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深化改革社会主义论文

时间:2022-06-27 06:45:03

核心价值观深化改革社会主义论文

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行为

爱国是每一位公民对祖国的真挚情愫。在岁月长河里,爱国主义薪火相传,漫长的历史锤炼使爱国主义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品格中,积淀为可贵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们所说的爱国不是转瞬即逝的热情,不只是一腔热血,更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能够落在真处、行在实处的坚定与执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缔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绵延至今,之所以能够洗刷耻辱而实现民族独立,之所以能够愈来愈接近民族复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爱国主义成为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敬业表现为人们在某种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对待劳动、工作、事业的敬畏态度和负责任的精神,包括尊重和认同自己的职业,热爱并珍惜自己的工作。“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不仅是优良的作风,也是一种正确的态度。它内在要求我们每个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对待自身的工作能始终认真、全身心投入,追求精益求精的可贵品质。诚信是一诺千金的品德。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诚信不仅是一个基本的伦理概念,更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基。诚信是无形的财富,不仅意味着较好的信誉,也意味着更高的竞争优势。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领域诚信缺失比较严重,一些人坑蒙拐骗、造假成瘾,以至于出现某种程度的信任危机。在全社会呼唤诚信价值的回归,夯实不同主体成员之间的道德操守,建构社会诚信体系迫在眉睫。友善在现代公民的社会交往中往往发挥着剂的作用。友善既是高尚的美德,也是良好的道德情操,是社会成员在相互联系和交往中应有的姿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做到待人诚恳真切是友善的前提。善心是拉近彼此距离、化解矛盾、跨越沟壑的纽带。如果大家能够彼此友善、平等和睦地相处,就能为进一步深化交往、增进认同创造良好条件。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根基

(一)凝聚共识

要想最大程度地在全体成员中发挥出将个人价值追求寓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更好地凝聚共识,就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头脑和心灵中生根发芽,形成一种合理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文化自觉,用思想的合力去引领社会思潮。经过高度凝练和概括表达而形成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种认知的集中表达,只有达成共识,才能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思想共识与社会认同是推进一切事业顺利前进的前提条件,有了思想上的统一才会有行动的一致。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的生命力就在于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精神支撑,同时重视来自不同层面的群体诉求,社会个体成员也能自觉认同和遵循,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地转化为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人们最大程度的响应,除了运用常规的宣讲宣传、传播真理的魅力之外,还应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以文化人,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道理讲清,增强人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加强宣传和教育可以使主流思想在时代的交融交锋中更加凸显精神价值,利于社会普遍接受,从而冲破思想迷雾,辨清改革性质。

(二)汇聚力量

在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的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强。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尤其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来统一思想、汇聚力量。核心价值观鲜明地体现出构成我们这个社会所追求的主导性价值准则,是理想、导向与准则的统一,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蕴含的基本精义,联结了个体、集体、整体的利益追求。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和艰苦的过程,前进的道路势必面临着未知的困难和挑战,此时还需要尽可能地汇聚各利益相关主体,激励其为实现理想接连持续地付出辛勤劳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坚实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多元的思想意识进行有效整合,能够很好地激发各族人民群众主动投身改革事业的热情,更加明确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同时对个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可以为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增进互信等架起一座桥梁,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也能起到保障作用。

(三)弘扬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改革开放事业过程中积累的新鲜经验进行的总结和升华,并以指导实践作为根本指向和最终归宿。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凝聚大家精神的旗帜。在现代社会的利益分化面前,一些人在思想上观念错位、内心纠结、信念迷失、理想动摇等,行动上变得冷漠自私、精神迷惘、失去动力等。在此情况下,我们的社会需要紧扣时代脉搏,需要走在时代浪尖上的榜样,更需要转型时期宝贵的精神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独有的理论魅力聚合了社会正能量,在改革的实践中引导人们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拼搏进取的目标、昂扬向上的斗志。历史和现实都向世人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观作支撑,一个社会的良好运转将难以维系,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就会受限制,一个民族振兴所需的向心力会因此而动摇。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结合,贯穿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使其更好地发挥引领风尚的规范作用。

三、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全面深化改革之中

(一)全面深化改革客观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引领

其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就在于多元背景之下各种不同的文化交融交锋,多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不同利益群体由于社会地位和需求存在差异,秉持不同的价值观念滋生了部分消极颓废的情绪,一些人在困惑中迷失了信仰,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这些都在客观上加剧了公众价值标准的模糊。为了避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出现急剧动荡的局面,就需要一种标准能让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接受和认同,使之统领人们的思想行为,引导人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其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引起了利益格局关系的深刻调整,从而使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是人们的自主选择性日益增强,这就需要调动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成员的力量,使不同人群在主流价值方面达成共识、形成认同,协调各方冲突。不论是改革面临的任务还是发展遇到的问题必将繁重复杂,前进的道路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行动的向导,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在遇到险阻时定能为我们指明方向。

(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内在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支撑

当前,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4]。作为思想引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优秀文化因子,与时展的要求相契合,是我们党在坚持道路自信中取得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可以看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在国家层面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它既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社会物质生活的具体制度,也需要对未来精神追求作出质的规定性。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支撑国家核心要素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纽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根本的依托。

(三)营造良好有序的改革环境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保障

在当前经济快速转轨和社会急剧转型的非常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组织形式、就业形式等都越来越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日益明显,多变性增强,独立性突出,可选择性增多,各种思潮和观念此起彼伏、空前活跃,不同行为取向同时并存,所有这些表现出来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且有愈来愈多之增长趋势,这使推进改革面临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对此,我们一方面要认准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干扰,树立全局观念和底线思维,确保改革不变质;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以此破除各种不良取向和舆论干扰,推动改革朝着良好有序的方向稳步前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改革的事业也任重道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改革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加快改革的主动性,有利于增进人们对改革认识的全面理解。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物质的富裕,更需要精神的富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显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史上打下鲜明烙印,必然可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不竭动力。

作者:邵蕊

上一篇:大学生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下一篇:影视艺术传播社会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