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激活体育课堂的教学初探

时间:2022-07-03 11:16:29

情境教学法激活体育课堂的教学初探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身体、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把体育教学中的前后知识、技能贯通起来学习,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极佳效果。

关键词:情境 激活 体育 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89-01

1 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标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常常都会思考“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经常采用一些情境教学法。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但目前的情境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就是有些教师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如何创设一个好的情境上,而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外行看来,这样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对学生而言,却没有学到或掌握本应该学会或者是应该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失去了体育课堂教育的真正意义。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否定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情境教学法是要用的,而且还要用好。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境教学法只是为了达成课的教学效果而服务的,不应一味追求那种花俏的教学方法,而要达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

2 情境的创设要合理,不可产生模糊

所谓“情”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创设的情感氛围。“境”则是教学环境,它既包括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也包括学校的各种软件设施以及教师的技能技巧和责任心等。情境是一种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手段,运用得好,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主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但运用的不合理也会出现一些难堪的局面。因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合理,一定要遵循事物发展和运动的规律。例如:我们在练习追逐跑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游戏,叫做人、枪、虎。就曾经有学生问我,人掌握枪杆子,枪打虎,虎追人,那么人就不能追虎了吗?事实也的确如此,武松打虎不就有吗!我们只能向学生解释,这只是一种情境游戏的创设,说不定老虎在玩耍枪,因为在好多的儿童卡通片里就有发生,枪被老虎握着的。但我们在做游戏时,目的是为了练习追逐跑,使学生得到愉快练习的效果。因此,在练习中或者体育课堂上,情境的创设要合乎逻辑规律。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采用各种情境,结合课的内容加以发挥,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思维上的误解。总之,创设情境要带来体育课堂教学的方便。

3 情境的设置要有利于身心发展、符合社会需要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情境的设置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以结合当时社会的大环境和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也可以结合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特点来教学。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的教学设置要符合一定的社会需求。

4 让互动激活学生的情感,适应课改的需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从一个学习目标的维度被提出来了,备受人们的密切关注。学习情感与情境教学有着十分的紧密联系。学习情感,在过去我们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视的不够,有时在教学目标中提一提,也不去达成,体育教学走入了运动技能教学成人化、竞技化的极端。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就是单一的技术动作重复练习的过程。

体育课改呼唤以“学生为本”,讲人文,体育课的师生情感问题就必须关注。学习情感是伴随学习活动产生的,学生的情感目标的培养,不能脱离身体练习,之外,要让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去体验、去生成。学生在练习中体验的过程,就是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体育课学习,不是竞技、训练场的复制,要将知识与技能情感化、要将过程与方法情感化。要用教师的积极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情感。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身体练习的快乐,才能燃起进一步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才能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感悟到体育活动的价值。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凡是碰到体育情感教学相关内容时,我就提前预设一个场景或教案,做到心中有数,这也为自己上好体育课打好基础。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的统一体。教师课前必须有教学设计,应该预设教学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死板地按照预设方案忠实的去实施,则会排斥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限制,抹杀学生智慧的创造。但是,如果当生成的新情况和新课程资源不能和教师预设的结果一致时,教师仍按照预设方案进行教学,则实质是上了一节“教案表演课”,一点儿意义也没有。因此,要谈到体育教学情感互动问题,教师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对体育教学中课堂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应坦然处置。

情感教学不要走极端,不要形式化,要讲究客观性,要结合我们体育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例如,在篮球运动中,你战胜我,我战胜你,是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讲情感,而不去鼓励学生进行再次的搏击战胜对手;也不要进行情感教学的时候,当学生面对运动中的困难和挫折时,而不激励学生去战胜困难和挫折。因此说,只有当我们的体育教师理解了学生,把握住了学生学习情感的脉搏的时候,我们教师的情感化的教学行为,才能产生互动的效果,才能说是互动激活了学生的情感。

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多信息的交流互动式是新课程的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用互动的教学行为去适应课改教学,也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师生才能在新课程互动的体育课堂里,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从身心发展的根本上大做文章。例如,我经常和男同学一起打篮球,师生之间的互动,增进情感交流,但我也不忽视与女同学一起进行体育教学的互动,有时我就与女同学一起打羽毛球或者是乒乓球。

总而言之,我们在运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体育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及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结合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在不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创设出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又能充分调动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情境来。不管创设怎样的情境,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与健康,在愉快的心情下健康发展,实现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新的转变,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程赋予我们体育事业的根本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庆明.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 范益荣.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3,2.

上一篇:浅谈高层建筑火场供水方式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EPS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