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大有可为

时间:2022-07-02 01:26:01

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大有可为

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为实现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作出应有贡献,是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扎实做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国家能源压力。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推进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和农村的能源消费迅速增长。由于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农业和农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很低,节能潜力巨大。同时,我国农村地区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主,通过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实行秸秆气化固化,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可以满足农村生产生活能源的部分需求,有效替代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能源。在不适宜种粮的地方,利用荒山、荒坡、盐碱地等,适度发展甜高粱、木薯和甘蔗等能源作物,前景广阔。

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减轻环境压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部分农村地区既是工业“三废”消纳地,农业面源污染也比较严重,成为影响水环境特别是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目前,全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达4700万吨,利用率仅为35%左右;农药使用量140多万吨,利用率仅为30%左右;灌溉用水效率仅为45%;大量畜禽粪便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切实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将有效促进农业投入品的高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上看,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存在着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利用效率,走投入少、效益高、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做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须突出重点

做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走中国特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基本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新增能源节约和开发能力5000万吨标准煤以上;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到4000万户,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4700处;显著提高化肥、农药、用水效率和畜牧、水产健康养殖水平;逐步淘汰一批高耗能老旧农业机械、老旧渔船和装备、落后的乡镇企业工艺和设备等;建立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区。在实践中,要坚持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节能。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大力推广免耕或少耕等保护性耕作,实施各种类型的秸秆还田、节水保墒、保温防寒、生态间作等节约高效的耕作制度。大力发展节油、节电、节煤的农业机械和渔业机械技术及装备,加快更新淘汰高耗能农业机械、老旧渔船和装备。推广应用复式联合作业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质量,减少作业环节和次数,降低农业机械单位能耗。推广节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节能,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的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型住房。

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适度发展能源作物,走中国特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抓好农村沼气建设,以“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主要内容,逐步普及农村户用沼气;以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在人畜分离、实行小区集中养殖的村庄,建设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秸秆快速腐熟、秸秆气化、过腹还田和机械化还田技术,实现农业资源和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坚持“不与人争地、不与地争粮”的原则,利用大量宜农宜林荒山、荒坡、盐碱地种植甜高粱、甘蔗、木薯等非粮能源作物,发挥其对我国能源供给的补充作用。科学制定主要能源作物发展规划,建设能源作物专用良种的引进、选育基地和生产示范基地,鼓励大型能源企业引导带动农民发展能源作物生产。

积极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我国农村蕴藏有丰富的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在农村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应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采取有力的扶持政策,克服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障碍,大力发展适宜不同区域、不同资源禀赋的农村社区、企业和农户使用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向农民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

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切实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以节肥、节药、节水、节能为突破口,推广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与服务,提倡增施有机肥。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淘汰“跑、冒、滴、漏”的植保机械,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运用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的次数和数量,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开展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加强重点区域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积极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体系,切实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抓好乡镇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加强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更新淘汰小立窑水泥、粘土实心砖、小冲天炉等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引导和督促乡镇企业严格遵守资源利用标准和能源消耗标准。加大高能耗、高水耗和高污染乡镇企业的治理力度,严格限制污染环境的企业发展。引导乡镇企业聚集发展,统一建设治污、排污等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集约利用、环境污染的集中治理。

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涉及面广,基础薄弱,任务艰巨,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扎实加以推进。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业农村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不断提高落实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把节能减排摆到重要位置,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层级、各单位,强化监督、管理和服务,严格绩效考核,确保任务完成、目标实现。

制定工作规划,完善相关政策。实施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意见。把节能减排作为各地农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工作目标、任务、措施。进一步完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业各产业节能规范,建立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认证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制定和完善农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严格控制对各种农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加快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补贴、投资政策、税收优惠、价格支持、市场配额、用户补助等多种激励手段,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经济。

加大支持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加大对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特别是继续实施好农村沼气、秸秆气化、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沃土工程、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重点项目。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逐步形成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稳定的资金来源。

鼓励科研开发,推广先进技术。强化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引导和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努力攻克节能减排的关键性技术,重点在农业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打破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坚持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引导和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工作,采用各种先进、实用、环保节能的新设施、新工艺和新技术。鼓励和扶持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农村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的科普宣传,加强对农民的节能减排技术培训,把节能减排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上一篇: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地方 下一篇: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