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饭伴热背后

时间:2022-06-30 04:09:10

同吃一顿饭,某种程度上算是快速结交一个朋友的最好方法,再有名的名人,一张餐桌也可以把两人的关系拉近

普通人爱跟名人同桌吃饭这回事,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变成流行。想来是因为一顿饭的时间,足够让人和人沟通透彻。且边沟通还边吃着东西,交谈的气氛就会轻松很多。所以同吃一顿饭,某种程度上算是快速结交一个朋友的最好方法,再有名的名人,一张餐桌也可以把两人的关系拉近。

美国肯塔基州某餐馆的老板,经常因为自己的餐馆生意不佳而愁眉苦脸,于是有人给他支招:请些明星名人到餐馆用餐,不就火了。但是偏僻的小镇上,哪来的明星名人呢?老板灵机一动,便翻阅了当地的电话号码本,专请与明星名人同名同姓的本地乡亲来免费用餐。招待当日,还要在餐馆门口拉起大张欢迎条幅,于是餐馆从此夜夜爆满,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和明星名人一起吃饭的机会。就算是当场一看受了骗,不过是同名同姓的普通人罢了,下一次欢迎条幅挂起时,人们仍然会屁颠屁颠地赶来,万一真的是货真价实的明星名人来了怎么办呢,那岂不是错过了呀。

美国某社交杂志每年有榜单,评选 “最想与之共进晚餐的名人”。中国的一些媒体随即跟风,也弄过类似的东西。总结下来,美国人还都比较喜欢跟有思想的人共同进餐,在“进餐榜”上居高不下的大多是政治家、金融家、脑子灵光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堪称高智商饭伴。而中国人讲究的则是视觉享受,最受欢迎的共同进餐者大多是秀色可餐的女明星,共进晚餐的成分少了些,倒更像是多了一份可看不可吃的食物。

去年比较轰动的关于“与名人共餐”的新闻来自中国香港赤子之心基金的老总赵丹阳,他花211万美元拍下了今年在纽约Smith & Wollensky牛排餐厅与股神沃伦・巴菲进午餐的机会,并于今年6月24日兑现。Smith & Wollensky被称为是“能解决任何纠纷的牛排馆”,但菜单看上去跟一般的美国餐厅也没有什么两样。2008年与另一位夺标者午餐的时候,巴菲特吃的是三分熟牛排、土豆饼、樱桃可乐和甜点,总共不超过100美元,想来今年的内容也不会有太大改变。赵丹阳据说却是带着一大堆问题去请教的,也许都顾不得点菜。这位将巴菲特当作精神导师,宣称自己的每一步投资都是受到巴菲特启发而成功的投资专家,这一次的天价“投资”让他的精神导师也大吃一惊――“我对此感到很吃惊。”

当然,这211万美元用来买单牛排实在是过于富余了,大部分都将转入格莱德基金会的账户名下,用以救助旧金山地区的流浪儿。也有国内人士讽刺说,赵丹阳不如用这211万美元来获得和希望工程儿童共同就餐的机会,若以国内二线城市人均三菜一汤的标准来算,至少也能同时和几十万人一起吃上三天三夜的,这才叫做真正的世界纪录。

上一篇:乌镇的乌托邦 下一篇:传统董事会亟待更换PE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