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羌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及利用

时间:2022-06-26 12:28:47

探究羌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及利用

摘 要:川西岷江上游的茂县是羌族文化的核心区,也是羌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弘扬的核心地。在主流群体文化的冲击下,相关机构和个人对羌文化的传承存在着片面化、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未被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本文主要对羌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利用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羌族文化;少数民族;资源开发

一、羌族文化资源的特点

羌族文化,从地域文化角度讲,指的是羌族人民留存的思想政治和文化形态、文化现象,这些文化推动着羌族文明的发展进程、影响着羌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羌文化是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融中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独特文化形态,具有脉络清晰和特色鲜明的特点,也具有聚合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羌文化与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它不仅开放地吸收了地方民族文化的精华,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吸收和创造的过程。比如,佛教在传入羌族地区后,与当地羌文化相互交融,Φ钡亟ㄖ风格、风俗礼仪、社会习俗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逐渐地,佛教也成为了羌族文明的组成部分。此外,羌族文化也在向外不断传播,特别是成为各种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对世界文化提供了重大的支持。羌族文化就这样产生于羌族人民聚集地,同时又在多民族文化相融中,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都做了很大的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民族文化。

二、羌族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利用

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的热门话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四川有着古老的历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也是羌族文化资源核心区,在政府主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积极推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评审和抢救、保护的工作自2005年就拉开了帷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6万多件、普查文字记录量达8.9亿字,录像记录13万小时、拍摄图片408万张,录音7.2万小时,民间文学2628项目、传统音乐1404项、传统舞蹈625项、传统戏剧192项、曲艺274项、杂技100项、传统美术579项、传统技艺1165项、生产商贸习俗138项、人生礼俗328项、岁时节令356项、民间信俗743项、传统医药97项、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213项、民间知识152项。

虽然在羌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我国政府作了很大的努力,这些文化资源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有待发掘的空间还是很大的,还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羌族文化资源的挖掘除了要关注尚未纳入视野的空白点,也要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梳理和认识。具体而言,一是要发掘真有价值但尚未申报的项目,二是发掘已达某级名录还需再向上申报的项目,在这其中要特别注重具有本地本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此外也要挖掘那些反映中国多民族族群互动和文化交融的项目,比如像川西北羌族的唱灯跳灯民间小戏、许家湾花灯戏等等,将这些载歌载舞的民间消息发掘出来,进行恢复、提炼后,就可以作为吸引游客的文艺节目来演出。

羌族文化资源有着独特的魅力,有开发利用的价值。被誉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被人们普遍看好,5.12汶川地震后,四川将旅游作为灾后重建的主导产业,建设起了“羌文化旅游目的地”。以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文艺表演等服务业的共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白塔、博巴森根、屯兵广场、格萨尔王壁画、藏族石屋、饰品和服饰,以及锅庄、羊皮鼓舞等民族活动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同时又能传播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其次,充分发挥羌族文化资源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作用。文化是一种载体和手段,是特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受到地域内社会、自然、人文、地理等多因素的影响,对本地区的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都会起到影响作用,是高校开拓育人渠道的有益尝试。当前高校文化育人具有不全面、缺乏主观能动性缺点,在信息时代下,大学生思想容易受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观念的影响,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复杂。将羌族文化辐射到西南各省市高校,努力探索与建立起羌族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文化育人的创新机制,根据高校特点与实际情况,及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对羌族文化资源进行多方式的吸收和借鉴。

三、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主要民族―汉族占到了我国总人口的85%,汉族文化一直占引领地位,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同化和改造着弱势族群,少数民族在不断边缘化和弱化,其族群文化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其独特性和文化魅力,也有着其社会教育意义,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应当存在并被传承下去。目前,羌族文化未被得到重视,大部分人对羌族认识越来越表面和模糊,忽视了羌文化的意义。因此,发掘、保护和利用羌文化资源就成为了迫切而又紧急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胡雪峰.四川藏羌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价值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0):47.

[2]卢永雪.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0):14.

[3]蒋彬.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04):31.

上一篇:基于成效性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思路研究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