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班幼儿分享意识之我见

时间:2022-07-06 01:38:24

培养小班幼儿分享意识之我见

摘要: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有合作行为、谦让行为和分享行为,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其分享行为发展有很大的局限,加之独生子女被几代人娇惯,刚刚进入小班的幼儿很难适应集体生活,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众多的困扰。科学指导幼儿学习分享,对幼儿的健全人格发展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班幼儿 分享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94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独生子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他们是家中的“小太阳”,霸道、自私、浮躁等缺点成了阻碍他们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孩子们常常为一个喜欢的玩具大打出手,有的甚至自虐,不会和他人相处,万事以自我为中心,分享意识非常薄弱。而现代的社会,合作和分享是一个人社会能力的必备,分享教育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必须从娃娃抓起,对小班的幼儿进行分享意识培养将对其一生有着积极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小班社会领域中强调幼儿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初步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和图书。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分享意识呢?笔者通过对小班幼儿一年的观察、总结和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老师为孩子树立分享的榜样

爱模仿是小班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他们的社会行为还处于萌芽状态。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接触最多的,而教师是系统培养幼儿的主导,老师在保教的过程中必将自己的言行举止无形地传递给幼儿,成为幼儿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小班幼儿初次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情绪化、烦躁、没有安全感,使他们很排斥老师和小朋友。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去体贴、关爱幼儿,同时教师间要像亲人一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些行为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温馨环境带来的轻松与愉悦。教师还要在幼儿生活中寻找分享的榜样,并且积极地肯定这些行为,具体细致地评价。只有这样,分享行为的种子才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田发芽。

2 让幼儿初步理解分享的意义

古龙曾说:“快乐是件奇怪的东西,绝不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减少。有时你分给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小朋友间的分享更是如此。幼儿自愿与人分享,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分享行为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获得快乐,并且使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技能。其次,分享行为还可以帮助幼儿为今后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合作共事做些心理准备。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活动展开。一袋零食、一本图书、一个玩具就可以让孩子有共同话题,消除彼此间的顾虑。所以,笔者在幼儿园的分享教学便从物质分享开始实行。笔者将每周五定为我班的分享日,组织幼儿带来玩具、食物等布置成《分享乐园》,让幼儿自由挑选,进行分享,并说说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分享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但找到了玩伴,还喜欢上了幼儿园。在幼儿有了简单的分享意识后,笔者进一步强调“分享”是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爱别人。要想使幼儿具体深入理解分享的意义,必须先对幼儿进行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所以,笔者先从引导幼儿关爱身边的亲人做起。有好吃的东西要让爸爸妈妈一起品尝,有好玩的玩具要和哥哥姐姐一起玩,电视要和爷爷奶奶轮流看等等。幼儿的这些行为得到了家长的积极肯定,孩子们的分享意识再次强化和内化。

3 在游戏中巩固分享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能使幼儿享受成功,体验挫折,尝试解决问题,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经验,从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等多种需要。美国心理学家费拉维尔的研究表明:角色扮演和分享行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受过角色扮演训练的幼儿比其他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行为。幼儿的认知因素影响到他们的分享行为,其中角色扮演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作用最为明显。在这个时期,教育他们“共同分享成功”、“共同分享快乐”的最好办法是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

在先进理论指导下,笔者根据日常观察记录和分析,设计了一些角色游戏:公共汽车上给爷爷奶奶让座、我是小小环保员、娃娃家,小超市等等;表演游戏“门铃响了”、“谁病了”。通过这些游戏让幼儿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唤起已有的情绪体验,并且学习如何分享,学习分享的简单方法。如开“玩具商店”,在游戏中,幼儿轮流扮演售货员、顾客或其他角色,进行公平买卖。这些游戏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乐趣,能满足幼儿不断交换玩法的需要,教会了幼儿分享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玩具的使用率。

4 将分享活动融入生活中的点滴

对于一个幼儿来说,怎样才能让他们把分享意识有所理解而内化成为一个能力?我们要适时地引导幼儿进行分享实践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有亲身体验。生活在城市里的幼儿衣食无忧,他们不知道贫困山区孩子的艰苦,玩具和图书是那些孩子最珍贵的礼物,而我们的孩子家中都有成堆的玩具和图书。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使孩子直观地感受到了差距,让幼小的心灵产生同情之心,再发动大家捐献玩具、图书。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为贫困山区孩子解决实际困难,而且对于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德显.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12).

[2]何婧.浅谈幼儿的分享意识[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作者简介:李小玲,甘肃省平凉市铁路幼儿园,甘肃平凉 744000

上一篇: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流程课题初探 下一篇:刍议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