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新校区“孤岛”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7-25 09:33:02

关于高校新校区“孤岛”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扩招热引发了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热潮,但调查发现,由于新校区周边环境较差、管理机制不畅、综合配套不齐等原因,形成了新校区发展中“环境孤岛”、“管理孤岛”和“文化孤岛”现象,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也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此,在新校区末来发展中,政府、高校和学生自身必须明确角色定位,发挥各自功能,共同推进新校区全面发展,完成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新校区;“孤岛”现象;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1—0070—06

随着高校扩招热一再升温,带来的是高校物理空间和硬件设施的不足,进而引发了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建和已建的高校新校区超过200所,每个新校区的占地面积少则上千亩,多则3000~5000亩,每个新校区的预算投资少则数亿,多则20~30亿。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办学空间,扩大了办学的规模,满足了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但随之而来是新校区与老校区、学生与老师和社会的“被隔离”问题,即“孤岛”问题成为当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所谓高校新校区“孤岛”现象,是指由于新校区选址偏远、校外社会环境较差且可进入性不强、校内硬软件设施不完备、校园文化积淀不足等原因,造成教师和工作人员“不愿进”、学生“走不出”的尴尬局面,使学生既不能很好地与教师交流,也不能很好地与社会接轨,从而形成新校区与老校区、学生与老师和社会的孤立状态。具体表现为:新校区周边环境建设滞后,造成“环境孤岛”;新校区教学管理经验不足,造成“管理孤岛”;新校区文化建设缺位,造成“文化孤岛”等方面。

一、高校新校区“孤岛”现象的实证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新校区“孤岛”现象,笔者以随机抽样和整体抽样为基本方法,对西安10所高校新校区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00份,收回问卷1933份,回收率92%;对象涉及“985”院校1所,“211”院校4所,二本院校4所,民办院校1所。根据抽样调研结果,笔者运用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如下结论:

(一)“环境孤岛”造成大学生出行困难、实践机会少、满意度低

第一,新校区交通设施不便,学生出行困难。新校区的选址多位于郊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有的甚至直接沿用了周边的村级公路,加之周围外出人员较少,公交公司不愿意安排公交线路,其他交通工具由于路面状况较差也不愿意进入。因此,新校区大学生的出行成了较为突出的难题之一。关于“新校区的交通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58.4%的同学认为“很不便利”。交通不便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出行率,调查显示,27.9%的同学平均4周以上出行一次;27.5%的同学3周出行一次;24.3%的同学2周出行一次。虽有部分同学认为这种环境可以使自己集中精力学习,但与城市生活的断层和外界信息的封闭,必然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发展,延缓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第二,新校区学生实践机会较少,综合能力发展不足。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新校区的校外环境不完善,特别是交通设施较差、空间距离较远,严重阻碍学生深入城区参加社会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关于“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次数”的回答中,41.0%的学生几乎没有参加过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具体环境和工作,主要是校内的勤工俭学岗位和学生活动等,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仅占45.6%。这严重影响了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三,新校区内外部环境和设施不完善,学生满意度低。新校区选址主要集中在郊区,周边环境整体表现出“脏、乱、差”等现象;加之校内建设大部分处在一期或者二期过程中,生活、学习设施不齐全。因此,极大地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学生难以产生对新校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满足感。调查发现,西安高校新校区全部于城市边缘和郊区,距离城市商业区较远,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68.3%的学生认为校外环境“不太好,需要改进”;同时,校内设施也正处于建设之中,73.9%的学生认为内部基础设施“不健全”。

(二)“管理孤岛”造成新校区学习氛围不浓、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获取途径较少

第一,新校区学习氛围较差,旷课现象普遍。“学习气氛是衡量高校学风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是高校学风状况的直观反映。”由于新校区的管理还缺乏经验,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在学风建设上还没有形成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特别是由于其他管理部门的缺位,新校区辅导员成天忙于事务性的工作,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和管理,致使新校区学风普遍较差,旷课现象普遍。本次调查中,41.6%的学生认为学习氛围不浓厚是新校区学风建设的关键问题。学生中流传着“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顺口溜。调查显示,73.3%的同学曾无故旷课,其中每学期旷课10节的比例高达28.2%,超过20节占12.7%。

第二,新校区教学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教育质量普遍下滑。教学资源是制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和关键环节。一方面,高校新校区建设首先是空间的扩张和器物的完善,大部分资金投放在了教学基本设施和学生基本生活设施建设上,但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其他配套设施投入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新老校区的人为分割也必然引起校区间教学资源配置的矛盾,特别是实验设备和教师资源在新校区面临长期不足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在对“新老校区学习资源配置是否均衡”的回答中,49.9%的同学认为“不均衡”,而在关于“不均衡”的具体表现方面,36.7%的学生认为主要是“基础设施配置不均”,25.7%的学生认为是“实验设备配置不均”,24.6%的学生认为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

第三,新校区知识获取途径较少。一方面,新校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使新校区学生不能经常前往城区的各大书店、图书馆购书和看书;另一方面,新校区与老校区、其他高校之间的距离较远,使得新校区学生不能很好的与老校区学生、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学习交流。57.9%的学生认为新校区信息获取“不便捷”,严重制约了学生获取专业前沿知识、社会热点信息的途径,大部分学生只能利用网络和报刊了解学术前沿和社会信息,利用网络和报刊获取前沿知识和社会信息的分别占76.5%和46.3%,这在客观上提高了新校区图书馆的利用率,达到55.2%。

(三)“文化孤岛”造成新校区精神文化缺位、课余文化单调、文化传承断裂

第一,重建筑、轻内涵,导致新校区精神文化缺位。为了满足高校扩招后的基本教学需要,学校新校区建设首先注重的是外延扩张。由于受资金规模的限制,新校区人文景观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投入明显不足。高校本应该拥有的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缺位,大部分新校区基本处在“有高楼、没文化”的建筑物集合状态。调查显示,42.3%的学生认为新校区没有代表学校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还有31.6%学生则表示“不清楚”。另外,受新校区内部设施不完善、可进入性差等原因的影响,表征校园文化建设状况的各种讲座、演讲和学术会议等活动,在许多新校区受重视程度不够。调查表明,57.3%的学生认为学校对新校区举办文化和学术活动重视不够,26.7%的学生认为“一般”,还有7.2%的学生认为“非常不重视”。

第二,体育、休闲设施不足,课余文化单调。相对中学阶段而言,大学课时少了很多,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增加。但是,一方面由于学校外部环境较差,出行困难,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只能呆在学校,另一方面,由于新校区内部设施不完善,特别是缺少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设施,导致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普遍比较单调,大部分学生只能到网吧或教室打发时光,调查表明,41.7%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聊天或打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现象成为新校区学生管理的突出问题。同时,在“新校区的体育及休闲设施是否满足需要”的回答中,有54%的学生认为“不能”,32%的学生认为“一般”,8%的学生认为“非常不能”,仅有6%的学生认为‘‘很好”。

第三,新校区文化传承主体缺失,导致校园文化传承断裂。“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学校的文化氛围,主要来源于师生的共同创造和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老校区的学生。一方面,由于新校区大多地处郊区,教师一般乘校车上课,下课后基本上不在新校区逗留,也极少愿意住在新校区。大多数新校区常驻人员只有辅导员和部分管理者,学生在课余难得有机会与教师接触交流。因此,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角色基本缺失。调查显示,仅有8.4%的学生经常和教师交流,30.7%学生偶尔和教师交流,48.9%的学生很少和教师交流,从来没有和教师交流过的学生占12%。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道德风范、治学态度根本无法对新校区学生产生影响,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新老校区空间距离较远,校区之间学生很少沟通交流,因此,进一步阻碍了新老校区的文化传承。在关于对“新老校区的文化传承情况的”回答中,高达65.4%的学生表示‘‘对校园文化不了解”,2l·0%的学生认为“新校区没有秉承老校区的校园文化”,只有13.4%的学生认为“新校区秉承了校园文化”。

二、高校新校区“孤岛”现象的原因分析

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新校区距离城市商业区和老校区较远,交通不便,信息封闭,基础设施不完备,教师和管理人员缺乏、文化底蕴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形成了新校区的“孤岛”现象。

(一)新校区周边社会环境建设滞后形成“环境孤岛”

学校周围环境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对学生的负责态度,并且影响到文明城市建设的步伐。大学是使学生接触社会的最后一站,因此,学校周边环境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特别会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产生深刻影响。调查发现,原本作为城市人文标杆的大学或高校园区,如今却成为一些无证违法经营商贩觊觎的唐僧肉,成为交通管理、文化事业的空白点。新校区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交通建设与管理、食品卫生与安全等问题,甚至有些新校区周边遍布违法经营的“黑角落”,直接影响到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大部分新校区远离市区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交通等基础设较差,学生前往城区的机会较少;二是学校周边环境较差,消费群体较小,大型正规的商业公司和文化休闲企业不愿进入高校新校区,而校内的相关设施又无法满足学生的生活学习需要;三是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涉及多家部门,涵盖工商、城管、卫生、文化等相关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难以形成管理合力,加之学校周边的经营主体往往是当地村民,管理经常出现“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现象,因此,学校周边环境净化治理难度较大。

(二)新校区管理机制运行不畅形成“管理孤岛”

“办学传统和文化传承与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是新校区管理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其他问题大都与这两个基本问题相关或由这两个基本问题派生。”当前,新校区办学的情况主要有三种管理模式:第一,“以条为主模式,即高校治理机制统一,各职能部门将工作任务从老校区直接延伸到新校区”;第二,“以块为主模式,即高校在新校区设立独立的治理协调机构,实行区别于老校区的管理制度”;第三,“条块结合模式,即高校职能部门与治理协调机构同时运转”。以上管理模式虽然在高校新校区管理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虽然避免了机构及职能的交叉重叠,但对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工作能力、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新校区管理自,但在具体工作中可能脱离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支持,对新校区管理协调机构的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能够增强新校区管理的辐射面,实现全过程覆盖,但是两套机构同时运转可能带来工作越位甚至错位现象。

新校区管理除了以上三种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外,还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直接造成了新校区管理机制运行不畅:第一,在办学传统和文化传承方面,对新校区的管理更强调新校区和老校区的融合,老校区对新校区的介入和渗透,从而要求新校区更多地依赖老校区对其进行管理;在降低办学和管理成本方面,则要求必须减少管理层次、缩短管理路径,要求新校区要更多地独立于老校区进行管理,在实践过程中,二者难以相互兼顾,协调一致,致使决策运行机制不畅。第二,虽然高校大多数学生在新校区学习和生活,但学校大多数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教学单位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的主体仍保留在老校区,管理重心尚未同步转移。第三,由于新校区距离教工家属区较远,且生活和工作环境与老校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工作人员都不愿意到新校区上班,加之新校区工作考核制度不健全,许多部门存在“有牌无人”的现象。虽然有些部门采取新老校区上班轮岗制,但由于工作移交制度缺失,也无法实现管理的连续性。

(三)新校区文化底蕴不足形成“文化孤岛”

校园文化是在社会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是置身于现代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是“指学校根据办学的实际,对社会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采取摒弃、接纳和改造,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是一个学校校园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是引领高校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一定意义上讲,当代大学的竞争主要是校园文化的竞争。作为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的高校新校区,如何传承老校区的校园精神、发扬老校区的文化传统、进一步提升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品位,是当前新校区建设必须关注的时代课题。

当前,由于新校区建设时间短、综合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使新校区不可避免地缺少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文化孤岛”现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由于地价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因,高校新老两个校区的空间距离较远,新校区很难受到老校区悠久校园文化的辐射和影响,缺乏老校区厚重的校园文化的熏陶。第二,由于交通、地域、设备、经费、人员等方面的“屏障”,新校区获取都市信息的能力较差,新校区校园文化缺乏互动性,缺乏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第三,新校区交通不便,生活不便,建设缺乏全面性和整体性,教师新老校区“赶场”教育,致使新校区明显缺乏以教师为参与主体的文化氛围的营造。第四,新校区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各方面条件和老校区差距较大,加之多数新校区正处在建设过程中,学术、文化活动条件有限,学术文化活动少,缺少学术氛围,给营造校园文化带来影响。

三、改变高校新校区“孤岛”现象的对策分析为了全面提升新校区办学水平,履行高校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笔者认为,新校区未来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和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三者的有机联动,从而改善“孤岛”现象造成的负而影响,推进高校新校区教育的正常发展。

(一)政府以政策和投资为引导。完善新校区内外环境建设

第一,以新校区周边环境的土地审批为契机,加强高校新校区周边设施的合理规划。针对高校新校区周边环境现状,政府部门在规划和审批过程中,应在全面研究地域内外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减少工业用地,增加文化休闲设施用地,实现周边环境与高校人文环境的互动融合。另外,政府应加强新校区周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创造丰富的交流窄间体系,通过打造便利的交通,创造丰富的沟通交流体系,在空间上克服“孤岛”困境。

第二,以资金吸引政策为手段,加强高校新校区的周边环境建设和完善。新校区大都位于郊区,从实际的发展现状来看,这些学校主要面临周边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投资商少,且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竞争环境,易形成垄断局面。学生在埋怨消费水平高的同时,又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费等特殊政策扶持商家,保证其持续发展,为学生群体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对于商家的运营,政府应制定健全的管理体制,发挥监管的职能,切实落实监督、规范市场运行的工作。

第三,以增加高校教育经费为平台,加强新校区校园内部设施建设。各高校新校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在进入还本付息后,各高校面临巨大还贷压力,在外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各高校将不得不减少正常运转资金,从而直接影响到新校区的校园设施建设。因此,在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中,需要政府指导和支持,需要加强政府的投资力度,特别是通过设置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从而完善新校区基础设施,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二)高校以硬件和软件建设为突破口,提升新校区人才培养水平

第一,加强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新校区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物质载体。针对新校区建设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完善其硬件建设:一是加强学习研究类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和馆藏量的图书馆、能够容纳数百上千人的学术报告厅和会议中心等,优化学生学习环境。二是加强生活娱乐类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学生生活环境,增强大学生的满意度、归属感和心理认同感。三是加强校园网络设施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新老校区教学统一化、教育远程化,从而真正达到教学资源在新老校区的共享,提高学习研究的效率,同时实现新、老校区学生有效的沟通,走出空间距离造成的沟通困境。

第二,创新新校区管理模式,提升新校区教学质量。针对新校区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社会实践不足的现状,我们必须创新新校区管理模式,具体讲:一是采取多样化于调动资深教授到新校区上课的积极性,增强新校区的学术氛围。一方面实行差别课时制(1学时=1.5学时),激励和引导资深教师到新校区授课;另一方面,鼓励资深教师到新校区开展学术讲座,营造新校区浓厚的学术氛围。二是实行新老校区学生“1+1”互助互动模式和新校区“本科生导师制”,优化新校区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结束新校区大学生的“后高中时代”现象。一方面,高校应在新校区开设专门的社会实践课程,传授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技能,培养大学生投身实践和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在新校区提供更多的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机会,为新校区学生创造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的条件。

第三,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新老校区文化传承。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和根本性的工程,应该深入挖掘老校区的文化底蕴,并将其贯穿于创建校园文化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具体讲,一是移植老校区的校园文化,包括代表学校精神的校训、反映学校发展的校史、标志学校文化的建筑景观、体现学校高度的人文景观。二是传承老校区的校园文化,一方面将老校区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结合新校区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加强新老校区之问的沟通交流,通过学生会、社团组织、新老校区学生之问举办各种活动。三是创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特别是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以新校区校园文化为基础,“开发学校的象征物和纪念品,诸如校徽、校旗、校花、校歌以及学校的画册、贺年卡、纪念品等等”。

(三)大学生以个体管理和群体管理为依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一,积极调整心态,适应新校区教育环境。“个体对大学适应的好坏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成人后的工作和生活。”高校新校区“孤岛’’现象成为我国“一校多区”办学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因此,大学生面对新校区的现实状况,必须积极调整心态,尽快适应新校区环境,以健康、乐观的心态,投入大学学习生活之中。可从如下方面努力:一是实施乐观心境法,充分调动积极的心理素质,进行自我暗示:如倾诉法、对比法等。二是采用心理咨询法,通过外部心理干预,缓解新校区大学生的心理压抑感,以实现心理健康。三是采用情景模拟法,设想时间重新轮回,在其中找出失败的原因,为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针对新校区相对封闭的现实,学生应树立主动“走出去”理念,主动寻找机会参加社会活动。

第二,发挥自身主体性,实现自我管理。一是自我评估,增强自我管理意识。首先要对自身心理和能力进行准确评估,评估分为心理、能力、性格、兴趣等,通过评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优势,以更好地管理自己。二是积极发挥“自我管理”的能动性。在学校管理缺乏、教师数量极少的情况下,新校区学生应及时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实行计划,执行过程中努力运用心理素质克制和监督自己,形成实践目标的自我管理过程。三是发挥班级骨干作用,强化自我管理效果。通过定期进行班干部培训的方式,分权于学生骨干,由他们对班级事务的处理全权负责。

第三,大力发展学生组织,丰富校园活动。一方面,通过加强各级学生会组织建设,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构筑校方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学生会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师生乐”等交流活动,为师生之间提供交流平台;同时利用演讲、辩论、节假日活动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的学生间交流及对外交流;另外,引导学生会推进校园广播建设,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引导社团发展,壮大学生活动的发源地。在新校区发展中,我们必须以奖励机制为手段,提高大学生社团的活动积极性,通过社团组织举办校内和校际间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平台和交流机会,改变新校区的“孤岛”现象。

上一篇:浅析拜占廷中期“婚姻法”的特点 下一篇:一定要到现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