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校区日常运行问题分析

时间:2022-06-23 10:48:01

高校多校区日常运行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多校区运行模式在发挥集中优势资源办学方面的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但其弊端也愈益明显。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首先分剖析了现存高校多校区运行不协调之表现,包括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各校区间互动失调以及文化认同校区化等;其次,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各校区合并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多校区在物理空间上的分离以及学校高层决策间的利益博弈;最后,本文认为,高校多校区运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校区模式;运行机制;高校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07-01

多校区大学的现象是20世纪9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高等学校多校区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财务管理、文化认同、校区间互动等等,因此,剖析我国高等学校多校区管理问题并积极提出治理对策就显得十分迫切。

一、多校区运行不协调之表现

多校区合并办学在集中优质资源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科研能力的同时,也对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课题组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调查中发现,两校区在日常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有学者的研究指出,“不论是由于高校合并产生的多校区,还是由于扩张产生的多校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校区之间的教学资源的失衡”。课题组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多校区间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主要表现为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和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由于明故宫校区离市区较近,大部分受访学生和教职工愿意在明故宫校区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不情愿在江宁校区。因此,两校区的地理位置分布不同直接导致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均衡。

其次,各校区间互动失调。有学者的研究指出,校区间距离的遥远直接导致科研互动、师生互动缺乏,不利于高校整体发展。校区互动失调集中体现为学生间互动缺乏,同时,教职工之间的互动也明显不如但一校区的运行模式。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85.6%的受访学生指出近一个月内与另一校区同学互动次数少于5次;而在受访的教职工中,67.9%的受访者指出除工作需要外几乎从不去另一校区,这些都表明,与一个小区办学相比,两校区间办学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各校区间的互动明显缺乏。

最后,文化认同校区化。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整体形象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多校区整合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学者研究指出,当前基于多校区的管理文化建设面临普遍缺失的困境。在课题组的调研中发现,所谓文化认同校区化主要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即两校区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互动,在身份认同和自我定位时将自己定位为××校区的学生,而非××学校的学生。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67.2%的受访者(明故宫校区)认为自己更多的时候认为自己是明故宫校区的学生,而非江宁校区的学生,对江宁校区也缺乏了解;而56.4%的受访学生(将军路校区)认为自己是将军路校区的学生,而非明故宫校区的学生,对明故宫校区缺乏必要的了解。

二、多校区运行问题之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多校区运行的不协调主要集中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各校区间互动失调以及文化认同的不协调。而在课题组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首先,各校区合并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合并办学的高校中。比如,以扬州大学为例,扬州师范学院是江苏省重点高校之一,在合并后的扬州大学中,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仍然占据优势的办学资源,学校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也倾向于将优质资源集中到瘦西湖校区。当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存在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但在各校区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博弈。

其次,多校区在物理空间上的分离。多校区办学与单一校区办学最大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空间彼此分离的校区。一方面,这不仅大大阻碍了各校区间学生的交流互动,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95.6%的受访学生认为,虽然两校区间有校车,但高额的校车费和有限的校车资源使得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另一校区的同学互动;而在对教职工的访谈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即校区间的物理空间阻碍了他们频繁的互动,而实践表明这是不利于高校文化建设的。

最后,学校高层决策间的利益博弈直接导致了高校多校区运行不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区发展机会、资源分配规则都是高校领导层利益博弈的结果,一方面,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特殊偏好多不同校区给予不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另一方面,也会根据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高校合并办学前的利益格局和资源禀赋,对合并办学后的高校不同校区赋予不同的权利和机会。因此,高校决策层的博弈是导致多校区运行不协调和发展机会不均等的最终原因。

三、小结

高校多校区运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指导性政策和引导性规范,完善我国高校多校区运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多校区运行机制的偏差;另一方面,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自身发展蓝图,结合优势条件,尤其是优质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MOOCs教学设计探析 下一篇:浅谈民办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师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