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索①

时间:2022-06-30 02:59:33

高职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索①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各个行业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技术性人才。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机构,高职院校正在结合社会各行业的实际需求,不断进行着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改革。高职数学课程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做到素质教育,很多仍是偏重于理论教学,这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质量,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与应用质量。因此,不断加强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推动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数学 教学有效性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18-02

近年来,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例如,偏重于理论教学、过分注重专业课教学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欠缺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高效地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到高职数学的教学质量,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文章中首先对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高职数学的教学质量,以便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技术型人才,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数学教学课程,其在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以及专业课程理解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高等数学的教学并不理想。

1.1 教学思想发展滞后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其遵循的教学原则理应是“够用,必须”。但是,在实际的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多数的教师并没有遵循这些原则,而是参照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思想,注重数学课程的理论性和研究性,以至于不仅未能做到因材施教,还导致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1.2 缺乏合适的高数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其具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多数的高职院校配备的高数教材都表现出内容陈旧、理论知识较多以及实用性较低等特点。这些教材无法迎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体现不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在数学教材中,未能充分考虑到“实用、必须”的原则,而是过分地关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但是,却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应用联系,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道数学知识用在哪里,对自己的专业课程学习有哪些帮助,所以,对数学课程学习常常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如此,学生的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高,更不用说创新能力。之所以会使得学生对高数学习失去兴趣,不仅仅是教材的问题,还与教师未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不无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管借助了多种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其往往是将板书搬到了多媒体教案,而并没有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展示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及在专业课学习中的辅助作用。

1.3 课程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

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多样化数学知识需求。数学建模思想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高效渗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接触不到与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无法感受到知识的应用价值。近些年,对于这些问题,采取了很多的有效应对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但是,从整体的教学效果分析,并不是非常的理想。内容的更新速度,无法与日新月异的时展保持同步。具体的教学过程,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考评模式,教师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仍未得到充分体现,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并未得到高效使用,以至于消耗了大量的不必要教育资源。这些偏重于课程教学,缺乏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实现高职学生的学习发展目标。

1.4 高职数学课程课时安排严重匮乏

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很多高职数学教学课程都被大量地删减,以便于满足高职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需求。如此,本就抽象、难懂的数学课程变得更加难学,而本身高职学生的数学功底就较差,如此,其更是很难很好地对数学概念以及定理充分理解,进而慢慢地对数学课程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学习成绩也是大幅度降低。

1.5 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高数教学改革

高职数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性课程,其对于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但是,在很多高职学生以及教师的思想中,数学课程学习相对于专业课程学习没有可比性,进而导致数学课程的课时安排越来越少,甚至有些专业直接停止数学课程教学工作。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重担就几乎落到了数学教师身上,但是,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以及人力资源支持等,还需要院校领导的行政支持以及各科教师及其部门的积极配合。

1.6 现代化教学手段缺乏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凭借着丰富、动感的呈现形式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还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形成探索过程中,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尽管时常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其多数都是将其作为“板书”的电子表达模式,这样,并不能发挥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真正作用。

2 贴近专业需求,推动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2.1 贴近专业需求

(1)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高职数学课程历来都是具有抽象、复杂等特征,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遵循本科高等数学教学原则,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拟定教学方案。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数学课程的实用性,并且,灵活运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数学知识。要想真正地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就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探索,同时,将其积极地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2)教学内容安排展现“必须,够用”。

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要想培养真正的高级技工,就必须抓好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高职数学课程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能够为很多专业课程学习提供重要的知识储备,甚至为其将来的深度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同时,数学课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以及创新能力,而且,还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要将教育眼光放得更为长远,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专业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教学服务,充分展现专业课程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以便于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专业使用价值更好掌握。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数学课程教学特点,制定校本教材,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需要。

2.2 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1)明确数学教学的服务性。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基础性教学课程,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需求而设立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不同专业的数学知识需求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数学课程的工具性以及基础性。具体的数学教学目标包括:贴近专业需求、加强数学课程的应用价值以及积极满足职业发展需求。

(2)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讲解体系。

抽象、复杂已经成为了高数的代名词,这“吓到了”很多高职学生,使其对数学知识学习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教学原则,尽可能地减少数学知识的概念化教学,而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到知识的运用上。同时,为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知识体系,减少公式的推导,注重公式的活学、活用。相对于本科学生,高职学生的数学水平普遍较低,并且,学生间的学习能力差异也比较大。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差异性表示认同,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3)引导学生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电化教学、自学、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每章学习后,教师要通过测试、提问等方式来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要督促学生自觉学习,灵活学习,不要死记硬背公式,以达到高等数学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还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一般由教师讲授基础知识,给学生提供与专业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推动数学教材优化。

数学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和专业课教师互不交流的状况,经常走访各专业老师、学生所在系部,参阅相关专业教材,了解相关专业尤其是新专业新课程对高等数学知识需求,找准数学课与专业课的关联。教材的选择要打破材、纲、案的限制。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选用不同的教材,编写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案。结合高职的特点对原高等数学的计算方法等有关数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突出以应用为目的的理念,削枝强干,学以致用,依此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改革。目前提的比较多的是模块式单元化,主要可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选学模块等。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些模块按专业重新组合,开发出以专业命名的模块化教程。针对实际情况,分为机械、电子、工商、会计、信息等模块,再把各专业模块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选学模块。

(5)改进高职数学课程学习评估模式。

为了加强数学课在专业课中的作用,以便促使学生重视数学,可采用基本知识考核+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测评的方法。基本知识考核主要以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为考试内容,可由数学教师单独组题,成绩占总评的50%,而基本知识考核又可分为平时作业、期中测试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动手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成绩占总评的20%;创造能力测评则主要考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由数学老师与专业教师一同命题并批阅试卷,成绩占据总评的30%。组卷时可采取多题选做方式,阅评时―题允许多种求解,专业老师评定其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运用是否正确,数学老师则评定其方法、算法是否正确。通过这种“轻计算、重创造”的考评制度,高等数学教学一定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这也能够使学生提前适应专业课的考核模式。

3 结语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职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数学课程的重要意义。这不仅影响到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加强,更加影响到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策略,更好地推动国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连宏,田丽,邹进.《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 韦竹稳.论我院基于专业需求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3] 刘志民,杨珠.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情况[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1).

[4] 谢明华.浅谈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9).

[5] 黄瑛.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7).

[6] 程红萍.试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4).

[7] 赵江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新探[J].考试周刊,2009(17).

[8] 李斌.广播电视大学《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9] 段渊.基于高职院校开展《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5).

上一篇: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论思考 下一篇:基于UG MoldWizard的风扇叶注塑模分模方法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