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时间:2022-06-28 05:55:14

上海市松江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松江区麻疹发病率自1982年以来一直保持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松江区麻疹监测系统的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旬报表、麻疹爆况汇总表、主动监测表;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的血清学检验结果。

1.2方法

麻疹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早期血清IgM抗体,试剂由上海市CDC购得,由珠海经济特区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病例诊断分类标准按卫生部《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上海市麻疹监测方案》进行。

1.3人口资料

采用上海市松江区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松江区平均人口数和分性别、年龄别人口数。

1.4统计分析对全部病例的相关数据采用EXCEL 2000,SPSS 12.0软件

进行统计处理。

松江区2005年麻疹病例年龄、免疫史分析

2结果

2.1病例报告

2005年共报告疑似麻疹572例,年终排除78例,实发494例。其中本市人口200例,占发病总数的40.49%,外来人口294例,占发病总数的59.51%,较2004年病例数分别上升了65.67倍和13.00倍。所有病例中,实验室确诊491例,临床符合麻疹3例,分别占99.39%(491/494)和0.61%(3/494)。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主要集中在1~5月,有467例,占全年发病例数的94.53%,4月为最高峰共182例,占36.84%。

2.2.2性别与年龄分布男263例,女231例,男女性别比为1.14∶1。本市人口发病以成人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年龄段,占76.50%,

2.2.3地区分布全区各镇、街道的本市人口麻疹发病率为38.59/10万,外来人口为59.42/10万。各街道(镇)本市人口麻疹发病率分别为7.18/10万~102.62/10万,外来人口为15.67/10万~116.67/10万,全年无死亡病例。本市人口麻疹发病以城区为主,发病率为60.15/10万,其次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外来人口以城乡结合部和城区为高,农村最低(表2)。

2.2.4确诊病例的免疫史在494例麻疹病例中,

2.2.5麻疹爆发2005年共报告麻疹爆发11起,均经实验室证实。爆发病例36例,占病例总数的7.29%(36/494)。其中有免疫史3例,无免疫史14例,免疫史不详19例,涉及7个街道(镇)。爆发时间在1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这11起麻疹爆发中,除1起为发生在外来民工大型企业中的较大规模爆发外(13例),其余10起均为3例以下的家庭或单位内的麻疹爆发,3例3起,2例7起。爆发以农村为主,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集聚的乡镇。

2.3实验室检测结果

2005年报告572例麻疹疑似病例,有570例采集了血清标本,标本采集率为99.65%。检测麻疹IgM抗体626份(首份阴性者,恢复期再次采血检测),阳性率为62.78%;风疹IgM抗体阳性41例。

3讨论

上海市松江区2005年麻疹病例

本市人口与外来人口麻疹病例的年龄分布上有明显差异。本市人口发病以30岁以上成人为主,占76.50%(153/200)。5~15岁年龄段无本市人口病例发生,这与我区本市儿童免疫接种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有关。外来人口18岁以上成人病例占63.95%(188/294),8月龄~14岁儿童占27.55%(81/294),发病者中大多无明确麻疹免疫史,说明外来儿童中存在着免疫空白。

松江区2005年麻疹疫情增高的主要原因:① 外来传染源传入增多。2005年全国麻疹高发,邻近的江苏、浙江、安徽省发病率增长显著,松江为外来人口导入区,外来民工剧增,传染源随之传入。② 20岁以上成人中存在免疫空白。成人病例占62.35%(308/494),病例以散发为主,由于上世纪90年代前采用集中接种形式,当时接种技术难以保证,疫苗为液体疫苗, 效价稳定性差,疫苗接种后仍存在较多的免疫失败,并且当时接种率不高,存在免疫空白。而我区自1982年以来麻疹发病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未有大的爆发流行,人群自然感染率低,导致20岁以上成人中易感人群累积,一旦有传染源出现就很容易导致发病。③ 母传抗体下降。本市人口儿童发病主要集中在8月龄以下的婴儿,原因为现阶段出生婴儿的母亲多为接种麻疹疫苗后产生抗体,抗体的滴度低于自然感染野病毒产生的抗体,难以保证婴儿在8月龄前得到母传抗体的保护。

综上所述,建议目前应采取以下策略加速控制麻疹:① 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多部门协作和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外来儿童的免疫覆盖率;在外来年轻民工为主的大型企业,在招工体检的同时接种MV,可大大降低外来民工中麻疹的发病率。② 加强麻疹监测,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应急机制,及时处理疫情,避免疫情的扩大蔓延。同时,健全麻疹实验室网络,做好麻疹爆发的确诊工作,并通过麻疹抗体的监测预测麻疹爆发或流行。③ 加大宣传力度,在外来人口较集中的乡镇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利用电视、广播和画廊等宣传工具,传播麻疹防治知识,重点突出麻疹疫苗接种效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④落实针对性防制措施,对育龄妇女作麻疹IgG抗体测定,将抗体水平较低者列为麻疹疫苗接种对象,以期提高所生婴儿母传抗体水平。

4参考文献

[1]刘东磊,范晨阳,孙美平.北京市200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2,8(4):200~202.(收稿日期:2006-07-10)`

上一篇:淮安市淮阴区健康体检人员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 下一篇: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生狂犬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