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7-05 02:56:07

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134家企业截面数据作为样本,选择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例指标测度企业的创新绩效,实证分析了企业规模、研发强度、吸收能力等指标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研发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呈现显著负向影响。而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创新绩效;企业规模;研发强度;吸收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138-02

0 引言

“十二五”规划提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创新绩效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不仅为企业寻找影响自身创新能力的因素有所了解以更有效地来提高创新能力,也为政府在分析研究哪些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较大,以更好地来制定政策,使政策对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更有针对性,以提高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

从国家层面上看,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持续兴盛发展的不竭动力。有学者研究分析了国家创新绩效的一些影响因素,认为国家的研发强度、人才投入、科技产出水平等对国家创新绩效都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而从企业层面上看,对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则较多,分别从企业规模、研发强度、吸收能力、专利水平等等方面展开。本文综合考虑研究目的、数据的可获得性,借鉴cassiman[1]的研究采用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产品总销售收入的比率进行企业创新绩效的评估。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创新在现今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新不仅带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世界,同时在企业层面上创新也使得企业维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为企业的生命之源。本文在微观层面上来研究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因素,且在对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企业规模、研发强度和企业的吸收能力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立足于此,并参阅其他相关研究又引进了研发人员投入、未来技术储备、专利储备以及建立开发设计机构数,提出了如下研究假设:

H1: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H2: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H3:企业研发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H4:研发人员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H5:未来技术储备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H6:专利储备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H7:建立开发设计机构数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1.1 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理论方面,既有支持大规模企业的理论,认为大企业具有更大的经济性、更小的风险、更大的市场及更好独占的可能性。也有支持小规模企业的理论,认为小企业具有更大的弹性、更好的交流、更大专业化的可能及非正式化和战略控制。实证方面,Zhao等人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大[2],而Kam等人研究证实了大规模企业与创新之间有着积极的正向关系[3]。本文认为规模较大企业其创新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创新投入较大,故本文在此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创新绩效相对较高。

1.2 研发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研发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研发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刘德胜[4]等人研究分析得出,企业的研发支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呈倒“U”型,即在某一临界点前研发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超过这一临界点则会呈现出负向相关关系。本文认为企业研发强度对其创新绩效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故提出相应假设。

1.3 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近年来在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方面的研究,许多学者均强调了企业创新中外部知识的重要性。Cohen[5]认为吸收能力是指公司获取、消化、转化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是公司创新能力的关键,吸收能力不足将阻碍技术能力的发展本文基于此认为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故提出相应假设。

1.4 研发人员投入,未来技术储备,专利储备和建立开发设计机构数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毫无疑问,研发人员投入,未来技术储备,专利储备和建立开发设计机构数与企业的研发强度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样会影响到企业的创新绩效。鉴于现有许多学者很少考虑了这几点,本文在和实际企业的调研过程后将上述四个因素同样

考虑进去,提出相应假设。

2 数据说明与指标测度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发放方式来收集数据,问卷于2008年末以电子邮件以及纸质问卷形式发出共计500份,并于2009年5月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34份,有效回收率为26.8%。样本企业主要分布在轻工、机械、电子等行业,其中轻工类行业所占比重最大,为25.37%,机械和电子所占比重分别为23.88%和15.67%,家电所占比例为8.96%,医药行业企业比重为6.72%。

2.2 变量测度及描述性统计 本文以企业创新绩效为被解释变量,研究探讨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变量的可操作性,本文最终选取企业规模、研发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吸收能力、未来技术储备、专利储备、技术中心在海外及国内建立开发设计机构数为解释变量。各变量名称、符号及具体含义见下表1,同时下表1还给出了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3 模型检验

本文以企业创新绩效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企业规模、研发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吸收能力、未来技术储备、专利储备、技术中心在海外及国内建立开发设计机构数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ino=β0+β1*size+β2*rd+β3*rs+β4*ac+β5*fur+β6*pat+β7*coop+μi。

本文用的是134家企业的截面数据,选取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数较多,变量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在此,首先对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研发人员投入(rs)与企业规模(size)、吸收能力(ac)相关系数都比较大,可能与企业规模或吸收能力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在此,本文对原模型去掉研发人员这一变量再进行回归,得出新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t值相对原模型都有所提高了,显著性进一步增强。且新模型的AIC值(0.187031)和SC值(0.316785)相对原模型都减小了,说明变量研发人员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弱,且其增加后使其他解释变量的显著性都有所减弱,表明研发人员与模型其他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故解释变量不应该包含研发人员。

4 实证分析

第三部分对模型的经对多重共线性进行了检验,并剔除了影响多重共线性的因素。下表2是使用加权二乘法(消除横截面异方差的影响)对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

其中加权回归后R2=0.987911,把该表与未进行加权回归的结果相比较,加权后模型的拟合优度明显提高,且加权后模型中参数变量的t值明显提高,变量的显著性增强。由上表回归结果知,企业规模及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最为显著,都在1%水平上显著,但企业规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吸收能力积极促进着企业的创新绩效。同时,企业的研发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也呈较强的负向影响作用,显著水平为0.05。

4.1 企业规模 本文中企业规模是以企业职工总数取对数来衡量,由上表知,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2596,假设1不成立。说明规模越大的企业在获取较高创新绩效方面优势反而不显著,取得的成效不是很理想。这主要是由于规模越大的企业创新投入也相对较高,但其关注的范围也相对较广,可能使资源未得以充分利用好,导致创新绩效成效并不显著。

4.2 研发强度 研发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本文分析得出研发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也为负向作用,其相关系数为-0.11368,假设2也不成立。这与企业规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差不多,企业在研发投入上应保持适合度的问题。本文中得出的结论是即样本企业研发投入总体上偏高,使得大量的研发投入产生的平均投资回报相对偏低,呈现出对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作用。

4.3 吸收能力 企业的吸收能力对其创新绩效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吸收能力的相关系数较高,值为0.156645,假设3成立。对于企业来说提高科技活动人员比例可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中吸收能力的衡量指标为企业科技活动人数与企业职工总数之比。科技人员的投入可以带来企业知识存量的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工艺流程改进、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的改善,有力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以广东省134家企业作为样本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性检验,在排除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性后,最后得出结论:企业规模和研发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且吸收能力的影响较大,显著度也较高。

由结论知,且企业规模是企业短期内不可控的,且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企业若想取得较高创新绩效应加大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累积企业的知识存量,最终达到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取得较高的创新绩效。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所使用的样本数据只来自广东省的2009年的企业数据,研究结果对于省级企业的决策和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然而若把结论推广到全国范围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检验。

未来的研究应扩大样本范围,将结论推广到全国范围内,从而从更广的层面为国家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深更广的建议,也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具意义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VeugelersR, Cassiman B. Make and Buy in Innovation Strategies: Evidence from Belgian Manufacturing Firms[J]. Research Policy,1999, 28: 63-80.

[2]ZhaoH, TongX, WongPK, Zhu J. Types ofTechnology Sourcing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ingapore Manufacturing Firms[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5(16): 209-224.

[3]KamW P, KieseM, SinghA, WongF. The Pattern of Innovation in Singapore''s Manufacturing Sector[J]. Singapore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5(1): 1-34.

[4]刘德胜,张玉明.R&D支出驱动中小企业绩效有效性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0(23): 92-96.

[5]COHEN W M,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35(1):128-152.

上一篇:薄层河道砂体的地震识别与雕刻 下一篇:四川省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