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大学英语在线课程建设研究

时间:2022-06-23 08:18:28

远程教育大学英语在线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文章以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一门大学英语在线课程的建设为例,介绍了应用现代课程设计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在建设英语在线课程时应注意的问题,应达到的目标,并给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实际模型。

【关键词】Sakai;远程教育;英语在线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85―06

引言

我国的远程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由过去的面授和远程辅导参半的形式转变为更多依赖于远程教学的形式。其中,在线课程的建设则是远程教学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一环。一些开源的学习管理系统 (LMS)如Moodle和Sakai的出现使得在线课程的开发有了坚实的平台支持。利用这些免费的开源平台,远程教育机构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由于Moodle基于PHPMySQL+Apache架构而Sakai基于J2EE架构,所以“从技术的角度讲,它比Moodle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可复用性和安全性都更强。”[1]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最终选择利用Sakai来开发自己的第二代网络课程平台。自2007年以来,北邮网院已经基于Sakai开发了十几门完整的在线课程。本文介绍的就是其《大学英语第二册》网络课程的建设情况。

一 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在线课程在开发之前首先要对其框架做整体构思,其中一环就是找到适合的理论架构,恰当的理论架构可以用来指导整个开发过程。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外语教学课程,所以在开发过程中结合了相关的课程设计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分述如下。

1 相关的课程设计理论

我们在开发在线课程的初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就是要使课程适合学生的自学,真正摆脱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其实,教学设计模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争论。不过,随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目前则又出现了颇为流行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这种模式明显是要融合前两种模式的优势。这种双主教学设计模式使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的教学分支[2]。可见,在线课程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然而,有学者指出“大多数教学系统都忽略了学习者个体之间在学习能力、知识背景、学习目标和学习风格方面的差异” [3]。这种“无差异教学”的模式难以照顾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计之初要对学生的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做一个综合分析。学习风格指的是学习者在获得和处理信息时具有的特点、优势和喜好[4]。如果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有着严重的分歧,则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5]。本课程采用了流行的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FSLSM)来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这一模型包含四个维度,即“感官/直觉”(Sensing/Intuitive)、“视觉/口头”(Visual/Verbal)、“积极/思考”(Active/Reflective)和“连续/全面”(Sequential/Global)[4]。Felder和Soloman(1997)则基于这一模型开发出了一个学习风格量表(ILS)[6]。我们将这一量表进行汉化后,通过电子邮件分发给一些学生,并对回收后的量表进行了统计。我们发现,学生多为感官型(偏好具体、实用和程序化的信息)、视觉型(偏好图表和图像,寻求信息的视觉体现)、积极型(偏好尝试,喜欢集体协作)和连续型(偏好直线有序的信息表达方式,通过细节来了解整体)。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在线课程的时候要多使用直观的媒体表达形式,知识模块最好是直线型有序地安排。另外,由于远程学生多为在职人员,他们经常是利用较短的空余时间来学习,所以模块的时间也不能过长,一般来说每个模块提供10-20分钟的内容即可[7]。

2 相关的语言教学理论

本课程的设计不仅借鉴了一些课程设计理论,还考虑到语言课程的特点,参考了最新的语言教学理论。我们主要借鉴的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交际语言教学”理论(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8]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9]。根据Ellis(1990)的观点,判断教学活动的交际性程度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看。一是交际目标,即交际活动必须具有真正的交际目标,而不是训练语言本身;二是交际需求,即交际活动必须让学生产生交际的渴望;三是注重内容而非形式;四是语言的多样性,即交际活动必须让学生使用各种语言形式,而非某个特定的语言形式;五是没有教师的干预,即交际活动必须在学生之间开展,而非在师生之间开展;六是不控制语料,即交际活动不控制学生使用的语言[10]。这就要求在线课程要多设计和实际交际相关的活动,而非单纯的语法、词汇讲解。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本科学生需要参加统一的学位英语考试和网络教育英语统考,所以在线课程也有必要兼顾到这一点。这就需要课程设计者平衡好“应试”与“应实”两者之间的关系。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则是对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只是更强调任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该教学法相信,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之上,而不是正在使用的语言上时,他们会学得更好[11]。这就要求在线课程包含恰当的任务,使得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对上面这些理论的研究,我们确定了本课程要达到的几个目标,即“易用性”、“模块化”、“实用性”、“交互性”、“趣味性”和“形成性”。最终我们完成了本课程的开发模式图,如图1所示。 br>

从图1可以看出,学生在进入课程之初先要学习“课程导学”,从而掌握课程的学习流程,然后进入“单元学习”,最终参加“期末考试”。学习活动主要发生在“单元学习”这一环节,这也是在线课程的主体。单元学习由7个栏目组成,分别是:①预习模块,②课文学习(因为课文较长,所以把课文按照意群划分成了好几个段落模块,这样就可以避免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过长),③复习模块,④实时课堂,⑤统考直通车模块,⑥学位英语练习模块和⑦阶段作业。图1中的红色线条连接的内容为必修内容,绿色线条连接的内容则为选修内容。这种设计缘于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的考虑。

二 课程设计目标的实现

下面具体介绍本课程从哪些方面来实现预定的设计目标,而具体的平台开发步骤则不在讨论之列。

1 “易用性”的实现

由于网络教育的生源复杂,英语水平高低不一,且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这就要求网络课程突出“易用性”。易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课程首页有课程导学,对课程的总体情况做了介绍,见图2。 br>

其次,每个单元基本上由“Preparation(课前准备)”、“Text(课文学习)”和“Summary(总结)”组成,其中的“课前准备”模块对课文的背景知识做了介绍,并设置了“课文前测”用以检测学生的现有知识,见图3。

第三,文章里的重要词汇用红字显示,鼠标放在其上则会显示中文释义,并对某些重要词汇、词组做了进一步解释。每个段落都有中文释义和语音朗读,点击按钮即可浏览,如图4所示。

第四,课文学习模块由“问题引入”、“听读段落”、“精讲课堂”、“词汇总结”、“趣味活动”和“模块后测”组成。课文学习模块之后设有课文总结模块(Summary)和课文后测,对文章的重难点进行总结和练习,见图5-6。

第五,阶段作业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答题中的错误给出反馈,让学生可以做针对性的训练,见图7。

2 “趣味性”的实现

“趣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堂讲解中大量使用音视频资料,力使讲解生动形象,见图8。

其次,课文学习的每个模块都设有“趣味活动”,寓教于乐,见图9。

第三,在“课外学习园地”栏目下设有“英语歌曲”、“英语新闻”和“影视片断”等内容,这些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另外,课程还设置了交际英语动画栏目,见图10。

3 “模块化”的实现

由于本课程的课文较长,再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学习习惯,故而将每篇课文按照意群分成了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形成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这就是课程的“模块化”。如图11所示,第一单元的课文被分成了4个模块(Part one-Part four)。

4 “交互性”的实现

基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要求,本课程在很多环节中都体现了“交互性”。

首先,在课文讲解中穿插交互活动,见图12。其次,每学期都设有大量的网上实时课堂,见图13。第三,课程还提供在线论坛,QQ群等交流方式。

5 “实用性”的实现

由于网络教育的本科学生要面对两大英语考试,即“英语统考”和“学位英语考试”,所以本课程每个单元的最后两个模块就设置了相关内容。另外,我们还开发了统考模拟练习系统。课程的阶段作业系统会对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反馈、解析,见图14。这些都突出了“实用性”。

6 “形成性”的实现

课程考核强调“形成性”。网络教育时空分离,很难监控学生的自学情况,单靠期末考试无法控制学生的学习质量,故而本课程突出“形成性”考核。每学期设置10次作业(8次客观题,网上提交,可以反复做;2次主观题,邮寄给相关教师)。课程总评由阶段作业(30%)、出勤(10%,主要包括实时课堂出勤、登录在线课程时长、论坛参与情况,由平台系统自动记录)和期末成绩(60%)组成。图15显示的是是总评成绩的构成情况。

三 课程使用情况与结语

本课程开发历时一年,自2008年投入使用后深受学生的喜爱。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非常适合自学。这也是我们开发课程的初始目标之一。在线学习的学生比以前使用简版课程的时候有所增加。从近几次的期末考试成绩

来看(见表1),本课程的通过率稳定在80%左右,而未使用此在线课程之前,通过率才为60%左右。再从学生参加网络教育英语统考的情况来看,使用此在线课程后学生通过率有着稳步的提高。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本课程的建设是成功的。

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借鉴了很多先进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理念,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远程教育的实际情况限制,有些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比如,有些学生具有强烈的应试情节,所以只关注应试方面的内容,而忽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学习。还有些学生基础太差,根本不愿意参加课程布置的活动,从而一直作为“旁观者”而存在。所以,即使我们已经认识到他们的这种“学习风格”,但是在线课程也很难让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翟菁.Sakai与Moodle的比较研究[EB/OL].

[2]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Ford, N., & Chen, S. Matching/mismatching revisited: an empirical stud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1,32 (1): 5-22.

[4] R. M. Felder & L. K. Silverman.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J].Engr.Education,1988,78(7): 674-681.

[5] Oxford,R.,M.Ehrman,&R.Lavine.Style Wars:Teacher-Student Style Conflict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 In S.Magnan(Ed.),Challenges in the 1990’s for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C].Boston:Heinle and Heinle, 1991.

[6] Felder, R. M.,&Soloman, B. A. (1997). Index of Learning Styles Questionaire[EB/OL].

[7] 葛子刚,杨丽华,马焕新.利用Sakai平台建立在线课程初探―以一门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9,(S1): 145-148.

[8]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9] 交际语言教学[EB/OL].

[10] Ellis,R.Activ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teacher preparation.In J.C.Richards,&D.Nunan(Ed.),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versity Press,1990:26-36.

[11] 程寅.从交际法到任务型教学法[EB/OL].

上一篇:CAD/CAM/CAE软件教学立体词典系统的开发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英语音素教学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