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时间:2022-03-27 10:44:24

刍议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摘要: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的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笔者要说:“如果没有情感教学,一切的教学都不会成功。”

关键词:数学教学 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47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具体包括:①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提高学习效率;③促进学生智能发展;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显然,这里所提到的情感因素与新课标提出的情感目标相比,还指向了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及教师的心理状态等更多的功能。

长期以来在情感教学的领域中,语文课好像一位倍受关注的宠儿,人们在其实施方面煞费心思;而数学课则倍受冷落,成了“感情的沙漠”。即使是一些上得较好的,据说体现了新理念的课也顶多把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定位于“激趣”这一较低的层次。这里笔者想呐喊――数学课需要情感,数学课离不开情感!那么,如何把情感教学融入我们冰冷的数学课堂呢?总得说来,不外乎两个方面。

1 注意发掘教材中蕴含的静态的情感因素――即教材本身所蕴藏的情感因素

如:了解了有关圆周率的历史知识,教师满怀激情地介绍告诉学生,祖冲之比国外早数百年就已经得出圆周率的公式,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怎能不油然而生?学到小数点的时候,老师讲述前苏联联盟号飞船的悲壮故事。当学生在老师动情的讲述中知道:仅因为一个小数点的误差就让一个国家失去一个优秀的航天员,一个幸福的家庭失去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一个可爱的女孩失去她亲爱的父亲时,学生怎能不为之动容?

2 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动态的情感因素

即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协调功能和诱导功能,从而起到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具体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来说就是做到寓教与乐――这是实施情感教学的最主要的内容。

2.1 从认知需要的满足中求乐

情感教学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需要尽可能完善地匹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能够驾驭教学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书的。”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①精心选择教学内容;②巧妙组织教学内容。例:我们不说“今天一起来学习几何学的作用。”而说“为什么球架要造成三角形的?为什么铁门要造成四边形的?为什么车轮要造成圆形的?”当问题触及学生的生活领域,学生自然乐于探究。

2.2 从成功需要的满足中求乐

成功需要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希望获得机会;二是希望胜过周围人。在情感教学中,第一层涵义上的成功需要是主要利用对象。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对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渴望和要求。满足成功需要不仅会产生快乐情绪,而且会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在这方面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如在班内设“改错医院”专栏。让学生自愿报名当“大夫”,为“病人”治病,找出“病因”,这样“治愈”一个“病人”,学生就获得一次成功机会。在情感教学中还可利用第二层涵义上的成功需要,创设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如:针对某一问题,某一练习,某一操作,进行抢答比赛,会使本来枯燥、单调的教学活动沉浸于学生间的相互竞争所产生的热烈高昂的氛围中。

2.3 从创造需要的满足中求乐

比如解一道题时,除了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思考其它方法。给学生创新、创造的机会,使其享受到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带来的快乐。

2.4 从审美需要的满足中求乐

数学本身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例如:我们用所学的几何图形可以拼成许多美丽的图案。再如:在教《数列求和》时,上海特级教师王大任板书出如下公式:

1+2+3+……+N=N (N+1)/2

12+22+32+……+N=N(N+1)(2N+1)/6

13+23+33+……+N3=(1+2+3+……+N)2

当第三个公式出现时,学生竟惊呼起来“有这样的数学关系?”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应该注意教学手段上的艺术性,不断创造美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包括:语言美、板书美、教具美、教态美。

实际上情感教学的范畴应当指向更为广阔的领域,笔者在此谈一点学习的体会,旨在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情感教学。

作者简介:宋方,江苏省泗洪县青阳小学,江苏泗洪 223900

上一篇: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流程课题初探 下一篇:寻找最适合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园本教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