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语文课堂构建的思考

时间:2022-06-21 08:36:17

对高效语文课堂构建的思考

高效的语文课堂构建,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审美感悟、过程与方法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影响高效语文课堂构建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如果教师对课标定型的教材研究到位,在备课时围绕着“和谐高效”这一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在教材的研究上下功夫,在研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上下功夫,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上下功夫,就对促进语文课堂高效有一定作用。我们在语文教学的不断实践和摸索中有以下所得: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它是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指南。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生成的有效的基础。上课之前,教师要非常清楚所输出的教学信息的目的,要把它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并十分清楚重、难点放在哪儿。教师要知道该教什么,用什么方法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依据每个学段的训练重点来考虑教材重难点的定位和安排。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础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具有科学性、序列性的教学活动,离不开预设。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关键在课堂教学的基点是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达到一个应该达到的水平层次。所以学生的学是主要的,教师的教也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应该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如何“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教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教,怎么教,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理解需要来确定,设计要精当。同时还要让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三、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根本

理想的、优质的、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所以语文课堂要多启发、诱导,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要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并形成“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原则。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和谐、融洽,每时每刻都让人感受到师生在用心交流。并通过相互的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时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对学生不尽如人意的回答并不直接给予否定,而是让学生思考再思考,学生多元的正确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四、择取精当的教学内容,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重心

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重视文本的原生价值,进入语文教学的文章,相当一部分不仅是为了语文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更多的选文是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或者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它是渗透到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是要学生汲取的精神食粮,是积淀了人文底蕴的。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不能只把它当作例子来教,要重视作品的原生价值,要让学生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进行积累。

五、课后注重教学反思,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保证

语文教后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但现实中,我们许多教师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上完一堂课就以为任务完成,万事大吉。而事实上,大凡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后反思,看重课堂反馈,并在教学中长期坚持思考的习惯,不断地反思教学,即使是教学多年的老教师也是如此,因为他们清楚,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成为肤浅的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才能健全我们的教学,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达到优化课堂,实现高效。

上一篇:情感教学在课堂中的体现 下一篇:对班级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