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接受能力研究

时间:2022-06-20 05:44:35

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接受能力研究

摘要:推进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其艺术素质、完善其艺术修养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究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接受能力,以期对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素材和帮助。

关键词:音乐审美;审美期待;接受能力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受众群体,他们思想开放、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敢于接受、具有创新意识。音乐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以其独有的魅力受到大学生们的喜爱。但调查研究表明,“听不懂”音乐成为困惑与阻碍当代大学生接受音乐艺术最突出的障碍,他们常常会发出“我很喜欢音乐,但是不懂”的感慨。由此而产生的思考就是,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接受及其能力问题。这一问题亦是高校美育教育中所面临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一、音乐审美接受能力之源

——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期待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对于“期待视野”做了这样的概念:“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1]接受美学是在文学领域提出来的,但同时也应当活跃于音乐领域。音乐审美之初就包含着受众的问题,这种审美期待即是一种审美愿望、审美诉求。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2]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受众形式更易于使人接受,使得当代大学生对其情有独钟。他们既喜欢聆听经典,又热衷于现代;既欣赏西方古典乐曲,又迷恋中国传统音乐。在接受与欣赏的过程中,音乐审美总是是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不断升华。而每个大学生在进入音乐审美之前就已经置身于先前经历影响所形成的特定的“期待视野”中,并受其“前有”、“前设”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期待的个体差异性

德福洛理论表明,人们心理结构的不同、个体先天条件和后天习性的不同、个性不同、所处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接受者之间的个人差异。由于遗传因素、家庭条件、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等各方面的不同,当代大学生形成了个性化的兴趣、需要、气质、性格及个人独特的审美心理。艺术作品也正因为接受者个体差异从而使接受者产生千差万别的联想、体味、理解、判断、诠释和评价——接收方式、程度、内涵也各不相同,这就有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笔者对四所高校学生的按年龄层次、家庭背景、父母教育、成长环境、是否从小学习音乐、喜好何种音乐等方面进行调查、并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个体类型其对音乐的审美期待具有差异性。

(二)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期待的主体选择性

音乐审美接受是一种接受主体精神上、情感上的认识和欣赏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接受者立足于自身的审美期待对审美对象进行评估和判断。对于符合自身审美期待的音乐作品,以接受的态度将其接纳、吸收;对于不符合审美期待的音乐作品,则会产生抵触或拒绝。例如:对西方后现代音乐毫无兴趣的大学生,让其去听一场西方摇滚、电子音乐的音乐会,那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戏曲的大学生,让其去欣赏一台传统剧目,则是一件心怡耳悦的事情。由于存在着主体差异性,因此主体选择性就会凸显出来。

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正是存在着审美期待的个体差异性和主题选择性,当音乐审美期待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悦感;而如果出现意外,就会唤起兴奋,或者产生新的期待。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说,一段音乐倘若是其熟悉的,就会觉得“好听”,而对于一段未曾听过的音乐,则会感觉“听不懂”。因此,对于资历较浅的大学生而言,大多只喜欢听他耳熟能详的歌曲或乐曲。对于有较高审美接受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情形就会复杂些。如果音乐进行都在意料之中,那就会觉得乏味,甚至谓之“落俗套”,就会要求“无明确指向”期待多些,悬念多些,音乐在其意料之外;如果一旦到了无以预料时,又会觉得没有兴趣了。可见,音乐审美期待的个体差异性和主题选择性二者相辅相成。

二、音乐审美接受能力之结构

——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接受能力的构成要素(一)音乐审美感知力

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深刻而活跃的心理活动,音乐通过听觉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接受主体根据所具有的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进行鉴赏、判断。感知即感觉和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反应,其中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映像。

音乐审美的感知力可分为乐感、音感两个方面,乐感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于基本秩序的感知能力;一是对于音乐形式的领悟能力。音感则是对个别音响的的辨别能力。在音乐的审美感受中,音高感是指人的听觉对声音高低分辨的感受能力。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调研中发现:未经过专门学习或训练的大学生只能把某个音分析为他所熟悉的自然大小音阶中的一个,即所谓的首调分辨。来自于农村的且未经过音乐学习或训练的大学生对五声音阶分辨较为准确,带有半音的音调不能听辨准确、唱准。接受过学校音乐教育的大学生可以把音的分辨能力扩大到大小音阶,以及一些简单的变音。音高感是音乐审美感受能力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一个人对音高无反应或反应迟钝的话,那么就很难论及他对音乐其他方面的接受能力。有些学者更强调音高差别感是产生音乐感的最根本的能力。这是不无道理的。许多人认为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甚至需要三代的遗传。[3]

音色感知能力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音色感,音高和音色总是结合在一起的,但音色感高于音高感。对于审美经验不太丰富的大学生来说,注意力往往集中在音高上,具有一定审美经验的大学生则能够注意到音色的变化。而音色的变化体现出情感的动态发展。在对大学生音色感知力的研究中发现,音色辨别力较弱的大学生同样可以进行一定的音乐接受或欣赏活动,甚至还可以作些表演或写一些简单的作品;对于音色辨别力很强的大学生则对作品中音色的细微变化都非常敏锐。尤其是在现代音乐的接受与欣赏中,音色更是一种独立的表现元素,就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超越的音高和节奏,把音色的美从中剥离出来的审美技巧,这是有待于训练和培养的。

(二)音乐审美想象力

音乐审美想象是音乐接受(欣赏)者在直接关照客体对象的基础上,积极调动主体的情绪记忆、情感体验,借助于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音乐完型的心理过程。

由于音乐想象力的物化形式——音响符号是各种艺术中最抽象的一种,因此,音乐艺术的想象空间也就最辽阔,他不仅是可以造型,也可以模拟现实的情感,更是呼唤心灵的张力[4](P.282)。在笔者对选定大学生的实验中,曾播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让学生聆听、展开想象,并给出四个选项可供选择,分别是:A.险峻的高山;B.清澈的小溪; C.美丽的田园; D.波涛汹涌的大海。结果ABCD四个选项均有选择,其中90%的学生以上的选择了D,15%的学生同时选择AD、BC。可见,对于同一首乐曲,学生感受不同,通过想象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又如,对于肖邦的《bA大调练习曲》(Op.25),有的大学生听了觉得是在蓝天白云下,牧童仰望天空、悠闲地躺在草地上的场景;有的则认为是天鹅滑翔碧水,波光粼粼的画面。可见,音乐审美想象是抽象的、不具体的。

对于音乐艺术的音响与人们生活中的经验有异质同构的作用,如下行音调往往和叹息、哭泣联系,短暂的休止仿佛抽泣。高音区轻微音量的快速运动,像是小动物、小昆虫之类,而低音区的巨响,会想到猛兽或巨兽。基于音符排列秩序所形成的力度,音调、和声、节奏会使人想到某种类似的张力或生活中的事物运动。如减七和弦有两个三全音,暗淡而紧张,会想起心理紧张收缩的瞬间,属七和弦明亮而开阔,使人想到安全而稳定的心情。又如,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展览会上的图画》中在描绘第六个场景时,两种不同的音响效果使人脑海里会想象出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一种音乐节奏间歇、跳跃、停顿、迟缓表现了一个富有肥胖的犹太人骄傲自负;而另一种音乐旋律下行,同音的颤动重复则使人联想到一个是瘦弱的、悲哀的穷苦人。

想象是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接受者的想象在审美上扩展了心理空间,创造虚幻的理想境界,找到象征欲求,释放心理能量,宣泄情感,寄托希望,最后使主体心灵享受到自由的快乐。[4](P.288)

(三)音乐审美理解力

音乐审美理解力是对音响的整体接受和情感把握的能力,音乐接受(或欣赏)者对乐曲作出某种抽象的判断,把理性认识融化于对乐曲的感性体验中,使音乐欣赏达到更高、更深刻的层次。

音乐审美接受是一个融情与理、情景交融的体验过程,接受主体在其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阐释,品味情愫、体味意蕴。由于大学生个体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等各不相同,对音乐的理解和阐释也就不同,正所谓人不同,美则不同。比如,对于贝多芬的奏鸣曲《悲怆》,很多大学生听后做出这样的理解:这不是悲怆的形象,而描述的是一对欢快的新人,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场景。对于不了解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剧情的学生来说,听后对音乐的理解仅仅是一种强烈的不断绵延而又不断缓释的紧张感。但当告知他们音乐的剧情时,这时旋律进行的上升、下沉,渐强、渐弱,不得缓解的紧张与不断高涨却又总是压抑着的情绪发展,就会进一步使人产生渴望、沮丧,欲望、压抑、激情等等关于“爱”与“死”的复杂情感体验。由于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其音响材料具有非视觉性、非语义性,即音乐本身不能够进行直接的视觉造型也不具有直接表达概念和思想的能力。因此,对于音乐的理解就有了多义性、不确定性,这也是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不同层面理解原因。

对于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求受教育者对自然和音乐有大量感性认识,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全面的知识,对各民族的深层意识和各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及音乐风格有深刻的了解;既能都读懂各类音乐语言,又能够对音乐音响进行区别和分类。

(四)音乐感悟能力

音乐感悟能力通常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听觉作为识别声音的感性器官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强弱不同;另一方面是听觉在接受音乐声音要素的同时,对其进行鉴别、体验,进而悟出各种音乐要素的音响特征、情感特征乃至表现意义。

音乐的感悟能力与高校学生长期以来的音乐修养有直接的联系。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音乐感悟能力较强的学生中有72.36%的接受过正式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培训,38.92%的学生家庭中父母(或其一方)有音乐背景、或从小受音乐熏陶;72.86%的学生综合素质在班级排列前茅,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可见,音乐感悟能力与音乐修养水平是成正比的,如果接受者具有了相当水平的音乐修养,形成音乐审美意识时,即具有了音乐鉴赏能力。如对于贝多芬作品的英雄性、瓦格纳作品的悲剧性、勃拉姆斯作品的崇高性的体悟,不但要有较高的音乐知识、需要有宽泛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因此,对于一些思想性较强、形式构成复杂、精神实质与表现意义深邃的作品,则更需要高校学生拥有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音乐知识才有可能具有良好的音乐感悟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展开对音乐较深层面的探索与认识。

三、音乐审美接受能力之提升

——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益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作为美育教育中的重要手段,应当在素质教育中最大化地发挥作用。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其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其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

(一)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情感

黑格尔说过,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审美接受不能没有接受主体情感介入。大学生正值生理机能迅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素质逐步完善的时期。他们的情感需要日益广泛深入,音乐的艺术特点决定了是大学生最为适宜的情感载体。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加深了他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精神得到充实,视野得到拓宽,情感得到升华。

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欣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人身心愉快。当碰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作品所呈现的雄浑不屈的气势、对未来坚定必胜的信念感染了无数听众,那种不畏命运多劫,反而要“摁住命运的咽喉”精神使人为感动、振奋;当你处于悲伤、苦闷时,欢快、优美而富有动感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会使你驱散愁云,心情舒畅。通过感受音乐美,音符如甘露流淌并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对音乐美感的感悟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另外,大量的聆听和读谱可以增加各种预案的储备。随听读谱、随谱默奏也是很好的方法。

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应该始终要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那些充盈着真情实感的音乐作品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先决条件,而教师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抒发也是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音乐情感、提高音乐感知力的重要一环。

(二)强化大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强化普通高校音乐审美的实践性,是提高大学生音乐审美接受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应当在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去体会音乐、感受音乐、感悟音乐,从而提升自我。

1.音乐实践的多元化。艺术实践应当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传统的音乐实践活动往往局限于校内,以歌唱为主。在如今大的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应当寓审美于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之中,用心体验音乐,将唱、动、身、心最大限度地融合起来,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亲力亲为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在校内校外展开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鉴赏活动,有组织的社区演出、广场音乐会、甚至各种慰问义演等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2.加强大学生团体音乐建设。合唱一门融艺术性、协作性、审美趣味性于一体音乐表演形式。学生在合唱训练中要求做到声部均衡、和谐,音色统一、节奏整齐、和声清晰。通过合唱训练可以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听觉感受能力。大学生如果参与到良好的合唱实践当中,就能够领略和声的美妙。而且,通过参与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可以还培养大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增强相互间的人际交往。另外,大学生音乐社团、高校乐队及大学生演出团的建设都是很好的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形式。

3.增开简易乐器演奏的教学。简单的器乐演奏如鼓、云锣、木琴等打击乐器以及吉他、笛子、电子琴等乐器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对音乐的审美兴趣。通过器乐教学,激发大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大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全面吸收和巩固,也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三)加强大学音乐课程建设

根据笔者问卷调查显示: 88.95%的大学生喜欢音乐,93.4%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开设音乐课程;但只有18.9%的学生认为开设音乐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而65.23%的学生认为高校开设音乐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由于传统的音乐课程过于的强调其教育的功能,在无形中扼杀了许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对音乐课程产生抵触、消极的心理。

目前,我国高校在音乐课程(包括公共课、选修课)的设置和建设方面亟待完善。高校音乐课程的开设应当围绕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学生音乐审美的需求等方面开展。课程的设置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文化知识、音乐史、音乐鉴赏、音乐美学等理论课程以及器乐、声乐、合唱等实践课程。在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有效手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相结合,使学生们在感受艺术审美愉悦的同时,增加音乐文化知识,提高音乐审美接受能力。这也是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

音乐审美接受是一个逐渐从被动向主动转移的过程,是由表及里、逐层流动的深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音乐审美接受能力是基本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往往决定了音乐审美的深度。高等院校的学生具有良好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对于音乐审美接受能力的培养拥有可塑的土壤,加强并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接受能力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接受反映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53.

[3]列维茨著,叶纯之译.音乐心理学初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85.

[4]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上一篇:艺术设计教育缺乏创造力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初探