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时间:2022-06-24 02:15:38

【摘要】2.1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是从由动物胰腺提取纯化的动物胰岛素逐渐发展到重组DNA技术制备的人胰岛素和多种胰岛素类似物。 2.1.1注射途径胰岛素制剂 目前注射用胰岛素有普通胰岛素、长效...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摘要: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公众卫生问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护理是决定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运动锻炼、预防并发症等乃是糖尿病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内容。生存质量评价对于目前慢性病预后干预、防治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增强体质、减少感染、减轻精神紧张、消除抑郁状态、增强自信心等对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诊断治疗

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糖尿病的血浆葡萄糖水平的切点仍是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11.1mmol/L。单纯IGT指的是FPG

2 糖尿病的治疗

2.1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是从由动物胰腺提取纯化的动物胰岛素逐渐发展到重组DNA技术制备的人胰岛素和多种胰岛素类似物。

2.1.1注射途径胰岛素制剂 目前注射用胰岛素有普通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短效和中效预混胰岛素制剂。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活动度、进食量及其他个体因素选择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注射剂。

2.1.2非注射途径胰岛素制剂 注射用胰岛素制剂可供选择的种类较多,但由于每天需多次皮下注射,仍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不便,非注射途径胰岛素制剂的研究成为世界制药业关注的热点。

2.1.2.1口服制剂 口服制剂给药途径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是胰岛素制剂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常采用脂质体、纳米粒、微囊与微球等各种载体减少胃肠道对胰岛素的破坏和降解,并有效促进其吸收。

2.1.2.2透皮制剂 胰岛素透皮制剂具有血药浓度平稳,药效维持时间长,应用方便,作用强度及维持时间易调节等优点。目前开发的剂型有透皮贴剂、黏膜贴剂及植入制剂等。

2.2促胰岛素分泌和释放的降糖药

2.2.1磺酰脲类 主要是与磺酰脲(SU)受体结合通过关闭ATP-K+通道,增加Ca2+内流,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使细胞内cAmp和三磷酸肌醇水平上升,促使胰岛素释放。按本类药物发明的前后顺序分为三代。第一代有甲磺丁脲、氯磺丙脲等,第二代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第三代有格列美脲,作用特点是用药1次/d,用量小、见效快、作用持续时间长,能同时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出现低血糖危险较小,在肝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安全。

2.2.2格列奈类 格列奈类是一类全新的类似磺脲类的药物,能促进胰岛β细胞在第一时相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餐时血糖高峰。本类药物与ATP-K+通道上的36KDa亚基结合,可迅速安全地降低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其作用快,维持时间短。

2.2.3(GLP-1)和GLP-1激动剂,DPP-IV抑制剂 二肽基肽酶IV(Dpp-IV)是一同源二聚体的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它能对体内多种激素包括GLP和GLP-1灭活,研究发现,DPP-IV抑制剂可保护内源性GLP-1免受DPP-IV降解,使血清GLP-1水平升高,导致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增加,诺华公司开发的代号为LAF237二肽基肽酶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1]。

GLP-1类似物和DDP-Ⅳ抑制剂可能有望成为延缓或逆转T2DM自然病程的治疗选择。已有研究显示,利莫那班(rimonabant)被作为第一个大麻受体1(CB1)选择性阻滞剂。给予利莫那班20mg,1次/d,单药治疗6个月后显示,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显著降低体重和腰围,改善血脂谱,耐受性好[2]。

2.3胰岛素增敏剂 降糖作用不依赖于胰岛素分泌增加,而是通过加强胰岛素介导等作用而发挥效应的口服降糖药,称为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减弱胰岛素抵抗并改善糖代谢使血糖下降,保护胰岛β细胞,BLX-1002[3]是不具有PPAR-r亲和力的新噻唑烷二酮类,对PPAR-α、γ、δ受体无亲和力,能降低血糖水平和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及总胆固醇水平,且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水平的升高,主要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伴胰岛素抵抗者;双胍类药物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的无氧酵解,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主要有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美福明等;脂肪酸代谢干扰剂游离脂肪酸通过葡萄糖-脂肪酸循环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速。

2.4胰岛移植 自从2000年以来,全球有40家以上的医疗机构开展了超过了600例的胰岛移植。Edmonton小组的远期随访结果显示,胰岛移植后不依赖胰岛的T1DM患者比例在术后1年时为70%左右,3年时降至50%,5年时降至11%,但超过5年时仍有70%以上的患者有C肽分泌,这足以使患者避免发生严重的低血糖事件。

2.5干细胞研究 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是解决胰岛组织供体来源不足的理想途径。干细胞根据来源的不同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SC)和成体干细胞(ASC)。Baetge报告了诱导人类ESC转化为可合成胰岛素、胰升糖素、生长抑素、胰多肽、ghrelin等胰腺激素的内分泌细胞的分化过程。人类ESC来源的胰岛素产生细胞内具有接近成人胰岛的C肽含量,并具有丰富的致密核心的分泌颗粒,与胎儿β细胞相似,在有多种促分泌刺激物的情况下可释放C肽,但对葡萄糖却无反应。

2.6其他降糖药 胰岛素降解抑制剂是通过抑制胰岛素酶活性及抑制胰岛细胞外途径的降解,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糖异生抑制剂可抑制脂肪酸氧化,减少糖异生原料生成,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4];以胰淀素为作用靶点的药物将可能成为治疗DM的全新手段,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的化学结构与胰岛素相似,IGF-I能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并可抑制细胞凋亡;葡萄糖钠吸收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通过阻止葡萄糖的再吸收而降低血糖水平。

总之,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究糖尿病的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璐,邸阜生.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和DPP-Ⅳ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11,(1):25-27.

[2]邢小燕.胰岛素增敏剂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5(4):24-28.

[3]祝君梅,温庭民.糖尿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0,27(9):695-696.

[4]贺星,田红.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2,24(3):129-133.

上一篇:新生儿安全用氧的护理 下一篇:规范无菌物品包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