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康复锻炼范文

时间:2023-11-12 15:42:12

产妇康复锻炼

产妇康复锻炼范文第1篇

【关键词】盆底康复操;分娩;盆底肌力;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50-01

在妇产科临床上盆底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致病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和妊娠,症状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对产妇产后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次研究以我院妇产科6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盆底康复操锻炼在产妇预后中的作用和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7月~2015年6月接收的6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3~31岁,平均(25.3±2.1)岁,孕周13~24周,平均(17.6±1.9)周。按照抛硬币法分为常规组和锻炼组各34例,给予常规组产妇常规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锻炼组产妇进行盆底康复操锻炼。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锻炼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孕期阶段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由专职健康教育护士为孕产妇进行授课,提升其对女性盆底功能的生理学认知,以及盆底肌力锻炼的意义和锻炼方式;(2)对产妇实施心理干预,避免产妇因妊娠后遗反应产生不良情绪,促进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生活[1]。

锻炼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入盆底康复操锻炼,根据产妇生理状况进行设计,节拍与《第六套广播体操》相似,背景音乐为《梁祝》,盆底康复操包括引导语、动作名称和节奏控制,例如“第一节,臀部运动,全身放松,平躺舒展,缓慢收缩臀部肌肉,双腿紧绷,感觉阴道往上提,放松肌肉;第二节,束角运动。保持坐姿、膝盖弯曲打开,两手握住脚尖。伸展脊椎,脚掌对贴,双手协助脚跟尽量靠近身体,将两膝下压,靠近地面,注意动作时保持挺胸,肩膀打开,保持3-5个自然呼吸。第三节,提肛运动,动作要领为自然收缩括约肌,每收缩一次持续7s,7~8次/min。”

1.3观察指标

两组产妇均在干预60d后对盆底肌力、心理状态评分进行评定。盆底肌力测定以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为准,分为5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肌肉张力越优秀。心理状态评分采用SAS(焦虑评分量表)和SDS(抑郁评分量表)进行评定[2]。总分为80分,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7.0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当P

2 结果

干预后锻炼组心理状态评分[SAS(41.7±4.2)分,SDS(40.5±2.9)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SAS(50.2±3.7)分,SDS(49.4±7.6)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妇分娩时,盆底肌组织神经源性和肌源性均会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若产妇在产后早期进行体力劳动也会对盆底肌肉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威胁到产妇产后身心健康。

在关美芹等人[3]研究中表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通常会让产妇有尿频、小腹胀痛、便秘等不适感,严重者会出现尿失禁、膀胱直肠膨出、尿失禁等并发症,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均造成负面影响。在韩丽琼[4]等人的研究中表明,引导产妇分娩前后进行积极盆底功能锻炼,可预防产后尿失禁、宫缩乏力等并发症。本次研究在常规护理干预前提下根据产妇身体素质特点对其进行盆底康复操锻炼指导,让产妇学会正确收缩盆底肌肉的方法,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延长收缩持续时间,通过一系列康复运动,可促进盆底血液循环,增强会及括约肌张力,对子宫韧带和平滑肌缩复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可防止产妇出现产后尿失禁和子宫脱垂。本次研究中锻炼组干预后盆底肌力明显优于常规组(P

此外,在产妇早期进行盆底康复操锻炼还有利于改善心理状态,在本次研究中将康复操与舒缓音乐结合,在节奏感充实的音乐背景中进行锻炼,能有效提升产妇锻炼依从性,且音乐能有效缓解产妇产后压抑的心理状态,与康复操相结合则效果更佳。本次研究中锻炼组心理状态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有科学依据。

综上,在产妇产后早期引导其进行盆地康复操锻炼,能加快产后盆底肌力恢复,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降低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芳,钱永华,林丽,等.盆底康复操锻炼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12):97-100.

[2]陈燕辉,杨卫萍,邓敏端,等.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6):757-759.

[3]关美芹,尚雪琴,王秀媛,等.普林格尔治疗仪结合手法按摩在自然分娩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236-237.

产妇康复锻炼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锻炼;盆底肌张力;康复

【中图分类号】R71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327-01

为了尽早的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的康复,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1月期间对在我院分娩的孕妇进行了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效果令人满意,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择2010年8月~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定期产检,分娩单胎活婴的健康初产妇97例,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28.67±2.39岁;顺产39例,剖宫产58例。所有产妇产入选标准:①足月分娩;②无妊娠合并症;③认知功能正常;④无泌尿系统疾病。随机分为锻炼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孕产妇均定期进行常规的产前教育,了解分娩相关的知识和注意事项。锻炼组孕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有专职的健康教育护士讲授盆底肌锻炼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讲解女性盆底肌群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女性盆底肌张力减退的相关因素以及对女性相关器官造成的影响,掌握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促使孕产掌握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具体措施。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具体措施为:取孕妇平卧位,双腿弯曲略分开,吸气时缓慢收缩3~5s,呼气自然放松,重复进行。详细讲解锻炼过程中孕妇产生的疑惑,依据孕妇个人的耐受情况,可分别制定锻炼的目标,通常锻炼2~3次/d,15~20min/次。采用阴道压力测量治疗仪(广州衫山医疗医械有限公司生产)对两组孕产妇的盆底肌张力进行评估。

1.3评价指标:依据法国国家卫生诊断认证局(ANAES)关于修改会阴肌肉测试标准(GRRUG)[1],将阴道肌肉张力评估分为Ⅰ~Ⅴ级。级别越高说明阴道肌肉张力越好,并能侧面反映出盆底肌张力。比较分析两组孕产妇分娩前盆底肌张力以及分娩后盆底肌张力的康复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孕妇分娩前盆底肌张力的比较:对照组孕妇分娩前28例肌张力≤Ⅰ,占58.33%(28/48);19例Ⅰ<肌张力≤Ⅱ,占39.58%(19/48);1例Ⅱ<肌张力≤Ⅲ,占2.08%(1/48)。锻炼组孕妇分娩前13例肌张力≤Ⅰ,占26.53%(13/49);33例Ⅰ<肌张力≤Ⅱ,占67.35%(33/49);3例Ⅱ<肌张力≤Ⅲ,占6.12%(3/49)。与对照组相比,锻炼组孕妇产前肌张力≤Ⅰ的比例明显降低,而Ⅰ<肌张力≤Ⅱ比例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孕产妇分娩后盆底肌张力康复情况的比较:产后1个月,对照组产妇24例肌张力≤Ⅰ,占50.00%(24/48);18例Ⅰ<肌张力≤Ⅱ,占37.50%(18/48);6例Ⅱ<肌张力≤Ⅲ,占12.50%(6/48)。锻炼组产妇11例肌张力≤Ⅰ,占22.45%(11/49);30例Ⅰ<肌张力≤Ⅱ,占61.22%(30/49);8例Ⅱ<肌张力≤Ⅲ,占16.33%(8/49)。产后6个月,对照组产妇12例肌张力≤Ⅰ,占25.00%(24/48);29例Ⅰ<肌张力≤Ⅱ,占60.42%(29/48);7例Ⅱ<肌张力≤Ⅲ,占14.58%(7/48)。锻炼组产妇5例肌张力≤Ⅰ,占10.20%(5/49);28例Ⅰ<肌张力≤Ⅱ,占57.14%(30/49);16例Ⅱ<肌张力≤Ⅲ,占32.65%(16/49)。与对照组相比,锻炼组产妇产后1个月肌张力≤Ⅰ的比例明显降低,而Ⅰ<肌张力≤Ⅱ比例明显提高,且产后6个月,肌张力≤Ⅰ的比例明显降低,而Ⅱ<肌张力≤Ⅲ比例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盆底肌主要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其对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均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保持各脏器的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2]。对于女性而言,由于妊娠和分娩而导致的盆底肌弹性减弱,则会引起相关功能的障碍,如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等,对广大产妇的健康造成了危害[3]。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锻炼组孕妇产前肌张力≤Ⅰ的比例明显降低,而Ⅰ<肌张力≤Ⅱ比例明显提高;产妇产后1个月肌张力≤Ⅰ的比例明显降低,而Ⅰ<肌张力≤Ⅱ比例明显提高,且产后6个月,肌张力≤Ⅰ的比例明显降低,而Ⅱ<肌张力≤Ⅲ比例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明显增强产前盆地肌肉的韧性,从而促进产后盆底肌张力的康复,适宜临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英,滕淑萍,曾小娥,等.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0,8(8):970,1016

[2]覃媛,黄丽梅,陈淑瑜,等.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女性障碍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98-99

产妇康复锻炼范文第3篇

[关键词]盆底肌锻炼;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112-03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防治是女性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产后尿潴留是常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对膀胱的压迫,使膀胱黏膜水肿,使膀胱肌有不同程度的麻痹,影响了产后排尿。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常规健康指导后进行诱导排尿(不成功者予以留置尿管。临床实践结果表明,在上述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同步使用盆底康复仪治疗,并指导进行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锻炼,有助于产妇身心康复。本研究针对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后尿潴留患者,开展了盆底肌锻炼康复护理疗效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2013年在我院采用传统方法康复护理的阴道分娩后发生产后尿潴留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在传统康复方法护理的基础上配以盆底康复仪联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的2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7.9±6.5)岁,孕周39~42周,平均(39.79±3.08)周,平均产程(15.79±1.57)h;观察组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27.5±6.8)岁,孕周39~42周,平均(38.89±3.02)周,平均产程(15.48±1.75)h。患者入选标准:初产妇;产前检查符合顺产相应指标;在我院产科生产;住院期间产后6~8h不能自解小便者;产后2日自觉(或医护人员巡房,体检时发现)小便未解尽者;超声检查膀胱残留尿量超过100mL者;同意并积极配合本项研究者。排除标准:同时合并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康复护理。耐心同产妇进行交流,使产妇产生对尿潴留的初步认识,安慰产妇,帮助产妇消除恐惧;产妇子宫收缩时,指导产妇进行自我放松锻炼;按照有序步骤进行有意识排尿训练,增强排尿反射,直至产妇顺利排尿;平均2h鼓励产妇排尿1次;讲解模范案例,增强产妇信心,尽量减少依赖导尿;产妇出现排尿障碍初期,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及时治疗,例如腹部热敷、听流水声、注射药物、留置导尿等。产后6~8h未能自解小便后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48h,拔管后行自尿试验,测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及排尿时间长短。

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每日二次。采用从加拿大引进的MYOTRAC INFINITI生物刺激反馈仪(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同时,指导产妇进行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锻炼,每日三次,每次10~15min,收缩时间5~10s(以产妇不感觉疲劳为宜)。指导产妇取舒适,温和地做深呼吸,收缩和阴道,留置尿管48小时后进行自尿试验,测量排尿量和残余尿量,残余尿量≤50mL为临床治愈,残余尿量在50~100mL之间可进行临床观察,鼓励再次自解小便,观察排尿情况,第二次自解小便残余量≤50mL者也可判定为临床治愈,否则将再次留置尿管,继续治疗。

两组患者在临床诊断为产后尿潴留后,予以留置尿管48h后拔管,按照本院方法检测产妇的自排尿量、膀胱的尿残余量,并于患者排尿后10min内由患者使用视觉分级法VRS自主评价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分为以下两个等级,有效和无效。有效一产妇留置尿管48h拔管后排尿情况恢复正常,且尿量也在正常范围内;无效一产妇留置尿管48h拔管后未见排尿或排尿量不正常(膀胱残余量≥50mL,或≥100mL第二次测试仍不成功)。

1.3.2疼痛程度评价 视觉分级法-VRS,于患者排尿后10min内由患者自主评价,分为以下三个等级,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疼痛;Ⅱ~Ⅲ级:疼痛明显。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3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产后尿潴留对产妇有诸多不良的影响,短期出现尿痛、尿不尽,腹胀不适,产后体虚等,长期影响有持续性尿道括约肌功能不稳定,压力性尿失禁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有报道显示,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上,加以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训练,通过控制电极的震动频率、波形,用不断变化的脉冲电流,刺激膀胱肌,产生规律的节律运动,收缩膀胱逼尿肌的同时,可以松驰尿道括约肌,协同帮助尿道通畅,康复仪中逐渐输出的电磁波形,辐射到腰骶部深层组织时,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膀胱肌疼痛,从而使膀胱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此治疗方法对产妇无创、无痛,在临床治疗时能降低产妇负面、低落情绪,促进子宫复旧,加快排出宫腔残余积血,从而减少产后阴道出血。本研究针对我院分娩的产后尿潴留患者使用盆底肌锻炼的护理效果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康复方法护理的基础上配以盆底康复仪联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的2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25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示有效,总有效高达96.15%,明显高于单纯传统康复方法护理的患者的总有效率(77.36%)。患者使用VRS自主评价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结果表明,在传统康复方法护理的基础上配以盆底康复仪联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的26例患者,18例患者无疼痛,轻度疼痛患者占15.38%;单纯传统康复方法护理的患者仅12例患者无疼痛,疼痛明显患者仍占32.08%。可见,盆底康复仪联合功能锻炼能显著缓解患者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此项研究结果同相关报道结果相一致。

产妇康复锻炼范文第4篇

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2月收治的12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120例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同时配合产后康复与保健指导。对两组的疗效结果作对比。

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通过健康指导,产妇正确认识到产后康复与保健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产妇身体的康复。

结论:产后的康复与保健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健康体系,促进产妇健康的恢复。

关键词:产妇 康复 保健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69-01

产妇在产后特别是产褥期即为孩子从胎盘娩出到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段,通常为5~6周[1]。一般情况下产妇在这段时间,产妇自身的生殖系统、等都发生了变化,心理变得很脆弱[2]。若是得不到良好的恢复治疗,就会严重影响到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产后的康复与保健至关重要。现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2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产后的康复指导与保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2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0~38岁,产后时间为7~15d;初产妇有100例,经产妇有20例;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有95例,剖宫产有25例,全部产妇均属于足月分娩。随机把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同时配合产后康复与保健指导。两组产妇在年龄、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产后检查:医务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的收缩情况、乳汁的分泌量、大小便次数以及睡眠情况等,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②产后饮食:产后的饮食非常重要,对产妇与新生儿均有一定的影响。营养健康的膳食安排,不仅有利于产妇机体快速恢复,还有利于为良好的母乳喂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供给。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尽量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及纤维素食物,促进产妇身体的恢复,对待特殊情况产妇特殊处理。③产后体形锻炼: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拟定出一套适合产妇身体的锻炼活动的计划、方式、时间等,从而达到最完美的产后体形锻炼,这样不仅促进的子宫的快速恢复,还有收腹作用,让产妇恢复理想体形。④心理护理:处在产褥期的产妇,由于身体生殖系统、的发生变化,容易引发不良情绪,此时医务人员要与产妇做良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医务人员需要留意产妇的一举一动,评估其心理特点,对症处理,为产妇排忧解难,让产妇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这样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⑤自我保健:产妇在产褥期要多加休息,避免劳累,多穿衣服避免着凉,注意个人卫生。若发生排泄物异常时,立即检查就诊;由于生殖器官还未恢复正常,禁止性生活,预防宫腔感染。定期来医院复诊,观察身体恢复情况。⑥健康宣教:为产妇与家属讲解自我保健与婴儿的护理、喂养、疾病的预防以及产后的康复要点,可以根据产妇的自身条件安排合理健康宣教方式。可以采用图片与录像的方式讲解,还可以把产后康复与保健的内容整理为小册,分发给产妇,让产妇深刻了解产后康复与保健的正确方法,让产妇尽快融入到做母亲的职责范围。⑦母乳喂养指导:母乳喂养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因此正确的喂养非常重要,医务人员科学指导母乳喂养全过程,让产妇了解正确的喂养的方法。⑧育婴指导:鼓励产妇多采用母乳喂养方式,这样有利于新生儿增强抵抗力,促进健康成长;若条件不允许母乳喂养的,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喂养;不能忽视新生儿的常规护理,随时保持新生儿的皮肤干净卫生与脐部干燥,避免臀红,并在恰当的时间接疫苗。

1.3 疗效判断方法。①了解母乳喂养情况;②产妇产后生殖器恢复的情况;③个人卫生特点;④产妇的心理状况。

2 结果

2.1 喂养方式比较。

2.2 产妇的心理状况与个人卫生比较。

2.3 产妇产后生殖器恢复的情况。

如表1、表2、表3所示,可以看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管是是生殖器官的恢复情况,还是个人卫生与心理状况,喂养方式都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产后的保健与康复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目前产后的康复治疗往往都在医院进行,出院后就忽视了康复指导与保健,导致家庭与医院脱节,同时对母婴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改变这种模式就必须要把医院的功能、职责与优质服务理念拓展到社会中去,让产妇健康、快速的恢复身体。

产后的康复指导与保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妇产褥期发生疾病机率。产后开展适当的康复训练活动,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同时建立完善的、有效的健康教育体系,让产妇了解更多的康复与保健相关知识与信息,调整产妇的错误行为,树立正确健康的方式,从而加快了产妇康复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的健康。

总之,产妇在产后产褥期要需要严密注意身体的变化,若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产妇在产褥期避免受风着凉,适当添加衣服,多食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居住的环境要整洁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室温以24~26℃,湿度在50~55℃为最佳[3]。在此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促进身体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立芳.产后康复治疗和保健的重要性[J].中外妇儿健康,2011,03

[2] 农丽宁.产后康复指导与母乳喂养教育概况[J].护理论著,2011,02

产妇康复锻炼范文第5篇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且在产后42天回院复查的产妇268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对产后复查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查,检查内容为产妇基点为与盆底肌肉肌力。

结果:顺产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与剖宫产组相比显著提高(P

讨论:剖宫产对产妇盆底功能的短期损伤较小,但长期损伤来看与顺产并无明显差异,而存在盆底障碍的产妇经功能康复能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分娩方式 女性盆底功能 损伤 功能康复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45-01

在社会因素与产科医疗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剖宫产比例逐年增高[1]。对于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盆地功能损伤,很多产妇一直存在疑虑,担心自然分娩的影响过大,我院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且在产后42天回院复查的产妇268例,选取产妇均为单胎且为足月分娩,排除慢性便秘、慢性咳嗽史,排除盆腔手术史产妇,排除尿失禁家族史与盆腔器官脱垂的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产妇187例,择期剖宫产组产妇81例。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产妇产后6~8周开始,每周45~60min,采取卧位、坐位或站立均可以,大腿及腹部肌肉放松,收缩盆底肌(包括、阴道及尿道)维持至少6~8S,然后进行3~4次快速收缩,放松6S,再进行下一次锻炼。对需要进行产后康复训练的产妇进行盆底肌肉康复锻炼:①排尿中断法。在排尿过程中收缩盆底肌肉以中断排尿,重复数次,直至熟悉如何正确收缩盆底肌肉。但注意避免收缩腹部、大腿和臀部肌肉。②手指指示法。将手指放人阴道,围绕手指收缩盆底肌肉。③生物反馈训练。将电极放置在腹部或阴道,检测盆底肌肉收缩肌电活动。④电刺激法。用阴道电极低电压刺激正确肌肉群。

1.3 评价方法。通过对产后复查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查,检查内容为产妇基点为与盆底肌肉肌力。盆底肌力测定方法为GRUUG标准会阴肌力测定方法,将产妇肌力共分为6个级别[2]。肌力0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为0秒。肌力Ⅰ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为1秒且重复1次。肌力Ⅱ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为2秒且重复2次。肌力Ⅲ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为3秒且重复3次。肌力Ⅳ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为4秒且重复4次。肌力Ⅴ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达到或超过5秒且重复5次。同时观察肌电位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

2 结果

顺产组187例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共发生31例,发生率为16.58%;剖宫产组产妇81例,产后尿失禁共发生7例,所占比例为8.64%。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肌力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顺产组平均肌电位检测结果为2.78μv,剖宫产组平均肌电位检测结果为4.12μv,顺产组明显较低(P0.05),治疗组肌电位结果显著改善(P

3 讨论

随着胎儿的长大和羊水量的增多,子宫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大,到妊娠足月时子宫内容物比非妊娠期增加约数百倍,子宫重量增加近20倍。胎头会直接压迫、牵拉盆底肌肉和神经肌肉接头部分。阴道分娩时,盆底肌肉和神经被极度牵拉,特别是耻骨尾骨肌的中间部分,在分娩过程中,其伸展率(牵拉后组织长度/组织初长度)可以达到3.26,这是非妊娠期妇女骨骼肌最大伸展率(1.5)的217%[3]。肌肉组织极度伸展,甚至发生断裂,造成损伤。在第二产程中,耻骨尾骨肌的中部是肛提肌最容易损伤的部分。急性期的改变可能发生在阴道分娩过程中,而慢性期变化可能是妊娠期神经和盆底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和压迫造成的。尽管多项研究表明,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相比,引起尿失禁的危险性增加约3倍。但从长远效果看,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并且研究也发现,多次阴道分娩与多次剖宫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均明显上升,且两者并无显著差异。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失禁的缓解及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肯定。系统评价的证据表明,产前及产后进行盆底肌锻炼能有效减轻或治疗产后尿失禁,对已经发生产后尿失禁的妇女,产后盆底肌锻炼具有有效的治疗与缓解效果。卫生保健人员在鼓励产后妇女进行家庭盆底肌锻炼的过程中,对已经发生尿失禁的妇女应当定期评估其尿失禁相关的症状,以确保能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系统评价指出,盆底肌锻炼计划能有效提高妇女进行盆底肌锻炼的频率。生物反馈和电刺激联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明确,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产后1~2年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盆底肌肉力量。孕产妇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女性产后尿失禁。

参考文献

[1] 王燕翔,孙鹏,王小云,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陕西中医,2011,32(7):887-889

[2] 曹庆瑛.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自主收缩肌肉力量的影响及盆底肌力训练作用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0):987-988

产妇康复锻炼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产后;康复;普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育龄期女性素质、知识水平显著提升,她们不再一味地顺从传统生育观念,主张产后尽早下床活动,产后康复与健美也随着发展起来。有研究表明产后尽早做产后康复瑜伽有助于于腹部及骨盆肌肉恢复,促使体态复原减轻腹壁松弛,预防子宫脱垂、尿失禁等[1]。妊娠和经阴道难产分娩是盆底功能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2],同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30%~4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瑜伽作为一种流行、时尚的健身美体运动,但在产后尽快的进行练习瑜伽的锻炼[4],其运动量较大,常被产妇拒绝。针对产后情况,参考香港医院管理局其物理治疗部给设定一系列简单易学的产后康复瑜伽指导训练。本文通过探讨在病区普及开展产后康复操瑜伽,以提高产妇认知产后康复操训练的重要性和依从性,为住院分娩产妇出院前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再评估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5月~6月,三甲医院中产科三病区中预备出院的180例产妇,安排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及⒂氩后康复操练习为干预组。产科一病区中进行常规出院宣教的180例产妇为对照组。

1.2研究方法

1.2.1两组患者出院前进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小讲课和答疑流程。

1.2.2干预组病区中设立一个健康宣教瑜伽场所,科室高级责任护士对出院前一天的指导产妇进行训练。参照香港医院管理局制定的一套产后运动根据产妇具体情况给予指导产妇进行。通过站,坐,卧,等姿势,弯曲伸展,扭转身体各部分,对脊柱、肌肉、内脏器官起到自我按摩及牵引的作用,可调节神经及内分泌系统[5]。运用凯格尔盆底肌肉运动法,锻炼盆底肌肉韧性,预防尿失禁及阴道肌肉外喷出和子宫下垂的发生[6]。

1.2.3由科室设置调查问卷,两组产妇使用同一问卷,包括研究患者的年龄、文化、产后康复知识的了解和产后康操复训练的依从性等。

2结果

两组产妇的产后康复知识认知和产后康复操训练依从性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产妇在妊娠对盆底肌肉影响方面的认知相当,均为46.6%~46.8%,干预组接受培训后比对照组产妇在对如何进行训练产后康复操提升41.6%、产后是否准备产后进行康复操训练上提升34.3%,见表1。

3结论

我国居民以家庭群居为主,老一代较注重产后坐月子,但是对科学坐月子的知识不了解。现代的育龄妇女中,开始有产后科学坐月子的观念,但是医学和社会对其支持的力度和知识面较窄。我们通过参考国外先进地区的康复经验,通过医院大面积的推广产后康复知识和训练,提升其科坐月子的普遍性,大幅度提高产后进行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从而减少"产后病"的发生,加深护理的意义和提高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蓉梅.早期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97-98.

[2]周碧华,廖丹梅,韦林宜,等.1462例产后6-8周妇女盆底筛查[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4,25(1):50-52.

[3]郝燕菲,孙秀丽,王建六.问卷调查在采集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病史中的应用[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5):446-448.

[4]Alvair Da S,Alves,Andréia L T,Melo,Marcus V,et al.Seroprevalence of Rickettsia spp. in Equids and Molecular Detection of 'Candidatus Rickettsia amblyommii' in Amblyomma cajennense Sensu Lato Ticks From the Pantanal Region of Mato Grosso,Brazil[J].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 2014,51(6):1242-1247.

[5]M,Schwickert,J,Langhorst,A,Paul,A,Michalsen,G J,Dobos.Stress manag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arterial hypertension[J].MMW Fortschritte der Medizin,2006,148(47):40-42.

产妇康复锻炼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康复锻炼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SUI)大部分是因支持盆底组织的韧带或结缔组织受损而产生的[1]。 其典型的症状是在腹部用力时,比如咳嗽或打喷嚏咳嗽,会出现不受意识控制的尿排泄,而真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是在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所承受的最大压力造成逼尿肌失控所引起的尿排泄。阴道分娩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 发病的重要因素,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 会给妇女正常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手段,目前最常用是非手术康复锻炼治疗。其中康复锻炼的方法主要有电刺激、盆底肌锻炼和生物反馈等。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20例住院期间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进行盆底肌康复锻炼,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文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20例年龄为20~30岁之间的阴道分娩后住院期间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自然分娩产妇。病例产妇纳入标准:①初产妇;②单胎、足月和顺产;③胎儿体重在2500g~4000g之间;④无盆腔手术、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史;⑤无阴道炎症感染;⑥无其他易引起腹压增加的内科疾病;⑦既往无尿失禁症状;⑧每天漏尿3次以上。

1.2 方法

1.2.1 在发现产妇存在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后,即指导病人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主要是缩肛运动进行盆底肌锻炼:每次缩肛3s后放松,进行15~30分钟锻炼,每日3次以上,锻炼可在站位、坐位及卧位时进行。

1.2.2 指导产妇在产后避免从事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及时治疗咳嗽等能引起腹压增加的症状和疾病。在锻炼盆底肌肉时,还要不间断的训练排尿,即排尿时进行有意识的减缓和停顿,同时在尿失禁快发生前立即收缩盆底肌肉,以减少膀胱的不稳定收缩, 缓解排尿时的频率、紧迫感和溢尿量[2]。两者协同可以更好的锻炼盆底肌肉群,防治压力性尿失禁。

1.2.3在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后,护理人员指导病人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及时更换会阴垫。同时要做好心理护理,理解、安慰产妇,让产妇认识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可防性、可治性和后期影响,为坚持康复锻炼做好心理准备。

1.2.4出院后继续进行电话跟踪指导并调查康复锻炼效果。指导病人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告知医院的咨询电话,在遇到问题时随时咨询。护理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以掌握其康复状况,同时给予相应的指导。

2 结果

对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出院后继续随访跟踪。随访期间有6个病人没能坚持锻炼退出,剩余14人坚持盆底肌锻炼,锻炼 42天后有9人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每日平均漏尿数由3次以上下降为1~2次。坚持锻炼3个月后,11人不发生漏尿现象,3人每日平均漏尿数下降为1次。盆底肌锻炼有效治疗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提高了阴道紧缩度,为降低子宫膀胱脱垂的发生取到了很好地预防作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3 SUI的原因分析

自然分娩产后发生SUI的原因(1)妊娠导致子宫逐渐增大,身体重心轴发生改变,腹腔的压力把子宫向下向阴道的方向推,因而对盆底产生压力,肌肉逐渐松弛[2];(2)阴道分娩会机械性地损伤盆底的肌肉和结。为了能更好地满足阴道分娩的需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的胶原纤维和神经肌肉会逐步的扩张而造成肌肉呈现张力性的松弛。在胎儿的分娩过程中,胎头会机械地扩张和压迫盆底的肌肉神经,从而损伤了肌肉神经,进而造成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出现功能性缺陷,并最终引起尿失禁。(3)除盆底肌的结缔组织受损外,产后因过早且用力的下蹲或重体力的活动均会损伤松弛的盆底肌,使不能正常复原,反而更加加重,从而发生阴道下段的膨出也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

4 小结

产后对盆底肌进行康复性锻炼具有有效、简便、经济、安全和无损伤等优点,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最好的手段之一 [3]。由于盆底肌锻炼需要正确的方法和长期的坚持,因此,护理人员的正确指导、随访督促和病人自己树立持之以恒的信心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戴夏琳,林桂芳,曾云姣,等.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32~3533.

[2]薛淑亲.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2495.

产妇康复锻炼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临床

产妇在分娩时,胎儿的先露部分对产妇盆底韧带和肌肉的过度扩张、引产过程中造成的损伤,都会对分娩后产妇的盆底功能造成不良影响。随着医疗手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健治疗成为产后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文章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人民医院住院生产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康复治疗对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

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4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1年足月阴道分娩初产并在产后45 d检测具有盆底功能的产妇210例,产妇年龄21~34岁,平均27.8岁。按会阴肌力测定法(GRRUG方法)分级,随机按会阴肌力分级标准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对这六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观察(采用相同治疗参数);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再从肌力正常产妇中随机抽样取试验所需要的30例产妇为对照组。所有分组按实验测定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学分析,产妇在年龄、体重、胎儿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与疗效指标: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即A组:锻炼加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组;B组:锻炼加电刺激组;C组: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组;D组:锻炼加生物反馈组;E组:锻炼组;F组:电刺激组;G组:生物反馈组。分别观察产后或者治疗后42 d、6个月后各组相应指标的变化。①手工盆底肌肉康复锻炼:包括唤起肌肉知觉、肌肉与收缩、盆底肌肉锻炼、腹压增加时的训练,评价:发给产妇盆肌健康教育调查表,于产后对产妇盆肌康复知识、技巧的掌握、康复行为、影响产后的心理问题及自我康复满意度进行评估,每项标准分好、中、差,分别给予2分、1分、0分。5项总分为10分,≥7分为良;5~6分为中;≤4分为差。②电刺激观察(采用相同治疗参数观察):使用PHENIX仪器;检测主要指标:肌力,按GRRUG方法重新评定每组患者治疗后肌力变化。③生物反馈测定。

3、 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单位采用χ2检验,组间进行t检验。

二、结果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以不同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均有显著效果,同样电刺激参数不同治疗方法和不同肌力的临床疗效比较。

三、讨论

妊娠与分娩对盆底损伤的影响绝大部分是可逆的,产后盆底功能重建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系指应用物理的方法,通过患者主动和被动收缩或刺激盆底肌,达到增强逼尿肌的稳定性及盆底功能康复,从而治疗产后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由此,产后尽早地进行盆底功能的康复训练,选择最佳时机及正确方法,是预防日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关键。

所谓女性盆底康复治疗(Pelvicfloorrehabilitation,PFR)系指在整体理论的指导下,施行对盆底支持结构的训练、加强及功能恢复。PFR的意义有三:①预防盆底支持结构的缺陷与损伤;②改善与治疗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亦可治疗某些尿急、尿频、夜尿症、排空异常及盆腔疼痛等;③巩固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的疗效。PFR的方法很多,有些是传统的,有些是现代的。传统的盆底康复方法以凯格尔锻炼(Kegelexercise)为著称,始于19世纪40年代,系指有意识地对耻骨一尾骨肌群,即肛提肌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以增加尿道、阴道及的阻力,增强尿控能力,并可以提高阴道“吞吮”力度,甚至被称为“爱肌锻炼”。凯格尔锻炼还有利于盆底血液循环,使肌肉健壮富于弹性,预防萎缩无力。生物反馈法是用仪器直接测量阴道压力和收集肌电信号,通过声音和(或)视图进行反馈。功能性电刺激对Ⅰ和Ⅱ纤维收缩训练结合在一起。药物治疗也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手段。各种类型子宫托重新被使用。科普宣传及患者生活指导方面,强调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排尿方法,避免茶、可乐、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的摄入等。

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需对病情全面分析,对治疗方法恰当选择,例如,可以将凯格尔锻炼作为一种女性健身运动;把行为治疗及物理治疗作为轻中度尿失禁的治疗模式;Petros甚至认为PFR可以没有禁忌证,不管症状轻重都可以施行,当然严重者可选择手术治疗。但学习PFR仍可巩固疗效,他认为,至少2/3以上的患者,其症状改善率>50%。一组关于产后42 d妇女常规盆底肌肉训练的报告也表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大大减少。

产妇康复锻炼范文第9篇

关键词:盆底功能;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

妊娠和分泌过程中,胎儿和手术因素均可导致产妇的盆底肌张力降低、盆底肌肉损伤,进而影响盆底功能。有研究[1]指出,孕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极高,极大的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因此,产后及时给予康复措施对改善产妇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为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实际效果,笔者于2011年4月~2013年12月选取了260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2月的260例住院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130例,年龄20~33岁,平均(25.1±3.7)岁,孕周39~41w,平均(39.3±1.3)w,其中顺产97例,剖宫产33例;对照组产妇130例,年龄21~33岁,平均(24.8±3.5)岁,孕周38~41w,平均(39.5±1.2)w,其中顺产94例,剖宫产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不进行康复治疗。实验组产妇首先采用phenix型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法国)进行治疗,电流强度以产妇无疼痛感为上限,嘱咐产妇按指示进行训练,20min/次,3次/w。电刺激治疗后,将盆底康复器放入阴道,进行夹持训练,逐渐增加重量,同样20min/次,3次/w。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记录产妇盆底肌张力、阴道肌电压和尿失禁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

2 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比较 两组患者42d时盆底肌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2d时两组患者较42d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实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阴道肌电压和尿失禁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42d时尿失禁发生率和阴道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2d时实验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和阴道肌电压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盆底肌肉在维持阴道紧缩度、尿液排放等生理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维持女性正常生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生产过程中,产道扩张和胎儿压迫等因素往往导致产妇盆地组织遭受不同程度损伤,严重者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有研究[2]指出,产后及时的纠正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症状,降低直肠膨出、子宫脱垂等严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

生物反馈法通过将人体无法感知的生物信号输出,使患者可以根据信号指示调节自身内脏器官的活动[3]。而电刺激可激活患者盆底组织活性因子,增加肌细胞数量,改善盆底肌力。有研究[4]证实,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增强了电刺激的目的性,针对性的调控肌肉收缩活动,提高了治疗效果。盆底肌锻炼则是指导患者交替收缩阴道和肌肉,以达到增进肌力的目的。

在本研究中,笔者将生物反馈电刺激和盆底肌锻炼联合应用,结果发现132d时两组患者较42d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实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生物电反馈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有效恢复产妇盆底功能,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兰,郎景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策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2):793-794.

[2]罗新,李瑞满.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女性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9,4(6):8-11.

[3]杨素勉,赵桂英,赵秀娟,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练对产后盆底器官康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0):1419-1421.

产妇康复锻炼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临床

产妇在分娩时,胎儿的先露部分对产妇盆底韧带和肌肉的过度扩张、引产过程中造成的损伤,都会对分娩后产妇的盆底功能造成不良影响。随着医疗手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健治疗成为产后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文章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人民医院住院生产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康复治疗对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4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1年足月阴道分娩初产并在产后45 d检测具有盆底功能的产妇210例,产妇年龄21~34岁,平均27.8岁。按会阴肌力测定法(GRRUG方法)分级,随机按会阴肌力分级标准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对这六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观察(采用相同治疗参数);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再从肌力正常产妇中随机抽样取试验所需要的30例产妇为对照组。所有分组按实验测定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学分析,产妇在年龄、体重、胎儿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与疗效指标: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即A组:锻炼加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组;B组:锻炼加电刺激组;C组: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组;D组:锻炼加生物反馈组;E组:锻炼组;F组:电刺激组;G组:生物反馈组。分别观察产后或者治疗后42 d、6个月后各组相应指标的变化。①手工盆底肌肉康复锻炼:包括唤起肌肉知觉、肌肉与收缩、盆底肌肉锻炼、腹压增加时的训练,评价:发给产妇盆肌健康教育调查表,于产后对产妇盆肌康复知识、技巧的掌握、康复行为、影响产后的心理问题及自我康复满意度进行评估,每项标准分好、中、差,分别给予2分、1分、0分。5项总分为10分,≥7分为良;5~6分为中;≤4分为差。②电刺激观察(采用相同治疗参数观察):使用PHENIX仪器;检测主要指标:肌力,按GRRUG方法重新评定每组患者治疗后肌力变化。③生物反馈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单位采用χ2检验,组间进行t检验。

2 结果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以不同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均有显着效果,同样电刺激参数不同治疗方法和不同肌力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同样电刺激参数不同治疗方法和不同肌力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

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A组2131230000121215B组3151020001111314C组2141130000011712D组1131240001111413E组1131150000121611F组2141040001211610G组1151130000121512健康组00001713000013173 讨论

妊娠与分娩对盆底损伤的影响绝大部分是可逆的,产后盆底功能重建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系指应用物理的方法,通过患者主动和被动收缩或刺激盆底肌,达到增强逼尿肌的稳定性及盆底功能康复,从而治疗产后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由此,产后尽早地进行盆底功能的康复训练,选择最佳时机及正确方法,是预防日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关键。

所谓女性盆底康复治疗(Pelvicfloorrehabilitation,PFR)系指在整体理论的指导下,施行对盆底支持结构的训练、加强及功能恢复。PFR的意义有三:①预防盆底支持结构的缺陷与损伤;②改善与治疗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亦可治疗某些尿急、尿频、夜尿症、排空异常及盆腔疼痛等;③巩固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的疗效。PFR的方法很多,有些是传统的,有些是现代的。传统的盆底康复方法以凯格尔锻炼(Kegelexercise)为着称,始于19世纪40年代,系指有意识地对耻骨一尾骨肌群,即肛提肌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以增加尿道、阴道及的阻力,增强尿控能力,并可以提高阴道“吞吮”力度,甚至被称为“爱肌锻炼”[1]。凯格尔锻炼还有利于盆底血液循环,使肌肉健壮富于弹性,预防萎缩无力。“膀胱训练”(Bladderdrill)要让患者学会抑制尿急(如交叉双腿并缩夹)而延迟排尿,记录饮水、排尿及功能训练,期望达到2.5~3 h排尿1次。

生物反馈法是用仪器直接测量阴道压力和收集肌电信号,通过声音和(或)视图进行反馈。功能性电刺激对Ⅰ和Ⅱ纤维收缩训练结合在一起[2]。药物治疗也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手段。各种类型子宫托重新被使用。科普宣传及患者生活指导方面,强调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排尿方法,避免茶、可乐、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的摄入等。

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需对病情全面分析,对治疗方法恰当选择,例如,可以将凯格尔锻炼作为一种女性健身运动;把行为治疗及物理治疗作为轻中度尿失禁的治疗模式;Petros甚至认为PFR可以没有禁忌证,不管症状轻重都可以施行,当然严重者可选择手术治疗。但学习PFR仍可巩固疗效,他认为,至少2/3以上的患者,其症状改善率>50%。一组关于产后42 d妇女常规盆底肌肉训练的报告也表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大大减少。

盆底康复需要妇科、产科、泌尿科、肛肠科、物理医学康复科诸多学科专家的共同研究与协作,法国建立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心三级网的医疗诊治体系,我国正在进行试点,同时,公众教育与康复基本方法的普及也十分重要。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组三种方法都有显着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康复方法的应用中应体现规范化、个体化及人性化的医疗原则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4 参考文献

[1] 贾 爽,李晓环,刘苗贞.盆底肌肉锻练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27(17):48.

上一篇:市场卫生管理范文 下一篇:旅游危机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