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08—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时间:2022-04-04 12:52:18

上海市长宁区2008—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简介:江燕(1980— ),女,主管医师,学士。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长宁区麻疹发病情况分析,掌握全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上海市长宁区2008—2012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并进行麻疹发病与免疫接种关系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结果] 上海市长宁区2008—2012年麻疹发病78例,年均发病率1.94/10万。非户籍人口发病率高于户籍人口。3—6月是麻疹高发季节,发病数占前3位的职业是散居儿童、商业服务及离退休人员。发病年龄呈双峰型,出现向两极移动的现象。发病性别比为1.05∶ 1。 [结论] 上海市长宁区应以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为重点,同时建议对育龄期妇女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免疫接种

中图分类号: R 511.1 文献标志码: B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的使用和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麻疹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进入21世纪后,麻疹疫情有所回升,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为了巩固控制麻疹已经取得的成果,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进程,我们对长宁区2008—2012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和病例资料来源于上海市长宁区2008—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系统和麻疹专病监测系统资料,人口数据均来源于长宁区公安局。

1.2 诊断标准

根据麻疹诊断标准(WS 296—2008)。上海市通过酶联免疫捕获法(ELISA法)检测急性期血清麻疹IgM抗体,麻疹IgM阳性表明是急性期感染。

1.3 监测方法

收集、整理上海市长宁区2008—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系统和麻疹专病监测系统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1.4 统计方法

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麻疹发病率

上海市长宁区2008—2012年麻疹疫情以散发为主,共确诊麻疹病例78例,无死亡病例,其中户籍人口病例28例,发病率为0.91/10万,非户籍人口病例50例,发病率为5.45/10万,非户籍人口发病率高于户籍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1.94/10万(0.12/10万~5.82/10万),见表1。2008—2012年全区麻疹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非户籍人口麻疹发病率大幅快速下降,但2012年麻疹疫情有所反弹。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 全区10个街道/镇均有发病,按发病率排列前3位分别为程桥街道(23.60/10万)、新泾街道(18.06/10万)和北新泾街道(12.81/10万)。麻疹病例在人口流动性较大的街道/镇多见,占总病例数的40.96%。按地理位置,长宁区东片地区、西片地区发病率分别为7.70/10万和15.88/10万。

2.2.2 季节分布 四季均有麻疹病例,春夏季为主,3—6月发病占总发病数的82.05%,表现麻疹自然流行季节特征。

2.2.3 年龄分布 从年龄构成分析,全区60岁以下各年龄组人群均有麻疹发病。户籍人口以

2.2.4 职业分布 78例麻疹中,散居儿童21例,占总发病数的26.92%;商业服务人员9例,占11.54%;离退休人员7例,占8.97%。

2.2.5 性别分布 78例麻疹中,男性40例,占51.28%;女性38例,占48.72%,性别比为1.05∶ 1。

2.3 发病与免疫的关系

麻疹病例中主要为无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户籍人口麻疹病例中无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40.74%和44.44%,有明确免疫史者占14.81%;1~10岁无免疫史病例,主要因生病未能及时接种MV或有接种禁忌证。非户籍人口麻疹病例中无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52.94%和37.25%,有明确免疫史者占9.80%;1~10岁无免疫史病例,主要因流动性大未能及时接种MV,或家长接种MV意识不强。

3 讨论

上海市长宁区2008—2012年麻疹发病呈下降趋势,非户籍人口麻疹发病率呈快速降低的特点。至2011年本区发病率为0.12/10万,接近消除麻疹的水平。这表明近年来长宁区不断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强化免疫工作和针对性实施免疫措施,提高MV的接种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2年麻疹疫情有所反弹,这与上海市整体情况基本一致;主要因为外来人口的增加,外来的传染源进入本区,导致户籍人口中未及初免月龄儿童与成人发病率上升显著,同时非户籍人口中的适龄儿童,由于没有及时接种MV,存在着免疫空白,都有可能造成疫情发生。由于应急接种工作的及时、到位,长宁区的麻疹疫情均为散发病例,未有爆发疫情发生。全区麻疹病例以散居儿童、商业服务人员及离退休人员为主,而麻疹病例多发生于人口流动性较大的街道、镇。

长宁区麻疹疫情人群分布呈现明显的低(月)龄化和成年麻疹发病增多的“双向移位”特征,与北京、江苏等地特征一致,麻疹发病年龄出现向两极移动的现象[2-3]。目前无确切证据证明提前初免年龄可降低6~8月龄儿童发病。有文献显示[4]现在的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较低,因而婴儿得到的胎传抗体较少,一旦婴儿在初免月龄以前接触到麻疹病毒就有可能发病,这可能是8月龄内婴儿麻疹发病的重要原因。成人麻疹发病增多是众多高接种率国家所存在的共同现象[5],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不断降低,终因不能抵御病毒侵袭而患病。因此在保持高的常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同时,开展重点人群MV的强化免疫活动,在低抗体水平健康人群中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对巩固人群免疫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非户籍人口比户籍人口发病率高。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非户籍人口的进一步快速增加必将给麻疹防制工作带来新的挑战[6]。为此,在人口流动性较大的街道/镇,特别是长宁西片地区,应进一步加强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工作,针对性开展查漏补种工作,以消除免疫空白;加强麻疹监测系统的管理,提高监测的灵敏度,对报告的麻疹病例包括疑似麻疹病例应及时调查,及时对疫点进行应急接种,并且尽可能扩大接种范围。通过预防接种手段提高人群抗体水平,阻断麻疹传播,降低发病率。

消除麻疹是当前免疫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MV常规接种时代,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易感人群。在易感人群集聚的地区,一旦有传染源的引入,仍存在麻疹爆发的可能。因此,针对性地实施免疫策略和干预措施,控制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麻疹疫情发生,对巩固现有工作成果,进一步开展消除麻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1]陈庆.我国消除麻疹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08,6(8):849-850.

[2]侯文俊,李冬梅,陈丽岩,等.2007—2009年北京大兴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J].首都公共卫生,2010,4(5):208-211.

[3]徐瑛.2001—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11):705-706,719.

[4]莫红社,彭勃.8个月内婴儿麻疹108例临床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1):104-105,116.

[5]Mossong J,Muller CP.Modelling measles re-emergence as a result of waning of immunity in vaccinated populations[J].Vaccine,2003,31:200-202.

[6]吴伟.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病学及发病概况[J].右江医学,2009,38(5):612-614.

上一篇:上海市四个社区孕产妇妊娠风险预防 下一篇:义乌市流感病原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