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图书市场:要让农民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时间:2022-06-25 04:30:02

农村图书市场:要让农民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经验、销售模式完全不变地照搬到农村。当今,农村图书市场最主要的消费是中小学生教辅用书,而保证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的一般性衣食住行、生产生活读物,则是农民图书消费的难点和重点。

农民的一般性普通图书消费有哪些特点呢?

一、实用性。农民购书首位的条件,当选实用可靠,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求得个人的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启发、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贴近生活,针对性要强、时效性要强,主题要明确,内容要集中。要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点,写深写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要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繁琐的论证,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复杂技术形象化,难懂理论简单化,多用插图、照片,增强直观性。要力戒片面追求大而全,蜻蜓点水、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对象明确,突出重点,一针见血,这样就容易抓住读者,使其产生购买欲,有较强的吸引力,迫使读者不得不读,不得不买;要重视深度开发,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有一定的前瞻性,有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并取得现实收益成效。要严格把握数量,不可过多过滥。不要只注重团体批量订货,不重视个人零星购买,农业科技图书只能稳销、慢销,细水长流,批量订货往往是一次性的,而个人购买是长期持续不断的。要严格控制印数,多印次,少印量,要坚持创新性,尽量与时俱进,不断及时补充更新,修订旧内容,淘汰过时的东西,多出新版修订本,出原创本。农民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买,对图书出版时间是很关注的,农业图书是时效性很强的产品,不能搞几年一贯制,年年重印年年发。

二、多元性。农民购书往往目标分散,很难形成统一的批量购买,不集中,不稳定,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不能形成统一的热点、稳定的客户。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三、廉价性。农民对图书定价非常敏感,承受能力低。往往只有急需时,根据多种因素比较,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元左右。定价20元、30元的书,他们就要认真掂量,慎重考虑,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往往选择放弃。因此编辑出版农民需求的图书,绝不能简单草率拍脑壳,要制定适合农民的价格体系,要力求物美价廉,价格适中,性价比高;要严格控制图书生产成本,精打细算,用足版面,少留空白,不过度包装,不追求版本设计,不重复出版,不超重出版,摈弃奢华漂亮,缩减成本,拉低价格;宜用32开本,便于陈列收藏,少用16开本,更不要用异型本;要切实改变农业科技图书写作学究化、学术化的文风,动不动就出系列书、全书、丛书、套书、文库和盒装、线装、精装的现象;要改变片面追求形式主义,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扎扎实实内容来支撑的现象。物流渠道要扁平化,尽力减少中间环节,保证农民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

四、便利性 。农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的现象是不多见的。因此,要尽力把图书铺到基层铺到终端,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农民喜欢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应的书店。

五、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讲述去做,就能马上解决问题,水到渠成。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变动的重要因素,什么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市场是效益的中心,他们往往因市种植,因价上市。机会不等人,农业生产是季节性很强的活动,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书店应当注意及时性,把适销对路、应时应季的图书早备货,早上架,不要变成马后炮,做无效劳动。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还是比较匮乏单调,农民的阅读习惯和农村阅读群体亟待培养、提高。开拓农村图书市场,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既是促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出版发行工作的时代责任。相信经过各方的不断努力,农村图书发行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广袤的农村市场一定会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

上一篇:云南罗平布依风情 下一篇: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文化部 广电总局 新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