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学生临床学习环境与“执考”成绩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07-05 07:11:27

高职护理学生临床学习环境与“执考”成绩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描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学习环境的现状,并将其与学生护士执业考试成绩做相关分析。方法,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对526名高职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满意度较高;临床学习环境各维度均与学生执考成绩有较强的相关性,优生的临床学习环境评价普遍高于差生。结论,应进一步创建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考试成绩。

关键词:高职护理学生;临床学习环境;护士执业考试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72-02

高职护理学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在各级医院的顶岗实习,实现护理临床思维的飞跃和护理技能的提高,以使他们能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考试,胜任未来护理岗位的需要。而学生进入到医院的临床学习环境是指学生在医院实践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临床工作人员、学生、服务对象、教育机会、学习资源等,是影响学生学习经历的重要因素[1]。本次研究对我院护理专业2012届学生临床学习环境现状进行描述,并将其与学生护士执业考试成绩做相关分析,为进一步创建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护理教育的水平。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在武汉、孝感、深圳、北京等20家二甲以上医院实习的2012届高职护理学生526名。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所,学生220名,二级甲等医院18所,学生306名,学生实习时间在20周以上。

2.方法。(1)调查工具,学生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该表由中国医科大学朱闻溪编制[2]。量表共42个条目,分为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团队文化、学生参与性、任务定位、创新性、个性化6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7个条目,学生通过自我的观察和感受判断对条目的认可程度,各维度的得分为本维度所包括条目得分的累加,在7~35分之间。学习成绩:统计2012届学生护士执业考试两个科目(专业实务、实践能力)考试成绩的平均分,进行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为了界定优差生,将学生成绩转换成标准分数,计算出每位学生的平均成绩,把平均成绩高于一个标准差的看作成绩优秀者,平均成绩低于一个标准差的看作成绩较差者。(2)调查方法,调查问卷由研究人员到各教学医院进行。共发放问卷604份,回收584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526份,有效率为90%。(3)数据处理,应用SPSS for windows 13.0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进行检验和相关分析,p

二、结果

1.学生临床学习环境的评分(表1)。

2.临床学习环境与执考成绩的相关分析(表2-表3)。

三、讨论

1.学生临床学习环境的评价分析。本调查显示,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总体评价为中等水平。在学生临床学习环境评价6个维度中,“工作氛围及团队文化”得分最高,为25.93±3.84。说明积极的氛围和良好的团队精神是临床学习环境最重要的特征[3]。其次为“人际关系”,得分为25.64±3.66。这说明大多数指导教师比较尊敬信任和关心学生、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师生关系比较融洽。“个性化”得分最低,为23.16±4.36。其次为“创新性”,得分为23.54±4.12。这提示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学习环境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实习资源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有些医院没有专职带教老师、师生比例失调。部分老师随意带教,对学生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培养不够。

2.临床学习环境与执考成绩的相关分析。为了解各维度与学生执考成绩的相关性,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表2)显示临床学习环境5个维度均与学生执考成绩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任务定位”这个维度与护生执考成绩的相关系数最大(r=0.288),“护士参与性”“工作氛围与团队文化”与执考成绩也呈显著相关。临床实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在不同科室和场所的实习,学生能掌握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这同护考大纲主要考核护士在执业工作中常见的七大护理任务的要求是一致的。任务定位明确是学生临床实践的重要特征。从优差生临床学习环境的比较(表3)中可见,优生的临床学习环境评价普遍高于差生,且在“工作氛围与团队文化”、“任务定位”、“护士的参与性”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一个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能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执考成绩。

四、建议

由此可见,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进一步创建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考试成绩。

1.创新院校合作体制,使临床教学环境进一步优化。学院要创新院校合作体制,按实习计划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完善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体制,由学校和医院相关人员实行实习三级管理,保证学校实纲,实习任务制定,定期指导、检查和督促。同时要重视实习带教教师队伍的培养,注重医院临床科室工作环境的营造,使医院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心中。

2.改进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将临床实习与执考备考复习有机结合。建议教师实习前对学生进行护士执业考试教育,把执业考试有关资料发给学生,布置实习期间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充分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临床带教老师要熟悉研究护考大纲,以提高分析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使执考备考复习贯穿在整个实习过程中。

3.因人施教,彰显学生个人优势。实习带教老师应对每一位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医院通过设立开放模拟病房、手术演示、病例讨论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和学习反思的机会。同时将集中训练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老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特点,针对她们的学习基础、学习需求、性格和能力、今后的职业规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以使学习效果最优化,使每一位学生个人优势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Dunn Sandra V,Burnett Paul.The Development of a C1 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Scale.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7,22(6):1 166—1 17.

[2]朱闻溪.护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的编制与检验[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5.

[3]Dunn Sandra V,Hansford Brian.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Perceptions of Their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Journal of Advance Nursing,1997,25(6):1299—1306.

[4]Baillie L.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 nurses’learning in community placements:A phenomenological study.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3,18(7):1043-1053.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项目(课题编号:2012G14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程小萍,女,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硕士,教授。

上一篇:美国教育市场化 下一篇:原子吸收光谱仪的调试与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