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东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战略

时间:2022-10-10 05:18:27

米东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战略

【摘要】: 从米东区的供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发展热电联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米东区发展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

Provide the hot present condition from the rice east District with the existent problem,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the hot electricity the necessity that produce with the urgent, the rice east District develops the hot electricity 联 produces to have the energy of economize,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increase provide the hot quantity, increment electricity supply etc. synthesize the performance.

【关键词】:热电联产 发展 战略

The hot electricity produces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供热现状

米东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面,主要以厂矿企业为主。近期建设范围集中在主城区167平方公里。主城区以米东路、古牧地和东山大道为核心,米泉与东山区的融合发展,建设新型居住、商贸、文教和工业园区。核心区规划建设用地128平方公里,核心区人口约60万人。

米东区现有集中供热面积已达500万平方米,米东区城市集中供热是由原米泉市和原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共同发展而成的。原米泉市集中供热起步于1998年,相继启动实施了米泉市Ⅰ、Ⅲ区集中供热工程;从2001年开始,随着广汇热力公司、新矿热力公司和乌石化热源的相继建成,集中供热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至去年,米东区现有供热企业6家,集中供热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建设了区域锅炉房7座;煤矸石小热电联产1座,乌石化热源1座,安装锅炉21台(单台最大容量为80吨),锅炉总吨位达641吨;新建换热站68座;铺设管网124公里。通过十年集中供热建设和拆并小锅炉的实施,米东区共取缔分散锅炉近600台,有力地改善了城区的空气环境,为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和建设生态城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近年来热源和管网存在设备老化,拆并小锅炉和改造老化管网的力度仍需加大。分散小锅炉供暖还有近300万平方米,急需加入集中供热。

二、存在问题

米东区分散小锅炉主要集中于米东大道两侧,多是破产或困难企业自供的锅炉房,现有的供热设施多是80年代初建设,使用年限已超过20年,锅炉设备陈旧老化,供热管道年久失修,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冬季供暖中不仅烟尘污染严重,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每年新增和改造投入大,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米东区是乌鲁木齐城市扩展区,乌鲁木齐是全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它地处地处天山北坡,三面环山,由于乌鲁木齐冬季的主要燃料以煤为主,加上冬季长期出现逆温层现象,造成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居民呼吸道感染和心脏病的发病较多,癌症死亡率也比较高。据有关资料统计:乌鲁木齐市SO2、氮氧化物、悬浮微粒三项指标都是采暖季节超标并高于非采暖季,最高值分别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8%、19.64%及82.9%。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但给乌鲁木齐市民工作、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和危害也给招商引资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乌昌地区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带动全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自治区提出乌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目标,乌昌地区党委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首先开发建设米东区,将其建设成为乌鲁木齐城市副中心及乌昌地区石油工业基地,发挥示范效应,带动乌昌经济的整体推进。随着城市北扩的发展,热负荷的发展也随之增加加多。因此,加快米东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拆并锅炉和改造老化管网工程已刻不容缓。

三、乌市热电联产的发展

热电联产是一种比单纯集中供热更加高效梯次利用能源的一种形式。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急计基础(2000)268号文联合发出通知《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文件中,再次强调了发展符合该文件规定的热电联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计基础(2000) 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各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的方针。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热电厂的建设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是集中供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热电联产事业的发展,在热负荷比较集中,或热负荷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型城市,应根据电力和城市热力规划,结合交通运输和城市综合布局等因素,争取采用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上的环保、高效发电机组,建设大型发电供热两用电站。

乌鲁木齐近期热电厂的扩建情况:乌鲁木齐热电厂苇电2×125MW,计划再扩建2×300MW机组;国电红雁池一电厂关停原有小机组,上大压小新建2×300MW机组;华电红雁池电厂现有4×200MW机组,计划扩建2×300MW机组;神华米东电厂新建2×300MW机组;西山热电厂2×660MW机组;城北热电厂和乌石化自备热电厂等;

乌鲁木齐将从2010年起,热电联产供热面积新增1000万平方米,依托国电红雁池一电厂新增400万平方米,苇湖梁电厂三期新增300万平方米,和神华米东电厂新增300万平方米,分别新建沙区热网工程、乌鲁木齐热电厂苇电三期热网工程和米东区热网工程。通过加大热电联产并网力度,进一步调整乌市供热能源结构,达到供热节能降耗,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作用。到2015年乌鲁木齐市热电联产供暖面积约7200万平方米,供热率将达到60%以上。规划到2020年乌鲁木齐市热电联产供热面积为7800万平方米,供热率将达到65%。随着三大热电联产项目的逐步建成,将为首府加快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各民族生活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根据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要求和节能减排的需要,米东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四、米东区热电联产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米东区热电联产主要有乌石化自备热电厂和神华新疆分公司煤矸石热电厂,其中乌石化片区由乌石化自备热电厂供热面积约130万平方米,神华新疆分公司煤矸石热电厂供热面积约60万平方米。随着米东区的发展,现有的热电厂和锅炉房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规划新建一个热电厂解决米东区的燃眉之急,已迫在眉睫。

神华新疆米东热电厂2×300MW机组和配套的热网工程已纳入乌鲁木齐供热规划。神华新疆米东热电厂供热区域除丽谯热力和广汇米泉热力以外,其余为分散锅炉,米东大道两侧。目前大部分工厂停工,转变产业结构,由工业变为商业和住宅学校,过去陈旧的采暖设备被淘汰。随着米东区招商引资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供热供汽供热水和供电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如果不及时考虑这些片区的集中供热问题,此情况不能解决,势必造成占用大量的土地、环境污染加重和小锅炉的重复建设。神华新疆米东热电厂可以充分利用神华新疆公司现有煤矿及附近大量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变废为宝,促进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替代并遏制该区域供热小锅炉的重复建设。该项目建成后能关闭该区域现有的632蒸吨的分散小锅炉房,并将有力减少新污染远的产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燃煤87406吨,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896吨,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796吨,减少灰渣量21881吨,减少烟尘排放量875吨。神华米东热电厂的建设是符合国家有关的能源政策,符合近年来乌鲁木齐蓝天工程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也符合乌鲁木齐市供热规划和热电联产规划,该项目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五、米东区热电联产的发展

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根据乌鲁木齐近期建设规划的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宜居城市,从治理环境入手,继续实施蓝天工程。到2013年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为了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大气治理为重点,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1尽快修订完善米东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规划。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规划是指导城市热电联产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是避免重复建设的可靠保证。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按照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的要求,根据《乌鲁木齐市热电联产规划》和《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供热总体规划修编说明》。并结合米东区热电项目的实际情况,坚持优先发展热电联产,辅助于区域集中供热;并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供热的原则,尽快编制米东区热电联产专项规划,确保城市供热供电供汽健康有序发展。

2坚持热电联产供热管网与城市道路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供热管网要按照全面规划,分部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特别是热电联产项目配套的供热主干管网规划实施要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具有超前意识,着眼长远,一次性到位。

3米东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管理。米东区热电联产项目应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热定电和适度规模”的原则实施。近期神东热电联产项目首先解决米东区现有的供热范围、米东大道两侧单位企业、住宅等单位用热、用电需求,且必须将米东区化学工业园纳入米东热电联产的供应范围,并逐步将与周边区域锅炉房经济、可靠的连接起来,形成多热源联网运行的格局;远期达到以热电联产供热为主,供热范围覆盖整个城区和米东化工园区,将市区内集中供热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点使用,大大提高供热的安全可靠性。

4制定和实施统一的供热政策。建议市府相关部门根据米东区供暖的实际情况,逐步规范和完善米东区热电联产供热计量和供热报停收费工作;应逐步统一采暖费补贴、收费标准等供热规定;积极推进分户循环系统和节能改造工程,市财政和区财政应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推行供热计量和旧楼房的节能改造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浪费、搭车蹭热等问题,使“用热交费、节能降耗”的观念深入人心。

5从统一规划、稳步运作入手,推进各类园区集中供热工作。建议有条件的园区都要实施集中供热;无条件的园区(功能区)应严格控制小锅炉房建设,尽量建设燃气、燃油锅炉房,禁止建设燃煤小锅炉房,保护大气环境。工业园区或产业功能区集中供热解决措施建议如下:一是米东化工工业园既要满足集中供热,还要满足园区内工业用汽问题,可由热电厂一次性铺设管网至园区,满足园区供热和供汽要求。二是500工业园涉及机械、制造、煤化工等多种行业。用电、用热量大,距离城区较远,可考虑就近热电厂解决园区供热和供汽问题。

六、结束语

米东区热电联产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及相关的产业政策要求。米东区热电联产的供热范围是乌鲁木齐市东北城区,是自治区向西开放的外向型经济窗口。在该区域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这种经济、环保、安全的供热方式,不仅可以满足用户最佳的舒适度,而且对米东区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米东区热电联产有利于节约能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可提高城市供热质量,项目的实施可减少乌鲁木齐市冬季燃煤的用量,减少二氧化硫、烟尘及灰渣的排放量,有利于大气污染的防治,加速乌鲁木齐蓝天工程的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事关民生,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米东区发展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热电联产使用设计手册》

2、《供热工程》贺平 孙刚2003年6月

3、《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1997年2月

上一篇: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新课标下文体教学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