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考点解析

时间:2022-07-05 09:30:36

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考点解析

【知识盘点】

在文言文中,每一个词一般都属于固定的词类,但有时也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作另一类词用,这种由这一类词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通过一定的语言环境来实现的,如果离开短语或句子孤立地看一个词,就看不出它是不是活用了。“活用”后的词义,与原来的词义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理解的重点应为后者。

在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现象是最灵活、最广泛的,它们往往可以自由地改变词性,这是文言语法的一大特点。

“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有:名词用做动词、名词用做状语、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用做名词、动词用做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下面即对这些常见的活用现象予以归纳、解析。

1.名词活用做动词。名词在一定的结构里表示动作的意义,起动词的作用,即活用为一般的动词。如:(1)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名词“刑”活用做动词“惩罚”。)(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名词“市”活用做动词“买”。)(3)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名词“器”活用做动词“器重”。)

2.名词活用做状语。在文言文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用在动词谓语的前面充当状语,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工具等。如:(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名词“丹”本义是“朱砂”,这里是“用朱砂”之意,活用做状语。)(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犬”本义是“狗”,这里译为“像狗一样”,活用做状语。)(3)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东”“西”原来是方位名词,句中意为“向东”“向西”,活用做状语。)

3.动词、形容词活用做名词。由于句子要求简练,文言文中常把动词、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即当动词、形容词用在一定的结构里而具有事物的意义时,就变成名词。如:(1)诚宜开张圣听。(动词“听”活用做名词“听闻”。)(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动词“提携”本义为“搀扶”,这里活用做名词,指“被牵着的小孩”。)(3)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形容词“坚”和“锐”在句中都做宾语,活用做名词,意思是“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贤”活用做名词,意为“有德才的人”。)

4.形容词活用做动词。文言文中只是少数形容词活用做一般动词,结构形式是“动词+宾语”,构成动宾关系。而绝大多数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两种特殊用法会在下面进行专项讲解。“动词+宾语”形式,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和“远”都是形容词,带宾语“贤臣”和“小人”,活用做动词,分别是“亲近”和“疏远”的意思。)

5.使动用法。这是“词类活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动词对于其后面的宾语含有“使他(它)怎么样”的意思。其特点是:使动用法的动词,不是表示主语的动作行为,而是表示宾语的动作行为;它不是陈述主语的,而是陈述宾语的。与一般名词、形容词活用做动词的作用不同,它可以使句子结构紧凑,增强形象感。使动用法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1)名词的使动用法。如: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名词“汗”活用做“使……流汗”。)(2)动词本身的使动用法。如: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动词“忿恚”活用做“使……恼怒”。)②中军置酒饮归客。(动词“饮”活用做“使……饮”。)(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①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苦”活用做“使……痛苦”。)②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劳”活用做“使……劳累”。)

6.意动用法。这是形容词或名词活用做动词,充当句子谓语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做什么”,含有“以……为……”“认为……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活用做“以……为乐”。)(2)名词的意动用法,如:①稍稍宾客其父。(名词“宾客”活用做“以……为宾客”。)②父利其然也。(名词“利”活用做“认为……有利”。)

7.动词活用做副词。有一些动词可活用做副词,做其后动词的状语。如:(1)始龀,跳往助之。(动词“跳”活用做副词,做后面动词“助”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式。)(2)永之人争奔走焉。(动词“争”活用做副词,做它后面动词“奔走”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状态。)

8.数词活用做动词。数词有时可活用做动词,在句中充当谓语。如:(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数词“半”活用做动词,充当谓语,意为“完成一半”。)(2)六国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数词“一”活用做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意为“统一”。)

【典例解析】

【例1】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相关问题。

[甲]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

注: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zhèn):皇帝自称。

1.给加点字注音。

叱咄( ) 翌日(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②色愈恭,礼愈至。

③濂具以实对。

④间问群臣臧否。

3.下面有词类活用情况的一句是( )

A.帝密使人侦视 B.坐客为谁?

C.卒获有所闻D.善者与臣友

4.翻译下面句子。

诚然,卿不朕欺。

5.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甲]文表现宋濂______的品质;[乙]文表现宋濂______的品质。

(2009年南充市中考语文试题)

【解析】这是一道文言文比较阅读题,两文在选材上有所关联,甲文出自课内,乙文为介绍甲文作者的一段课外史料。试题涉及了注音、实词解释、词类活用、语句翻译、内容理解等文言文常见考点。

第1题考查识字能力,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都不太常用,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答案:duō;yì。

第2题考查对实词含义的理解。要想准确解答此类题型,一是平时要有扎实的积累,二是要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答案:①担忧、忧虑;②周到、到位;③同“俱”,都、完全;④好坏优劣。

第3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词类活用现象。D句中的“友”本为名词,意为“朋友”,此处做动词,意为“交朋友”。答案:D。

第4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答题时要注意“诚”“卿”“朕”“欺”等词的含义,还要注意调整“朕欺”翻译后的语序。答案: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

第5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答题时要根据积累及相关文言知识,读懂选文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提示写出相关答案。答案:勤奋好学,尊敬老师;实事求是,荐人唯贤。

【例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相关问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媵人持汤沃灌。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腰白玉之环。

④余则袍敝衣处其间。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3.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

(2009年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文言实词的掌握程度。其中第①④题分别考查了文言实词“汤”和“敝”古今义的区别,第②题考查了文言句中的通假字,第③题考查了词类的活用。答案:①热水;②通“披”,穿;③腰挂,做动词;④破。

第2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将省略的主语补上。答案:(我)寄住在旅店里,店主每天提供两顿饭食,(我)从没享受过鲜鱼肥肉的好滋味。

第3题考查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通过对相关语句的阅读,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可知文中写“同舍生”是通过对比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

【模拟练习】

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朝服衣冠(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⑤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

⑥义不杀少而杀众( )

2.下列加点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里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鼓之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C.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安陵君其许寡人

D.未果,寻病终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何苦而不平?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⑤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⑦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参考答案】

1.①穿戴;②偏爱;③当面;④过错;⑤扩大;⑥以……为义。2.C 。3.C。4.A。5.①愁什么挖不平?(或:还愁挖不平吗?)②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③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④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⑤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⑥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⑦有人对优厚的俸禄不加以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上一篇:统计问题中考考点解析 下一篇:轻装上阵中状元心平气和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