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6-25 09:00:52

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4-0582-0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分娩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分娩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重视产妇的心理因素,准确把握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各个阶段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她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以减少难产、手术产。现将产妇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心理护理分析如下:

1待产妇的主要心理特点及护理

(1)对分娩过程认识不足,担心会出现异常情况;(2)心理表现为恐惧、焦虑、兴奋、紧张不安及无助感;(3)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盼望尽快顺利结束分娩。因此护士要以热情、亲切、和蔼的态度接待产妇,介绍入院须知、住院环境及注意事项,使其尽快熟悉环境和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有关分娩生理过程的指导,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听取,适当给予回答,既要忠于产妇的利益,又要主动关心产妇的需求,以获取她们的信任,从而使产妇产生安全和信赖感。

2产程中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2.1第一产程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分娩是从有规律宫缩开始,因产妇对产痛的耐受力与个体的痛阈有关,所以护士应细心观察,多了解产妇的性格、气质和精神状态,分别作不同的心理护理。例如对耐受力强的产妇要多鼓励,劝其及时反馈自己的不适,以免忽视意外情况的发生。对耐受力较差者应多巡视、多安慰,以交谈的方式减轻产妇疼痛。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的特点是宫缩间歇时间较长,持续时间较短,这期间大多产妇均能忍受,但易产生焦虑情绪。护士应耐心向产妇解释宫口开大需要一定时间,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宫缩时应配合呼吸及轻轻按摩腹部或腰骶部以减轻疼痛,提醒产妇及时小便,以免膀胱充盈影响胎头下降。活跃期所需时间短,宫缩较长而间歇短,有的产妇不止,大喊大叫,产生恐惧紧张心理,这时护士要经常陪伴产妇,关心鼓励,坚定产妇信心,消除其顾虑及紧张情绪。

2.2第二、三产程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产妇宫口开全,但多不会配合宫缩用力,护士应指导产妇正确的用力方法,要让产妇明白分娩是要靠自己,医生只能“助产”。宫缩间歇时应给产妇喂些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补液。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第二、三产程是分娩的紧张阶段,各种异常情况多在此时发生,医护人员应保持沉着镇静,一旦发生意外应冷静、果断、迅速作出处理,同时安慰产妇。当胎儿娩出后发现异常时,暂时不告诉产妇,待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良好后再告知,这样可避免产后大出血。

2.3产后的心理护理:产妇分娩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护士应向产妇讲解产后需注意的事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消除产妇不必要的紧张焦虑情绪,鼓励产妇及早排尿,以利子宫复旧,并及早协助产妇哺乳。耐心仔细宣传母乳喂养对婴儿及母亲的好处,指导母乳喂养的正确抱婴姿势、挤奶手法及护理,经常巡视其喂养情况、充盈情况及新生儿二便情况,使母婴健康得到保证。

通过对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使她们感到自己受重视、受尊重,以增加她们的信心,把顾虑、恐惧心情转移到积极的行为中,顺利度过分娩全过程。

收稿日期:2006-09-14

上一篇:下肢骨折病人的舒适护理 下一篇: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配合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