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的“破窗现象”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7-03 08:11:33

学校管理中的“破窗现象”分析及对策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一个环境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环境比较脏乱的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车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如果将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天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

后来,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破窗理论”告诉我们:必须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对此,中国也有许多类似的论述:“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祸患常积于忽微”。

对照学校常规管理和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管理者可以从“破窗理论”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一、学校管理中的“破窗现象”及分析

现象一:教室墙壁上的脚印

一次上课时,我发现教室后面墙壁上有两只脚印,第二天上课时我特别注意了一下,发现墙壁上又多了几只脚印,第三天上课时我发现教室的后门上也有脚印了。

类似的现象很多:班级里的桌凳,今天少一个螺丝,断一条腿,明天就可能掉另一条腿,后天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桌凳;摆放在楼梯口的垃圾桶,如果有纸巾扔在外边,可能过不了多久,垃圾桶周围就会堆满果皮纸屑;声控开关坏了,如果不及时修复,很快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坏的,直至坏成一片;自行车如果有一辆车随意停放,久而久之,肯定会有第二辆,第三辆仿效,最后乱成一片……

分析:上述现象是显性的,它反映出的“破窗现象”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破窗”助长了人们以下两种心理:第一种是“颓丧心理”,东西坏了没人修,集体的东西没人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心安理得地随大流。第二种是“弃旧心理”。既然已破废,反正没人管,那就随它去吧。反之,优雅整洁的环境会给我们一种不自觉的暗示:这里不能随地吐痰,不能随手乱扔纸屑果壳……可见,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

学校管理包括人、财、物各个方面,不同学校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校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妥善解决好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修补好一扇扇“破窗”,学校的办学水平才会上一个新台阶。

现象二:“小学科”中的大问题

高中阶段,“小学科”的教学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科目在高考中处于次要地位,教师和学生普遍不够重视,如果管理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情况、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往往存在问题,小学科教师的工作情况会很快“传染”给其他教师,久而久之,整个学校的工作氛围也会松垮。学生在“小学科”上的学习习惯多为不认真听课,存在课堂上讲话、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等现象,结果其他学科的课堂纪律也会出现问题,因为任何一个科目的课堂纪律都是相关联的,一盘散则全盘皆散。长期下去,如果学生中有不完成作业、上课开小差、不记笔记、错了不改等不良现象发生而得不到纠正,则会在同学中造成不良的影响,形成“破窗效应”,班风,学风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类似的现象如“教师夜值班问题”,往往有个别老师不能到位,或迟到或早退或中途离岗,如果不去阻止的话,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出现。值班教师早退,班级纪律出现松懈,最后学生开始早退,一个班级有同学早退,教室走廊里就开始有声音,其他班级也会纪律松懈,也会有人早退。

分析:上述现象是隐性的。其背后助长的是以下两种心理:第一种是“从众心理”,律是大家的律,法是大家的法。别人能够走,我就可以走;别人能这样做,我就可以这样做。第二种是“投机心理”,“投机”是人的“劣根性”之一,尤其是看到有机可乘或者投机者占到“便宜”的时候。这些对于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学生们来说,其危害是很大的。

二、学校管理中“破窗现象”的对策

学校存在“破窗现象”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而不能得到及时修补的显性原因往往是学校管理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但深层次原因是学校管理者的素质和理念的问题。

学校无小事,养成教育应从最细微处做起。我们提倡“宽容”,但在对待学生的教育上却不能纵容他们看似不起眼的“小错误”,对他们的一个小小的苗头或趋势,都要充分重视,小题大做,这样才能教育本人,防止蔓延。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存在于每天都会发生的“日常小事”中,用教育的眼光看,这些小事恰恰是学生素质的外部反映,一些细小的外部行为表现往往反映出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学校的常规管理,通过提高常规管理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从根本上修补破窗,为此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重细节、勤观察

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重规划、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在理清思路、理清制度、理顺头绪的基础上,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放过蛛丝马迹,不留一处“死角”,在细微之处下功夫,于细微之处显精神。

2.细分析、出方法

针对问题,及时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制度、检查、教育多角度分析,找出原因,对事,对人的处理既要慎重,又要果断,必须“小事学大事议”,寻找和出台一切以有利于教师、学生、学校发展为原则的处理方案,把握处理问题尺度。比如说,学校常规检查中可采取“一日常规反馈单”这一举措,通过对少数学生、少数班级、极个别现象的限期整改,及时纠正,填补好“窗子”上的“玻璃”,防止“坏玻璃”、“坏窗子”蔓延,以达到整幢“楼房”的安全。

3.讲道理、快出手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有“破洞”不要紧,重要的是“堵洞”要及时,对待问题不能“心慈手软”,更不能听之任之,要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有时候,对小毛病进行大维修,“杀鸡用牛刀”能起到防微杜渐,震慑歪风邪气的效果。不过要主意的是在“修补”的过程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做到刚柔并济,以教育为根本出发点,讲清、讲透问题的性质、危害,让学生本人和其他人从中充分得到教育。

4.找规律、反复抓

对常规管理中常发性、周期性的东西,要研究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反复讲,经常讲。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没有科学的方法,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进行养成教育最重要的是训练方法,学校要制订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一系规章制度和训练培养目标,与此同时还要有持之以恒、数年如一的坚持精神。如学生管理中的卫生问题,教师上下班的纪律问题,往往会出现时好时坏的现象,这些方面不但要经常抓,而且必须反复抓,在经常、反复抓的过程中,逐步让师生养成习惯,形成意识,从而真正实现师生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中学)

上一篇:教师应该是思想者 下一篇:学校管理中的几个“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