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折射出的问题

时间:2022-06-25 07:20:05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折射出的问题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1120)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040-02

摘要: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在校生规模和本科各占半壁江山。国家十二五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层次齐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方向,高职再次迎来发展契机,貌似繁荣的背后掩饰了高职学生就业质量差的真实窘境。本文将剖析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按照教育部2010年12月30日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1]普通高等学校为2305所在校本科生11798511人;专科学校1215所,专科学校中的职业技术学院1071所,在校专科生9648059人。以上数据证明十年的职业教育建设在规模上取得了较大成果,但高职规模的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就业率不高,尤其就业质量低的尴尬,下面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高职学生就业有所帮助,也希望用人单位能全面看待高职学生,为高职学生提供公平的就业发展平台,同时希望对高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启示。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率比较高。

2011年01月26日人社部在新闻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较上一年的87%提高了3个百分点。[2]一般认为高职的就业率比本科高一点,从各学校的宣传来看,就业率多在90以上,高的达到99%以上。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体现在几个方面:1、专业对口率低。迫于就业形势和生存压力,很多学生为了找到工作,岗位与专业不对口。有这么个真实笑话:说某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个班就一个专业对口的,那同学的工作是电脑销售。虽然这个冷幽默有点夸张,但是也反映了就业质量的另外一个侧面。2、工作发展空间比较小。高职学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生产第一线甚至是流水线上,相当于生产工人,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接触少,难有长远的发展。

二、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低的原因

(一)毕业生人数多于就业岗位数。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这就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与之相反的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机器取代了人工操作,需要裁掉一些工作人员,世界金融风暴的爆发,导致部分企业破产或者裁员,就业岗位再次减少,对就业雪上加霜,这些社会因素就业难,形成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局面。在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困境面前,高职学生很难挑选工作而只能但求工作,从而导致就业 质量低。

(二)高职毕业生总体质量不高。

虽然高职学院竭力教学改革,希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不能否认的是高职毕业生总体质量不高,造成的原因主要有:

1.生源质量先天不足。随着本科的扩招,本科比过去招去了更多的高考生,高职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又需要招更多的学生以维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这都需要有更多的考生才能维持各层次高校的招生生源,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效果的体现,考生逐年减少。致使某些学校降分到180分的录取线,所以从生源的层次来说,高职学院的学生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差、学习能力差,并且高职学生有严重的自卑情绪,有的学生就是想在高职混个大专文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差。

2.高职教学资源不足,难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不足:且不说图书馆、运动场等设施,有的高职学院连满足技能训练的实训设备都没有,学生的技能难以达到工作的要求。没有设备不是学校不愿意投入,而是无钱投入,如果仅靠学费和很低的财政拨款,学校确实无力购置所需设备,这和国家投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有很大关系。

(2)软件不足:主要体现为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表现在高职教师主要由研究生组成,组成成分简单,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师如果自身都没从事过职业工作,怎么可能培养有职业能力的学生呢?另外一方面表现在教师数量不足,很多学校的师生比远低于国家要求,为了教学和达到师资指标要求,多采用外聘教师解燃眉之急,兼职教师质量良莠不齐和外聘身份,使教学质量难以平稳保障,从而影响毕业生质量。

(3)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难以培养高质量学生: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多效仿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等模式,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形而上学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少。高职是一个类型而不是一个专业,应该针对专业特点科学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就像医生要对症下药而不是用工学结合这一简单药去治疗百病。有些专业属于操作动手型,采用工学结合是很好的培养方式,但有些属于动脑为主的专业,应该教育学生怎么去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这样的专业人才得系统培养逻辑和管理能力,而不是简单动手技能。

(三)企业看不上高职教育,对职业教育投入少:许多企业对高职教育不了解,有成见,甚至把高职教育看得一文不值,看不起高职学院也看不起高职学生,如反映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学校热企业冷现象,企业不愿意参与职业教育,不愿意接纳高职学生顶岗和带薪实习,招聘条件设立为本科以上等方面。企业把职业教育的责任推给了学校,得到企业资源洗礼和就业机会的高职学生得太少,导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低 。

三、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建议

(一)国家更加重视职业教育,为高职毕业生质量奠定基础。

1. 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高职教育地位。

只有大量既懂理论又能操作的复合型高端技能型人才,我国才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的梦想,才能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增长成功转型,要做到这些仅有科研类高校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历史赋予高职的使命,在思想上要统一高职教育在产业转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2.增加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3]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增大高职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二)高职学院加大自身改革力度,提高毕业生,得到社会认同。

破除传统机构设置方法,精简机构;实行岗位工资分配制度,取代行政工资制度;.鼓励百花齐放,探索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新思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地位和收入,坚持以学生和教师为本的观念,切实发挥教师作用;

(三)媒介加大高职教育宣传力度,提高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社会地位

从不同的层面客观宣传高职教育,使社会真正认识到高职教育“只是教育中的一个类型,而不代表层级。人们应当认识到,并非博士、硕士才算人才,人才的标志是能力而非学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人才,而非廉价劳动力”。[4]使企业和社会更多了解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为高职学生就业质量建立切实可靠的平台。

(四)企业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清醒认识文凭和能力的关系。

企业不能只是坐享教育成果或者埋怨高职教育的不足之处,应该积极主动与高职院校联姻,共同打造高职学生,从而培养后备人才,履行社会义务。树立文凭代表知识而非能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学生而非单一的本科生,如同单一食物会让人体生病一样导致企业营养不良,进而影响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概念。

(五)高职学生自立自强,证明高职学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高职学生须在本职工作上吃苦耐劳、不断学习和进取,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以品德和能力赢得企业的欢迎和尊重。

席卷欧洲的金融风暴,唯独德国经济很稳定,根本的原因是德国有实力雄厚的制造业作为经济支柱,德国发达的制造业源自于先进的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这对我国发展有重大启示意义。我国要实现强国目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经济转型的关键,需要国家和全社会共同呵护职业教育,重视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为高职学生提供就业和长远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据。

[2]人社部: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

news.省略/edu/2011-01/26/c_121023750.htm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

www.省略/zwgk/2011-07/01/content_1897763.htm

[4]职业院校也可培养研究生。

www.省略/web/articleview.aspx?id=20110628173802971&cata_id=N002

作者简介:邓涛,男(1969-)四川人。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系主任,高级工程师,全国监理,造价,建造师。

上一篇:谈谈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 下一篇:论中国的教育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