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扬琴起源概说

时间:2022-06-27 12:34:33

中国扬琴起源概说

关于扬琴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扬琴在发展的初期是与民间音乐紧密结合,随民间音乐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民间音乐的自发性使民间音乐的从业者并不重视对相关资料的记载和保存,加上扬琴在初期发展过程中的名称在各地很不统一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我们在对扬琴的历史进行考证和研究时,它的起源就成为各家各派历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目前对与其起源的说法主要有四种:

一 源子“筑”

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扬琴是我们国家的本土乐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筑演变而来的。筑,是出现于战国,流行于秦、汉时代的宫廷与民间的一种击弦乐器。在早期的史料中。有关筑最知名的典故出于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而歌为其送行;荆轲失败后,高渐离以他高超的技艺接近了秦始皇,暗中在筑内藏铅条“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殊高渐离。”东汉刘熙在《释名》中有记载:“筑似筝而细颈,十三弦……以竹击之,筑,秘之也。”史料的记载给我们描述了筑的特点:有琴弦使用使用竹制工敲击琴弦发音。

1993年,长沙王后渔阳墓出土的“五弦筑”,与实物比较扬琴与筑有四个共同点一、木质琴身二、琴弦;三、竹制演奏工具;四、同属击弦乐器。中国的击弦乐器并不多见,筑的这三个特点恰与扬琴完全相同,于是人们会很自然地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但当我们去考证二者的关系时,不难发现:

从筑与扬琴的形制上看,二者有很大差异。前面提到的《释名》:“筑似筝而细颈”;另外《汉书,高帝纪》应劭注:“(筑)状似瑟,而大头安弦”;《旧唐书・音乐志》“筑如筝,细颈,以竹鼓之如击琴”。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筑的形状应为长条形,细颈,有柄。黄翔鹏在《秦汉相和乐器“筑”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中说:一些古籍中的记载说明筑与筝的形制相似,不过“并不像后世的筝样,而可能是个棒状的东西,或是将圆竹对剖为两半的形状……”。扬琴的形状则为梯形,虽也有蝴蝶状的外观,但其梯形的基本形状却没有什么变化。如果说扬琴是在筑的型制中长期发展变化而成为现在的形状,那么在这两者之间也缺少这一变化过程中的环节以及表明他们相互关联的资料和证据。

从演奏的方式上看,筑是以右手持竹尺击弦发音,另一手在琴颈一端按弦;而扬琴则是双手击弦,动作一致,协调统一。仅从击弦工具同为竹制就推断“筑”是扬琴的前身显然有些证据不足。从筑的销声匿迹到扬琴在中国的崭露头角其间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断层,大约从唐代以后“筑”便逐渐失去历史的踪迹,至明末清初扬琴出现之间约有90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没有有关于筑的任何记载。我们很难想象一件“消失”了近千年的古乐器会在十七、十八世纪时突然在全国各地的曲艺、戏曲音乐中以新的面貌展示在人们面前。要想证明二者的关系需要大量史志、野史、诗词甚至图像等资料,目前此说法缺乏历史证据。

二、源子扬州

这种说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丘鹤俦的《琴学新编》“扬琴之制,俱用梧桐木,其形如扇面一般。初出于扬州,故名曰扬琴。后吾粤人乃有效而作之……’,认为扬琴起源于明清时期的扬州地区。明代中叶,在扬州地区出现了一种曲艺音乐――扬州清曲,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公元1662-1796年)达到了全盛阶段。并在镇江、上海、苏州等地颇为盛行,明末人余怀在《板桥杂记》中提到:“秦淮河……游船数百,振荡波心,清曲、南词、十番锣鼓、腾腾如沸,各奏尔能。”清曲逐渐发展成为当时扬州地区最活跃的曲种。扬琴就是清曲的伴奏乐器之一,且在各地都流传、影响较大。扬琴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也是在明中叶以后,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在时间上完全一致,加上“扬州”,“扬琴”在名称上的暗合,因而出现了源于扬州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董耻夫在《扬州竹枝词》中写道:“成群三五少年狂,抱得洋琴只一床,但借闲游巡夜乐,声声‘网调’唱我乡。”(网调,是清曲曲牌)另外,徐珂的《清稗类钞》“乾隆时,钱塘有金赤泉……尝听洋琴而作歌以纪之……。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记载中,扬琴乃“洋琴’,而不是扬州的扬,20世纪以后才改称扬琴。况且,说扬琴起源于扬州也实没有其他的证据可以说出它的产生、发展的状况,并且早在扬州出现扬琴之前,广州沿海地区以多有扬琴的史料记载,因而这种说法也只是一家之言,并未得到大家的认可。

三、源于中亚

周菁葆在《木卡姆探微》中提到:“桑图尔,也就是扬琴,过去人们认为扬琴是明代从海上通过沿海一带传人的。其实它是阿拉伯人的乐器,早就传人天山南北了,很可能是由新疆传人内地的,这个乐器维吾尔人继承了下来。”认为扬琴是由中亚波斯地区传人新疆,继而遍及各地。

新疆地区历来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新疆的扬琴称为“锵”,而“锵”是两千多年前波斯竖琴的称谓。《格罗夫音乐大辞典》有记载:“桑图尔[桑图尔(Santur),是中亚扬琴的称呼。)的原始形状可从竖琴中见到,它是被平置,用两只槌敲击,见于古巴比伦(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911年)和新亚述(公元前911年至公元前612年)时期的资料中。”另外,我国音乐家万桐书先生在《维吾尔族乐器》一书中记载:“公元17世纪中从海路传至中国广东沿海,叫洋琴、蝴蝶琴和扇面琴,后广为流传,约18世纪传到哈密。与此同时从另一路从中亚传到喀什。”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在理论上也存在着由西亚地区传人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但是,如果说在明末出现在广东沿海等地的扬琴也是由新疆开始“遍及各地”的,则显得证据不足,缺乏史料的支持。徐平心《中外扬琴的发展与比较》曾提出了:“两种不同体制的扬琴是分别从海上和陆路两条线路传人中国境内的”的说法,但要证明这一观点,尚需其他资料证实。

四、源于欧洲

明中叶以后,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扬琴由海路传人广东沿海的各地,继而随着民间戏曲、曲艺音乐的蓬勃发展遍及全国各地,这也是目前大多数的学术界人士所支持的一种说法。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扬琴的最早记录是前文提到过的《冲绳与中国艺能》中所载的:1663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札至琉球,在唱曲表演中就使用了扬琴,当时称为“瑶琴”。“该书附录小禄里之子演奏扬琴的图片,穿的是明朝服装,手持琴竹(琴键)演奏,琴面为梯形,面板上有两条琴码及雕刻图案。”从其型制上看,它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小扬琴非常相似。《昭代丛书》中记载了清初学者朱象贤所撰《闻见偶录》,其中有《击琴》一文,“数十年来,始见洋琴,形制半于琴而略阔,锐其上而宽其下,以铜丝为弦,急张于上,用缒击之。m形如筋,其音有似筝、筑。来自海外,今中国亦有造者。”另外,徐珂的《清稗类钞》中也有相似的记载:“乾隆时,钱塘有金赤泉……尝听洋琴而作歌以记之……此琴来自大海洋,制度一变殊非常……抡来可击不可弹,双捶巧刻青琅开,琴师举手指未落,满座肃听心生欢。”

这两段相似的记载可以提供给我们有关“洋琴”的四个信息:一是击弦发音;二是音色接近弹拨乐器;三是其形状为梯形;四是我国可以自行制造。这都与现代的扬琴完全吻合。尤其“来自海外”、“来自大海洋’等描述表明了扬琴由国外传人的历史渊源,清代以后无论是史料还是文学作品都有了更多的记载,这件乐器已经逐渐成为一件流传比较广泛的民间常见的乐器了。

最初史料中“洋琴”的称谓给了我们很多的暗示,当时的海外来人被称为“洋人”;海外的商品称为“洋货”…叫顷理成章,这件“新鲜’的乐器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洋琴’了,加上其形制,演奏方式及音位排列等各方面都与欧洲当时的德西马(Dulcimer)极为相似,因而这种说法较之前几种更具合理性。目前的音乐辞典,及音乐史书中多认同了此观点,另《辞海――艺术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音乐辞典》、《中外音乐交流史》(冯文慈主编)、《中国民族音乐大观》等说法基本一致。

只是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有关明末清初的“洋琴”仅限于一些零星的文献资料中,尤其是传人期缺少必要的图像、实物和最早演奏这件乐器的艺人的记载,这也是今后扬琴发展史研究中需要突破的一点。无论怎样,由于这种观点较其他三种而言还是更为合理的,因此目前持此种观点的人最多。

无论哪种说法的支持者都是对扬琴的关注者,是对这件已经成为中国民族乐器的喜爱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乐器也是如此,想我国的众多民族乐器琵琶、二胡、唢呐等等都是外来乐器引入中原,经过改制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虽然对乐器起源的探索有助于我们了解乐器发展的历史,但是最重要的却是对乐器本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才是我们更应做的事情。

上一篇:对当代“农工题材”油画创作的透视 下一篇:“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