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校区生态型校园建设分析

时间:2022-09-26 02:05:45

高校老校区生态型校园建设分析

摘要:进入21世纪,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对不少老校区而言,在现有基础条件下对校园规划进行生态规划,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就目前我国高校老校区生态校园规划与实现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757.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

1.1生态型校园特点

校园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学生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他们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生态型校园应具备以下特点: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家标准。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

1.2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基础与条件

校区基地环境、土壤、气象、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是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基础。

2、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2.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2.2体现生态环境艺术式学校的原则。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

2.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2.4以人为本的原则。生态景观规划上要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这要求:①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②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③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感情;④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能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比如,园路的设计走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出入方便,大乔木的位置要考虑到是否影响师生日常生活的采光、通风及安全问题。

2.5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

3、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实践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二五”生态型校园规划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校于上世纪50年代,校园建设存在功能分区不明、景观布局单一、基础设施老化,耗能严重等情况。学校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加大基本建设力度,同时提出结合学校现状及实际情况分步骤按计划逐步实现生态型校园。为此,我校在“十二五”校园基本建设规划中引入生态型校园理念,现就我校该项工作情况加以介绍,以资共飨。

3.1我校校园环境现状

我校于1975年从北京迁至武汉,校园建设布局较多依建设时序先后而定,插空建设现象较多,各校区的学科布局以及功能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部分校园用地由农业生产用地转为学校建设用地,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校园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上,景观大小、虚实、间距等均缺乏艺术的变化,较少考虑兼容校园文化特色,缺乏亮点和新意。校园内绿化树种单一,栽植方式不灵话,多层次立体配置的植物景观很少,不同空间栽植的植物形态和色彩变化也不丰富,很少讲究艺术构图和造型。

3.2学校“十二五”生态型校园建设规划原则及目标:

3.2.1节约性原则。按照降低办学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资源保障系统,逐步改善校内基础水电设施及校内建筑,降低能耗,提高办学效益。

3.2.2功能性原则。按照校园的规划用地功能分区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建立完善的绿地系统.绿地形态上以点、线、面相结合,突出特色景观空间。

3.2.3多样性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和已经形成的植物景观,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以生态学原理作指导,尽可能丰富植物种类,做到乔、灌、草、花立体配置,力求创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

3.2.4文化性原则。充分挖掘和选择与学校未来发展紧密相关的题材,突出我校的特点,创建多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景点.选择具有纪念意义的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成果,创建纪念性景区.

3.2.5整体性原则。绿化规划是环境景观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绿地中心的环境艺术小品,如雕塑、喷泉、景石、游路、广场、铺装等景观与绿地规划应统一考虑,力求协调一致。

3.2.6生态型校园规划建设目标:“十二五”时期,我校校园规划建设由“节约型校园、环境友好型校园”推进为“生态型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在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综合分析学校现状及准确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坚持节约用地的前提下,统一规划,协调好各校区的功能组织布局,逐步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坚持节能减排、建设和谐校园和绩效考核,不断提高我校师生员工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水平,初步实现功能完善,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建设目标。

3.3“十二五” 生态型校园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

生态型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对生态校园的建设重点如下:

3.3.1 节能减排方面

1)雨污分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计划“十二五”期间建设校园雨、污分流管网系统,雨水收集管网并入洪山区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并入洪山区污水管网。在北区试点将雨水收集系统与北区东湖水塘合并规划,将地表雨水汇入东湖水塘储存起来,利用生态净化后的雨水资源进行校园浇灌、冲厕等。

2)太阳能能源的利用: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十二五”期间对我校新建学生宿舍热水系统均采用太阳能能源。若学校财力允许,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完成校区内全部学生宿舍利用太阳能能源的热水系统改造工作。

3)节水、节电系统:利用国家修购专项资金继续推进水电二级计量安装工作,确保“十二五”期末水电表二级计量改造全部完成,三级计量改造完成70%;实现校内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29620KV,电缆管线入地工作完成。

3.3.2 校园道路:利用国家修购专项资金继续推进道路及其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作,提高校园道路交通条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改造方案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道路主干次干分明;2)所有道路尽可能形成环线,减少断头路;3)视交通情况,在主要路口安装减速带和反光镜;4)利用道路两侧设置停车区域;5)道路两侧尽可能预留管沟、管群;6)资金使用以维修道路为主,若允许,考虑北门、东二门、西二门的修缮及改善道路周边环境。

3.3.3植被园林建设:1)完善校园的园林规划。计划每年投资100万元,用于美化校园。包括消除土壤区;局部硬化地面,调整为植草砖地面,以增加雨水下渗率、提高植被覆盖率与物种多样性,逐步改善校园绿化环境,增加绿色植被面积,绿化覆盖率从48.2%提高到55%。2)继续做好校园环境绿化和美化工作,突出我校办学特色,在东区家属区开辟樱花园和桂花园,打造3-5个具有地大人文情怀的精致园林景观和沿湖景观,与东湖风景开发区联合开发校内风景片区。

3.3.4固体废物处理:1)建设无扰民的校区内生活垃圾中转站。计划设立下沉式垃圾回收站,其中东区3个,西区3个,北区2个,预计总经费240万,可有效改善校园环境,消除异味,降低疾病传播率。2)逐步开展实验室废物单独收集,重点针对有毒有害废物,包括废弃试剂、污染样品的收集与处置,建立管理档案。3)投资20万元,成立可降解性废物的消化分解试点,待效果明显后逐步推广。4)枯枝落叶(打草)单独回收,就地利用:对我校每年秋冬季节均有很多的枯枝落叶,以往的做法是将其集中后清运至市政垃圾站,每年此类“绿化垃圾”清运费数万元。建议从“十二五”后,对此类“绿化垃圾”采取单独堆放,就地粉碎、腐熟堆肥等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处理。

4、结语

我校是建校60年的老校,在校园建设方面与新校区相比,难度很大。但为了适应新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我们结合学校现状及经济条件,分步骤实施建设“生态型校园”计划,希望能对老校区建设新型生态型校园之路提供借鉴、交流。

上一篇: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下一篇:电厂热工测量误差原因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