔基金都要收取1.5-3%的管理费,如果超越了某种业绩,还可以根据自己设定,收取业绩报的20%,这就是一个标准,并且这个钱都是放在信用公司监管。而艺术品就要放在指定的位置,虽不像买支股票可以监管那么简单,但它完全是第三方监管性,有托管性,这叫私募。公募就是类似于大型基金和民生银行的这种模式。比如,由银行出面召集一个与艺术品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艺术品消费群体的审美趣味日渐多样化

赵力:从个人的角度放大到整个中产阶级的趣味,这里面有没有总结出一些特征?比如,漂亮的标准是什么?

于天宏:我觉得这个漂亮的标准可能要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体化,一个是主流趋势。其实,不管是中国当代艺术,还是中国现代艺术,大众的审美趣味都有主流和异端两个模式。异端模式可能更多的被我们现在笼统的归为当代艺术,即所谓的庸俗化的、一般人看不懂的,或者根本不知道作品代表什么的艺术形态。另外一种叫主流的审美趣味,更代表刚才我们所说的草根文化或者中产阶级的趣味。这种差异在高端的写实和当代艺术市场上非常明显。现在有能力买作品,大概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加上八十年代初出生的人,这些人的审美趣味实际上是在上学阶段或者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他们所受的教育大多偏向苏联的写实、欧洲的文艺复兴或者十八九世纪的经典,因为当时所有的课程教育和审美教育全部以这些为基础。这些人审美上会偏爱写实艺术。但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间,也有极少数人通过一些其他资讯的摄入或者自己的学习,有了与主流审美不同的趣味,他们可能会偏爱当代艺术。

赵力:以前的这种趣味是可知识化描述的,比如有对称、色彩、颜色等这样几个标准。现在,在大众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于以前那种所谓的专业的、知识化的特征是不是自发形成的?因为现在从当代艺术的角度来说,很多还是专业人士提出观点,由上而下传播的过程。在这种阶梯化传播的过程里面肯定有一种强制性。消费能不能改变这种强制性?或者形成一种互补?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画家想画什么?可能是他想画的,也可能是他只能画那个,但是现在他还没有传达到这个程度上。

于天宏:我觉得在市场,审美趣味、消费主流群体肯定永远是多样性的。从我个人来说,可能是两大派系。一大派系是刚才提起的,我们这几代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主流的审美趣味的教育,使他在购买时会有一种直接的条件反射。

赵力:我想问张平,我是圈子里面的人。你们有没有已经形成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应用消费产生出来的特征,这种特点和圈子里面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

张平:因为我没有系统的去收集这种数据,只是按照我的个人理解,我认为是双向的。理财的坚定不移地进行理财了,这个理财的东西已经非常明确了,它跟我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就是为了挣钱,而且我也非常清楚什么样的价格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应该是一种理财产品。有些我认为是可以消费的,我当然买来觉得非常的愉悦,所以我觉得这种分化还是挺强化的。消费的,我觉得那东西未必能够真正的升值,但是我尽量去兼顾。

赵力:有时候,我在公众场合做讲座,一般听众会提出来,他不喜欢这个东西,虽然我说的天花乱坠,但他对它一点感觉也没有。当然,如果他有钱,他可能因为价格去买这个东西,但这个东西和他要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这个决定力是什么?

于天宏:这个决定力一个是你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印记,这个印记在你购买的瞬间对你的决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张平:老于说的这个是对的,其实任何人还是由他的年龄结构,分化出他的主流意识。比如方力钧这批人,从他们的出生年代,能看到伤痕文学以及无政府主义的痕迹,年龄的印记非常清晰。同样是五六十年代的人,有些人会受到其他审美的印记,如文化或者写实主义的、唯美主义倾向等。

于天宏:也许等到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到三十五岁之后,成为社会采购主流的时候,卡通、动漫或者游戏这种风格会是消费主流。

张平:现在市场上关于卡通绘画的需求已经很明显了,他们的购买人群确实也显出年轻化的趋势。

多元化的审美趣味构建多样的艺术市场

赵力:我们在深圳开批评家年会,这是个专业人士参加的年会,会上就提出了批评家失语的问题。这倒不是他们不说话,而是说话的效用问题。这里面很多人觉得市场是他们的对立面,但是大家都可以批评这个市场,或者把它看成对立面,但我们都是市场中的人。现在市场又无限扩张了,吸引了很多各阶层的人。以前,我们的评价是单一的,现在确实多元了。有些人作为多元中的一份子,他就觉得失去效用了。这是不是从专业里面引起了一种变化?你们有没有感觉这种变化形成了新的东西?

张平:新的东西确实形成了。从我一个搞经济的人来讲,艺术本来是一个让人们更加多样化的,个性化的,是平衡和抗争资本主义商品大生产制度的,但由于艺术界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商品大潮中,艺术很快变为最资本主义化的东西,艺术品也越来越趋向于股票这样标准化的产品了。所以,还不如完全把他按一个投资品把它标准化了,进行牟利,也没有问题。但是,对艺术来讲,多元化拉动和解决人个性的社会功能则大为减弱,艺术作为反大规模生产的个在减弱,当市场不缺钱时,缺少了多样性,因此有消费和投资两个市场则更显经济社会的和谐。

赵力:你说的这个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十几年前,作品价格低,不管是收藏还是投资,大家都在一个盘子里吃饭,因为价钱都差不多。现在有的涨到一千万了,有的还是一万块。

张平:那时确实这样,在这个盘子里,基本上是按工作量卖画。写实绘画因为比较累,所以价格高。但2004年开始,所有资产价格开始上升,与以前就完全不是一码事了。我记得2004年张晓刚一幅作品拍到九万人民币。现在,那作品应该到了几百万,已经超出消费的层次了。

赵力:到这个时间节点上要产生新的认识。

张平:这也是我一开始就讨论艺术品投资和消费分化的原因。

于天宏:此外,市场基础也在分化。中国中产阶级这十年来发展是迅速的。一是收入提高了。二是,住房面积和空间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

赵力:这个有点划时代了。我觉得目前是在一根线条上走。往后要在另外一个线条上横向发展了。

于天宏:现在艺术已经不是被学术、收藏、美术馆、投资人去消费的一个东西了,而成为一个大众的消费品。中国十几年前,其实是一个收藏市场,而不是投资市场。后来,在国外市场推动下,收藏也演变到投资,市场实现了第一个阶段的分化。

张平:也就五年的光景

赵力:收藏市场完全是个人或者小群体的,然而群体与群体之间是不同的,所以它还是比较多元化的。所以,中国古代艺术收藏是多样的,古代艺术品也是多元的,因为有这个需求,然后形成了不同的收藏群体和收藏类型。但是后来市场整合以后,就单向发展了。

于天宏:过去五年实际上把收藏市场和投资市场划分了,现在又等于加上了消费市场。

赵力:又回到原来那种多样的状态了。

于天宏:但是我觉得不管是收藏市场,还是消费市场,多元化的趋势是肯定的。但可能有类似两个大的主流。这个主流的形成,可能是因为消费群体的主流主体,他们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品的选择取向是由主流意识来主导。但也不排除,五十到七十年代一种趣向,而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主导消费市场后,会选择卡通、游戏、动漫这种现在看来另类的趣向。但还有一种可能,即一些人的审美趣味可能会因利益驱动或者媒介所传递来的环境压力而改变。比如,一个藏家骨子里钟爱写实绘画,他在他这个圈子里可能比较有名。但走到别的圈子,尤其是在国际上,所有人都在收藏雕塑、装置、摄影、当代艺术等等。他就无法与这些强势的收藏群体对话,他就失语了。这种失语可能会导致他屈从于一种东西,改变收藏方向。

也有一种可能,现在很多人不喜欢方力钧、张晓刚这样的当代艺术。但再过十年,由于当代艺术在媒体的曝光率及跟时尚、奢侈品的结合,慢慢建立话语权,大众也会变得屈从。因为将来可能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大家都在说当代艺术好,并且是有权势、有影响力的人在说,等你长大了以后,你也会认为,当代艺术是好的。

张平:这就算审美意识的强制性。我也有个标准,就是消费的要跟生活有关。现在,即使我觉得当代艺术好,但是上千万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普通消费群体的承受力。我觉得消费品市场的价格,就是这种情况。但随着消费市场的发展,也有了一些变化。画廊、艺术家、拍卖行也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方式。如艺术家卖画,未必上来就要和方力钧比,因为没有可比性。

于天宏:而且这种消费市场,其实对于将来的收藏和投资市场的提升也具有一个基础性的建设作用。现在一幅价格不高的作品,在二十年后可能升值,会有一个成熟的说法。等到他下一代,可能就变成了非常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欧美现在收藏和投资市场这么发达,和它一两百年消费市场的积淀是分不开的。

赵力:因为我最近也发表了一些说法,今天谈完以后我觉得更明确。我们做了去年的分析报告。分版块分析,按照规模、份额这种分类,发现增长最快的是古董,而不是中国当代艺术。书画都缩水了,由70%多降到30%多了。但是这里面古董的增加,超过了中国当代艺术。后来我们发现嘉德的一些拍卖,瓷杂等专场的人越来越多。

于天宏:这个我也注意到过,其实我问过很多所谓的超级富翁,就是拥有至少三千万美金以上的个人资产。他们这些人介入当代艺术的很少。这个跟他们的价值观和投资意识有很大关系,因为他们认为当代艺术是不可触摸的,或者是他不认同这块。骨子里对当代艺术的文化认同感觉比较低。中国有几千个超级富翁,他们介入收藏里面,大部分是古董和字画,他骨子里与它们有价值和文化认同感,而且他们上来就能买掐顶尖的东西。对他们而言,这就是降低了专业风险。

上一篇:不是批评的时代 下一篇:艺术网站,谁主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